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赤脚医生手册》中的内容,李枭从头到尾又翻了一遍,和之前版本不同。
这一版本的《赤脚医生手册》共分为17章。
包括了怎样预防疾病、怎样认识和治疗疾病、中医是怎样看病的、新医疗法、常用中草药、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小儿常见病、.急病处理、意外伤害急救、外伤救治、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眼病、耳鼻咽喉病及口腔病、皮肤病以及妇女病和接生常识。
可以说已经非常全面,不过有一些原本《赤脚医生手册》上的内容,是没有的。
像是三防的措施就没有,这个也很正常,要等到接近70年代的时候,才会大规模、常态化的进行 “三防” 宣传
还有一些疾病的记录,上面也没有。
毕竟有些疾病是有地方特色的,除了特定的地区,在其它地方就会少出现,李彤这才刚刚毕业没多久,不知道也正常。
完成的翻了一遍后,李枭这才道:“上面的内容你检查过了吗?”。
“检查过了,我从头到尾检查了三遍。”,李彤道。
“行,我知道了,这本书你就先放在我这里,有了结果我在和你说,写这本书的时候,还还咨询过那些老师,也写一份名单给我,还有他们具体的身份。”。
“哥你要这干嘛?”,闻言李彤有些疑惑的问道。
对此李枭没有细说而是道:“咱们不能让人白帮忙,对了,这些老师知道你写书吗?”。
“知道,哥按照你说的,我说我在整理一些常见病的病例。”。
“那行,我知道了。”。
没一会李彤就写好了一张名单,名单上有六人,李枭看了一下,除了李彤的师傅外,其余的五个人都是医科大的老师、教授。
等到写完人名,想了想李枭也是拿起了笔写道:“在我妹妹李彤收集病例资料的时候,我想到了农村地区,很多地区都缺医少药,缺少医疗资源,小病拖、大病扛。
但国内并无那么多医生,短时间也无法培养大批医生,也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能不能写一本书,来培养一批医生,我称他们为“赤脚医生”,也因此有了这一本书。
要让这些没经过系统学医的人快速上手,书里的内容就必须用最浅白的话讲透原理,再配上直观的图示,这样他们学起来才不费劲,学得快、记得牢,到了田间地头也能照着用。
考虑到农村资源匮乏,想要用最少成本、最快速度,让群众 “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我认为中医是最好的选择,但也不能只用中医,西医也不能忽视。
最好就是中西结合。
中医提供低成本、易获取的草药与针灸等方法,西医带来规范诊断、急症处理与必要药物。
二者长短互补,才能最贴合基层可及性需求,
我妹妹幼时曾拜中医大家赵绍红为师,后又考进首都医科大学学习西医,并获得1961年优秀毕业生身份。
按照我的想法,我妹妹写下了这本书,想要将其系统化,成为可学、可用、可推广的基层方案,来培养大批“赤脚医生”。
让广大群众 “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
《赤脚医生手册》的编写中,我妹妹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也请教了不少老师,来让章节内容更贴合赤脚医生的实际使用需求,此次只是初稿,希望进行更专业的逐一审阅。
写到最后,李枭这才写上了日期。
想了想,李枭来到客厅,给黄部长打了一个电话出去,这件事要真说起来,一机部管不着,但想要递上去,必须要有一个有分量的人来,简化一些流程。
现在一机部的部长肯定不合适,李枭能想到的也就只有黄部长了。
电话接通,寒暄了两句李枭就道:“部长,有件事我想和您说一下。”。
“哦!什么事?”,听到李枭说有事,黄部长有些诧异道。
李枭也没瞒着,直接道:“部长,农村现在的医疗情况您知道吧?”。
“这个我了解过,医疗不足,看病很难,你小子这是有想法?怎么又研究起医疗这方面了?”,和李枭相处了这么多年,一下子黄部长就有了些猜测。
“有一个点子,不过主要还是我妹妹写了点东西。”。
“哦?什么东西?你妹妹,我记得好像是考上了医科大学,难道也研究出了新技术?”。
“不是技术,是写了一本书。”,说着李枭就把这本书的方针说了说。
黄部长闻言也是道:“如果真如你所说,那么这本书很值得推广,现在书写完了啊?”。
“写完了,刚刚完成,部长,您看能不能直接递上去,也省的走那些流程,这本书绝对值得推广,走流程就太费时间了。”。
闻言黄部长稍微考虑了一下道:“这样你先来我这边,我看看,如果没问题的话,我给上面打电话。”。
“谢谢部长,那我现在就过去。”。
“行过来吧!正好也陪着我吃顿午饭。”。
李枭还真没注意到,马上就要到饭点了,不过部长既然这样说了,李枭也不客气,拿了两瓶药酒,就直接去了黄部长家。
两边本来就距离不远,很快就到了黄部长家。
“你来就来,怎么还带酒来。”。
“这不是中午吃饭吗?正好喝两口,这是上回那种药酒,刚好也可以调理调理身体。”。
一听是上一会那酒,黄部长也就没客气道:“那感情好,这可是好东西。”,闻言黄部长也就没再说别的而是道。
进了屋,和黄部长爱人打过招呼,李枭就坐在了沙发上,把书交给了黄部长。
打开李彤写的内容,第一章李枭就写了这本书的由来。
随着往后翻看,黄部长也是不由点了点头,开篇就是如何进行一些病的防治,如何灭虫之类的,写的很详细,内容也不难看懂。
至少他作为一个不是学医的专业人士,他可以看的明白。
等到翻到后边,看到基础病的介绍、辨证、治疗方法之后,黄部长也是认真了起来。
一下子就认识到了这本书的重要性,上面的东西并不难理解,只要是认识字,经过一定的培训,就可以上手。
最多就是草药的辨认、泡制困难一些,但也不是学不会,认真学不要说几年了,最多半年就能够出师,帮人做诊断。
“写得好,哥哥有本事,没想到妹妹也这么有本事。”,等到翻看完,黄部长不由夸赞道。
夸赞完黄部长又道:“我来向上面报告,凭借这书中的内容,肯定没有问题。”。
说着黄部长就站起了身,去了旁边拿起了电话,打了过去,很快电话就接通了,黄部长就把事情说了说。
“好的,同志麻烦你了。”。
那边挂了电话,一名秘书来到一间房间中,和门口的人说了一下,这才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在屋内两位领导都坐在里面。
看到进来的是自己的秘书,二领导用询问的眼神看了过去。
秘书也是开口道:“刚刚黄涛部长来了电话,说李枭同志和他妹妹,写了一本书,可以解决目前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想着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全国推广,”。
这让两位领导相互对视了一眼,二领导又道:“什么样的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说是叫做赤脚医生手册,核心就八个字“深入浅出,务求实效”,中西结合,要以最少成本、最快速度,让群众 “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这个提议很好,这样让他两点钟过来,实地看看《赤脚医生手册》的内容到底怎么样,能不能真正帮到农村老乡。
对了,顺便让李枭同志也过来,他是手册编写的关键同志,一起听听他的想法,更能把情况摸透。”。
“好的领导。”,闻言,秘书连忙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