在博物馆即将竣工之时,周言又策划了一系列开馆活动。邀请了众多文化界名人、历史学者以及对文化传承有突出贡献的人士作为嘉宾,准备在开馆当日举办一场盛大的文化论坛,共同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让更多普通民众参与其中,还计划在开馆后的一周内,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安排专业的讲解员为参观者进行细致的导览,让大家能够深入了解每一件古董背后的故事。
终于,博物馆开馆的日子来临,清晨的阳光洒在崭新的建筑上,熠熠生辉。博物馆外早已排起了长龙,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对历史文化痴迷的老者,也有充满好奇、蹦蹦跳跳的孩童,还有怀揣着知识探索欲的学生们。
上午十时,开馆仪式正式开始。周言身着一袭典雅的中式礼服,面带微笑,在闪光灯的簇拥下走上舞台。
简短而深情地致辞,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以及希望通过博物馆传承文化的初心。随后,伴随着悠扬的古典音乐,博物馆的大门缓缓打开,人群有序地涌入。
馆内,参观者们立刻被一件件精美的古董所吸引,不时发出惊叹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学者站在一幅古画前,久久凝视,眼中满是激动与赞叹:“这笔法,这神韵,绝对是大家之作啊!”
一群小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好奇地打量着青铜器,不停地追问各种问题,讲解员耐心地一一解答,孩子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然而,就在博物馆沉浸在一片热闹与赞誉之中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一位自称是古董鉴定专家的中年男子,突然大声质疑一件陶瓷展品的真伪。
他的声音尖锐刺耳,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这怎么可能是真品?你们看这釉色,还有这胎质,和真正的古瓷相差甚远,周言女士,你不会是想用赝品来糊弄大众吧!” 男子言辞犀利,表情笃定。
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参观者们交头接耳,面露疑惑。周言听到动静后,迅速赶来。
先是礼貌地向众人示意安静,然后微笑着看向那位质疑的男子,说道:“先生,我理解您对古董鉴定的严谨态度。
但我们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都经过了专业团队的多重鉴定。这件陶瓷,是经过数位权威专家共同认定的真品,而且我们有详细的鉴定报告和研究资料。”
那男子却不依不饶:“哼,口说无凭,谁知道你们那些所谓的专家是不是串通好的!”
周言依旧保持着冷静,她不急不躁地回应:“既然先生如此坚持,那我们不妨现场联系更多业内权威人士,进行再次鉴定。
相信真理越辩越明,也正好给在场的各位参观者一个学习了解的机会。” 周言一边说着,一边安排工作人员迅速联系相关专家。
没过多久,接到消息的数位业内权威专家匆忙赶到博物馆。他们皆是在古董鉴定领域颇具威望之人,有的是考古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有的是高校文博专业的知名教授。
专家们一到现场,便立刻有条不紊地展开鉴定工作。他们戴上专业的鉴定手套,手持放大镜、光谱分析仪等各类精密工具,对那件备受争议的陶瓷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教授,眯着眼睛,用放大镜一寸一寸地审视着陶瓷的表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时而还轻轻敲击陶瓷,通过声音来判断其质地。
在紧张的鉴定过程中,博物馆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目光紧紧地盯着专家们的一举一动。
那位质疑的男子虽然表面上依旧一副笃定的模样,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