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人员都是专业人士,很清楚该如何测量。
在看着距离爆炸中心50米的地方,一个技术人员有些惊喜。
在那里原本规整的混凝土碉堡已塌了大半,80厘米厚的墙体裂开数道宽缝,里面的三道钢筋网都已经扭曲变形,露出了断茬,在外面那一层汽车铁皮,更是被炸爆开了。
在往后的一处碉堡,虽然没有坍塌,但也露出了如蜘蛛网般的裂痕。
“拿卷尺!”,显示惊喜了片刻,路工程师立刻就道。
闻言跟在他身后的一人立刻递过皮尺,除了倒塌的部分,其余部分最宽的裂缝都达到了 12厘米,比原本预期的还要大上很多。
在测量完毕,他就回头望了望,不由道:“至少有八十米,比起咱们预期的威力还要大很多。”。
不仅如此,不远处的装甲靶更触目惊心。
虽然装甲车是铁板焊接出来的,但比起真正的装甲车来,车子的防御一点也不差。
而此时,25毫米厚的钢板上布满弹孔,有的孔眼边缘卷着焦黑的铁皮。
“这弹片穿透力够强啊,完全能击穿轻型装甲!” 小吴拿着铅笔,在台账上快速记录,在测量一番得出数据后,快速道:“卢工,装甲靶击穿率 85%,弹片最大孔径15厘米。”。
在这边测量的时候,在另外一边,不少工作人员正在沿着测点逐一检查埋在地下的黄铜压力表,
老郑玩着玩着,忽然就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见此他就小心地挖出压力表,看着表盘上的指针停在0.15mpa,这就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大概承受了1.5公斤的力量。
这个标准放在距离100米处的位置来看,是完全及格的。
毕竟这只是导弹爆炸后对地面施加的压力,不是打击能力,一般来讲2000多公斤的烈性炸药爆炸,在100米外,基本上就是冲击波的伤害以及碎片的伤害了。
而在三个标靶都检查完,众人就立刻收集起了导弹爆炸的碎片,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也是标准且必要的流程。
之所以这样说,这是因为这些碎片,包含了发动机、制导系统、战斗部壳体、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
通过这些遗存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来,像是发动机残骸的燃烧痕迹、喷管磨损情况,这也就可以判断出进剂是否完全燃烧,也能判断出推力是否达到设计值。
此外像是性导航组件、雷达导引头的残骸,就能够验证导弹在飞行全程,特别是末端的工作是否稳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遥测信号正常但实物失效” 的潜在问题。
而检查战斗部碎片的破碎程度、分布密度,就能够非常直观评估爆炸威力,毕竟像是破片杀伤范围、穿甲能力。
这些不用仔细检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通过碎片能分析出来的不仅是这些东西,要知道在导弹飞行过程中,环境是很极端的,会遇到高温、高压、气动载荷等一系列问题。
而从这些碎片上就能够看出一些问题来。
如果弹体残骸出现非预期的断裂,也就是出现像是弹身中部而非预设的 “自毁断裂点” 断裂,这样就在表明材料强度不足、构应力分布不合理。
之后就需要再一次进行优化设计。
当然反之尾翼、弹翼残骸保持完整,那么就能说明在气动布局在高速飞行中稳定,未出现颤振或结构失效等情况。
这些还只是对导体本身的判断。
此外要知道如果这些碎片被其他势力获得,就能够通过碎片上的东西,反向进行推断,分析出不少东西来。
就比如推进剂的化学成分、配方,就能够通过残留反推算出来,这样就够让敌人对我方导弹更了解。
从而做好一些防御准备。
可以说如果碎片流失,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泄露,这也是必须要回收这些零件的原因,其中有一点就是杜绝技术外泄风险。
不仅如此,要知道虽然遥测系统,能够获取导弹的飞行参数,像是速度、高度、姿态等等信息。
但还是存在一定的数据盲区,而残骸可弥补这一缺陷。
就比如战斗部爆炸瞬间的压力、温度变化,这些都是遥测系统无法精确捕捉的,或者说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就没办法捕捉。
但如果通过分析碎片的熔化痕迹、金属相变状态,就能够反推出爆炸中心的极端环境参数,从而来修正战斗部爆炸模型。
这样也能够有利于为后续型号研发积累数据。
毕竟后续的导弹的威力,肯定要比前一款大,或者各方面都进行优化,如果没有这些数据的积累,那么到时候研究起来可就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后续如何进行研究。
那样研究起来耗费的时间就多了。
当然把这些碎片收集起来,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像是在爆炸后,如果碎片残留未完全燃烧的推进剂,那么如果不把这些回收的话,很可能就会因高温、碰撞引发二次爆炸或火灾,威胁试验区域人员、设备安全。
这些有毒的推进剂,也会污染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
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保护环境一说,但这些早就有预案了,必须要进行回收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导弹发射要找国内的作为打击目标,就是为了在技术还在探索的时候,积累经验,通过这些分析出还有哪些不足来。
不过这些短时间内可分析不出一二,必须运回实验室慢慢进行分析。
而随着对于导弹爆炸威力检测完毕,关于这方面的数据也被一一记录下来,等到这些全部记录完毕,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看着收集到的资料,爆炸检测组长立刻道:“整理数据,快点报给主发射场。”。
随即“滴滴滴”发电报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而在漠河,李枭众人已经返回了基地,正在基地中焦急的等待着。
李枭也不例外,虽然对面已经通知导弹已经落到了预定的爆炸地点,但这也只是成功了第一步,还是要看爆炸威力就行如何,才能够让人彻底的放下心。
突然随着“滴滴滴”的接收电报声音响起,众人集体看向了发报员,等着最后的结果。
似乎是感受到了众人的注视,这让发报员都忍不住一个哆嗦,不由看了看众人,看到众人注视的目光,连忙稳了稳心神,快速的记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