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作为一个纯正的、切身经历过那十四年的花国人,徐丽对小鬼子堪称深恶痛绝,到了审讯室,都没等审讯员问话,自己叭叭叭一顿输出,

“我就说我咋就跟那田优不对付呢,根子在这儿啊!”

做出灵魂总结后,徐丽意犹未尽的咂吧咂吧嘴。

相较于她,田岐与田光十分难以置信且不能接受,

“不可能,怎么会呢?我跟她生活了二十年,她怎么可能是小鬼子呢?”

但仔细想想,好像一切真的有迹可循。

和田家父子一样不能接受的还有陈树根,

“她怎么就是小鬼子呢?!”

“我真傻,要是她真从大伯口中探听到重要情报,危害国家,我就是罪人!”

“哥——姐——”

陈树根哭得嗷嗷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别提多心酸了。

简沐涵和陈少瑾对视一眼,没有告诉他真假田优的事,虽然目前调查下来,真田优是真不知情,但与其心心念念,不如从一开始就断了可能。

“大伯,我是不是不适合在京都?”

陈树根抽抽搭搭半天,突然语出惊人,

“我要不还是回乡下种地吧。”

他害怕了,他没有那么聪明,能分辨出特务间谍,他怕自己说出什么不该说的,不如回乡下,老老实实靠天吃饭。

尴尬到在厨房瞎忙活的付慧红第一个跳了出来:

“树根啊,咱不至于。”

陈先溢却没有劝阻他,而是问:

“想清楚了吗?这个决定,是头脑一发热做出来的,还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同我说的。”

“树根,你可得好好考虑考虑,别犯糊涂,你现在被派出去学习,以后回来就是技术骨干,你妈把你送过来,可不是想让你转一圈再回去的。”

付慧红紧张劝着,边说边用力怼了怼陈先溢。

陈先溢无奈,

“树根,不要考虑其他,只看你自己。”

“大伯,是我的问题,以前我虚荣,说漏了嘴,工友问我是不是有亲戚住在一号大院时我点了头,要不是这样,敌特不会盯上我,祸害陈家。”

陈树根低着头,脸上臊得慌,

“我现在想明白了,无论是在京都,还是马头村,在工厂,还是地里,都能发挥价值,我种地比在厂里快活。”

“哪怕一辈子跟庄稼打交道?”

“是。”

陈树根点头,

“如果我妈想着我们兄弟俩一定要有一个闯出来,那让树新来吧,他比我机灵。”

一号坑弟选手!

简沐涵在心里给他比了个赞。

“种地也不一定要回马头村,树根,你愿意去北大荒吗?”

陈先溢到底给侄子指了一条路。

北大荒听起来荒凉,但其实如今已经大变样。

九月中下旬,正是秋收时节,

今年可把红旗合作社的社长给激动坏了,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稻杆,虽然还没有正式收割称重,但他掰着手指头一算,少说每亩能有1500斤的收成,

虽然与广播里宣传的有点差距,可他们上年收成不好,没余钱买化肥呀,都是用的农家肥。

红星合作社的情况与这边相反,社办公所里烟雾缭绕,每个人脑门上都印着一个大大的“愁”字,

燕忠敲着烟杆:

“去年陈主任想着咱,要给咱留良种,你们一个二个都不乐意,搞得好像国家要害咱似的,”

“现在这是咋了?蔫吧了?”

众人垂头耷脑,一言不发,偌大的屋子里,只留下吧嗒吧嗒的吸烟声。

“这,说到底也不能只怪咱啊,当初耕种自留种的决定是社员投票决定的,不能因为产量比不上别的村,就把责任都推给我们啊。”

燕贵早不复去年和燕忠争吵时的模样,弓着腰低声嘀咕。

“不怪你怪谁?当初就你上蹿下跳得最厉害!”

“行了行了,别吵吵。”

社长发话,

“这事儿给大伙长个记性也好,省得一天到晚跟上面唱反调!”

燕忠哼哼,

“社长真大气,拿一亩至少700斤的收成长记性。”

“那你说咋个办嘛!你说咋个办嘛!一亩亏了这么多我不心疼?!”

社长也心疼的直抽抽,

“今年上面又说了,咱这里适合种双季稻,一年两熟。”

“咱这里能种双季稻?之前没听说呀。”

“你看看你看看,不长记性!”

燕忠手里的烟杆子一指,

“上面说什么咱就做什么,要你指指点点什么?听社长说完。”

“燕忠啊,你这话说得对也不对,”

社长摇摇头,

“上面也说了,咱们保持这种质疑的态度是好事情,叫经验与科学的碰撞,不能一味的按教科书走,也不能一味的否认教科书。”

“不过上面提出的双季稻,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我觉得可以啊,不就是费把子力气吗?咱农民最不缺的就是力气!”

听社长讲完这里头的道道,立即有人举手同意。

“这是几把子力气的问题吗?你们没听说,双季稻季节跨度大,比单季稻更容易遭灾,”

“连翻种植,对土地肥力的要求也更高,化肥要买吧,防止倒春寒的农膜得买吧,单该双,哪有那么容易!”

“这方面咱不需要担心,国家有农补呢!”

“县里新盖的厂子你们看见没有,就是个化肥厂!”

“啥?国家倒贴让咱种地?”

“你们没听说吗?羊城那边搞了个交易会,咱国家赚了不少钱呢!”

“乖乖,这钱都用来支持咱老农民啦?”

众人吸气,又是惊诧又是感动。

可真是时代不同了,头几年还号召要让农业支撑工业呢,这才多久啊,工业就能反过头来支持农业了。

“和去年的良种一样,这个单改双,也是搞试验田模式,咱县下给的指标是五百亩试验田,其余田地还是种一季稻,咱们社报不报名,还得开个大会,听听大家的意见。”

红星村的村民今年受到重重的打击,这会儿一听,双季稻能在原产量的基础上增产半倍到一倍,各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干了,咱们干!”

“明年干得好,说不定还能把今年的亏给补上!”

“那啥,种双季稻要提前准备,不知道县里刚到的那辆东方红能借咱使使不?”

眼馋好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