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对此有了前两次的实验,众人也都习惯了,接连三天的会议过后,各项任务都分配了下去。

东风快递三号导弹的制造,大概分四部分。

首先就是战斗部系统,也就是弹头,它采用的是高硅氧等特殊材料制成,里面包含了战斗装药、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

可以搭载一枚2200公斤的高爆弹头,如果搭载核弹头的话,其爆炸威力能达到300万吨tNt当量。

动力系统就是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用的则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组合。

制导系统则主要采用惯性制导系统,以及捷联式全补偿制导,这样的制导方式不仅可以让导弹横向导引,还能纵向导引,也能够提升导弹的精准能力。

研究小组也是从这几方面分组,然后在进一步详细细分。

李枭自然被分配到了动力系统小组,负责推进剂这一部分,虽然推进剂已经研究了出来,不过研究出来是一回事,运用也是一回事。

就像是之前模拟测试研究的时候,他就要和发动机研制小组相互配合研究。

发动机小组会根据推进剂的特性,然后对发动机进行优化设计和调试。

这样才能够确保发动机能够高效、稳定地燃烧,产生足够的推力。

至于现在李枭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推进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每天对要取一些样本进行测试,从而确保生产出的推进剂符合设计要求。

还要对推进剂的储存、运输进行规划监督,这都是很必要的。

这一动工,忙的不只李枭一行人。

而是全国上下都动了起来,这一次的研究和前两次还不一样,作为远距离打击导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直接由二领导亲自“挂帅”,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统筹协调。

不说别的就说全国参与的研究机构的技术人员,就达到了3000以上,全国的工厂、单位更是多达180个以上,来参与这一次的“大会战”。

可以说这一次的大会战,全国参与的人数达到了10万人之多。

在会议开完之后。

一纷份文件,也快速通过专人护送,飞向了全国多个研究所和工厂。

在一所万人规模的大型工厂内,一间办公室中,看着手上的文件,厂长立刻严肃喊道:“小王,去通知一下王工过来,有紧急任务。”。

“是,厂长。”,听到吩咐一个30来岁的男子立刻就出了办公室。

很快一名有50多岁的男子,匆匆从门外走了进来道:“厂长怎么了?有什么紧急任务。”。

让秘书退出去后,厂长这才道:“老王,有硬仗要打了!”。

看到老搭档那表情,被叫做王工的立刻意识到了什么道:“厂长,是不是导弹的活儿?我早等着了!”。

见到对方猜到了,厂长也就道:“你看看,这是要签署保密协议的,不要出去多说。”。

说着就把文件递给了对方,看到上面的命令,王工也是一脸兴奋。

厂长也是又道:“怎么样?有没有把握?”。

“这一项任务交给我您放心,保证没问题,我带三个徒弟轮班干!机器焊不了的,咱用手给它‘绣’出来!”。

几乎同一时间,制造发动机的单位,也是连忙开启了会议,所长拿着文件,看着众人道:“各小组注意!正式下达制造指令,一级发动机下个月底必须出首台样机!”。

此消息一出,会议室立刻骚动了起来,一个人忍不住道:“所长,这是要正式开始测试了。”。

“对!上面下达了命令,七月份东方快递三号就要正式测试,各位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不要掉链子。”。

“是所长,保证完成任务。”。

像是这样的一幕,在这一天当中在多地都在上前,一个个在接到命令后也都是干劲十足。

李枭也是一连在研究所待了八九天,这才又重新回到了机械厂。

虽然在研究所,他的任务只是保证推进剂的质量,任务并不重,但在制造东风快递三号导弹的时候。

运载火箭的模拟也提上了日程。

运载火箭和东风快递三号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毕竟两种的用处不同,需要改的地方有很多。

并且运载火箭还增加了一截固体燃料火箭,自然也要重新进行一系列严谨而复杂的地面模拟测试。

来保证火箭能够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

像是气动性能试验、箭体结构试验、发动机试车、电子系统综合匹配试验、全箭振动试验、火工装置试验,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