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秀娥家的这顿饭宋露白都没吃饱。

宰只鸡不容易,一顿饭给人家吃完了实在是不像样。

至于桌上冯刚说的那些话,卫扬和宋露白都没当真。

往后啥情况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一个人的脾气和行事作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不过今天这顿饭吃的好,暂时的和平维持住了,至少往后冯刚这可以少点事。

夜里被窝里凉气重,卫扬把从卫生院拿回来的吊液玻璃瓶里灌满热水,瓶口塞好后放进被窝里脚那头。

宋露白喝完一杯麦乳精后进了被窝,感受着脚那头的热乎气,身上也格外舒坦。

“等烧炉子了,咱自己烤点红薯干存着,饿的时候也有零嘴吃。”

家里的饼干都不够她吃的,没啥吃的时候心里抓心挠肝的难受。

卫扬点头说:“今年红薯比去年多,你想咋做就咋做。”

虽然离过年还有些日子,但宋露白脑子里已经开始惦记着过年的吃食了。

她家地窖里有红薯和土豆蛋子,她完全可以自己做点粉条存着,过些日子给她妈寄过去。

十二月底,食品作坊往城里送第二批货了。

这批货里红薯细粉只有八十来斤,其余一千多斤全是宽粉条。

红薯宽粉条多,土豆宽粉条只有三百多斤。

宋露白都怀孕快九个月了,不该再颠簸着去城里,但她又放不下心来,商业办公室里,宋露白也就觉得赵红英是个嘴皮子利索能谈价钱的。

可赵红英一直以来忙的是制鞋班的工作。

俞林见她实在是不放心,说:“你告诉我定价,我去和宋海谈。”

宋露白忙说:“刘主任之前说了,城里的红薯粉涨了两分钱,咱的宽粉城里供销社卖三毛两分钱一斤,红薯宽粉要是能提价,就提个一分,土豆粉至少得卖五毛五分钱一斤。”

俞林端着茶缸子的手都不稳了。

“五毛?快赶上肉价了!”

肉才七八毛一斤呢!

宋露白掰着指头给他说:“土豆市场价五分,出粉率还不如红薯,一百斤也就出十斤粉都算是不错的了,就得卖这个价,就怕他那边嫌贵,所以就做了三百来斤,俞组长,价钱你绝对不能让,他那边要是不收,你就去百货商店问问。”

俞林点头表示知道了。

宋露白说:“拖拉机上的位置空间够大,你去问问赵红英有没有空,让她跟着一起去看看。”

赵红英一直想去城里看看,始终没机会,宋露白觉着她的脑子比别人灵活,跟着俞林一道去,指不定能帮到什么忙。

俞林点点头,“行,我喊上她一道去。”

装货的时候,宋露白去找了赵红英一趟,说了好一会儿话。

说完后赵红英就记住了两句话,一句是有货的才是大爷,一句是好东西的价钱就该贵点!

这次送的货有五百六十公斤,拖拉机后斗能放得下。

俞林跟着驾驶员坐在车头上,车斗里坐着老王和赵红英,以及三个凑车去城里的团场职工。

赵红英来城里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次跟着俞林一起来,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眼见十六团的拖拉机来了,宋海从办公室里出来,看十六团卸下来的货。

没瞅见宋露白,宋海和俞林几人打过招呼后问宋露白是不是已经生了。

“快生了,还没生,这一路坐车也不稳当,就不让她来了。她人虽然没来,但操心的不行,来之前没少叮嘱我们。”

宋海点头说:“小宋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同志。”

宋海看到麻袋里露出来的白色宽粉条,问:“这是啥呀?咋是白色的?”

赵红英说:“宋主任,这是我们团作坊做出来的新品种,土豆粉条,泡软后下锅里,滑溜溜的可好吃了。”

觑着宋海的神情,赵红英说:“主任,土豆粉条价钱可不便宜,我们也没敢多做,小宋同志说了,你这边要是觉得贵,收不了,我们就去别的地方问问。”

这一听确实就是宋露白的话术。

宋海有点牙酸。

人不来还不忘教别人算计他啊?老宋家竟然有这么狡猾的小辈。

“你们先说说底价。”

俞林处事虽然圆滑世故,但谈生意还真不如宋露白,也不如现在的赵红英。

俞林想喊宋露白交代的五毛五分钱,但赵红英张嘴就喊五毛七分钱。

俞林瞠目结舌。

宋海的下巴也都快惊掉了。

“这也太贵了,肉价才七毛五,你这粉条就敢要五毛七分钱,太离谱了。”

宋海下意识看向俞林,语气中带着不可置信的说:“俞组长,这是你定的价钱?你自己觉得这合适吗?”

俞林轻咳一声,准备说“价钱还能再谈”时,赵红英抢答说:“宋主任,小宋说你是识货的人,好东西就是值钱,这点你应该是明白的呀。”

赵红英拿出一根白色的土豆粉条说:“您自个儿看看,这是啥品质,您见过这样的粉条吗?”

“这样看也看不出个啥,等泡软了进锅里一煮,您就知道这粉条是啥滋味了。”

“主任诶,土豆蛋子的卖价本来就比红薯贵两倍还多一分呢,出粉率又比不上红薯,这就该卖这个价啊。”

没有人比宋海更了解各类东西的售价了,这么听赵红英说完,宋海心里能正视这个价钱了。

“那也太贵了,顶多五毛,五毛都算贵了!卖价那么贵,谁会买?”

赵红英想起宋露白的话,说:“肉比这还贵,都卖给谁去了?像你们这样月月领工资的人家,不怕货贵,就怕没货卖!这东西又和自行车收音机那些物件不一样,又贵又没货的,咱这有货,只是稍微贵一点,咋会卖不动呢?

马上快过年了,咱这生意也做不了几个月,但这东西特别能放,您们进货后囤起来慢慢卖,不坏就没有损失,就慢慢卖着呗,保不齐年前年后就卖完了。”

宋海比她还清楚这个理儿,但他还是嫌贵。

宋海不吭声,赵红英说:“那行,今天我们就先把红薯宽粉条卸这,土豆粉你要是想要了,再和我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