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英和杨秀娥都不知道宋露白这是咋了。
平日里她根本就不掺和介绍对象这回事。
宋露白不是真想给于巧巧介绍对象,而是想提醒一下杨秀娥,把冯刚看好了。
“我听说于巧巧进机关,你家冯刚帮了忙的,人家姑娘在这边无亲无靠,每天去领导跟前打扫卫生估计也是想好好表现,她挺不容易的,你看看有没有啥好青年,给她介绍一个。”
杨秀娥还是才知道于巧巧进机关有冯刚的事,“我家老冯咋帮的忙?”
宋露白就把自己从卫扬那听来的说了一遍。
“秀娥姐,你之前不还做成功了一个媒,冯书记手底下应该也有有文化又能做事的青年才俊,你和老冯一起给她寻摸寻摸。”
杨秀娥这个年纪的人确实爱做媒,听完宋露白说的话,她来了兴趣,点点头说:“小于长的不错,现在又在机关工作,机关里有不少没结婚的年轻人,我看成。”
杨秀娥拿着钥匙匆匆忙忙的回家做饭去了,赵红英想和宋露白说点啥,见卫扬往这边来了,只能识趣的先走了。
卫扬越走越近,宋露白从他眼里看到了“求表扬”。
说实话,卫扬今天办的这事挺漂亮。
于巧巧被吓着了,保准她往后不敢再往那边的办公室凑。
卫扬说那些话是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大家在背后可能会嘀咕于巧巧,但没啥证据的事,也就是瞎嘀咕几句。
宋露白白他一眼小声说:“今天做的稍微有点过,后面的话该放到别的时间讲。”
卫扬心说他媳妇要是看见于巧巧和冯刚说话时调笑的那个样子,就不会说他做的有点过了。
他本还想继续看冯刚和于巧巧的热闹,俩人在眼前还便于他观察。
虽然心里有点可惜,但她媳妇提醒的是对的,办公室里是工作的,环境得保持干净!
中午吃饭的时候杨秀娥就把要给于巧巧介绍对象的事和冯刚提了。
冯刚心里有点不得劲,他不满的说:“人家结不结婚关你啥事,一天天的就爱瞎做媒。”
杨秀娥不服气的说:“这些年我说成过好几家,人家现在都过的挺好的,小于长的俊,工作也好,还勤快,我得给她说个长的周正的小伙子,你认识的人比我多,你给我寻摸寻摸呗。”
冯刚放下筷子说:“你还没问人家小于的想法,自己就瞎琢磨起来了,哪有你这样办事的。”
杨秀娥丝毫没察觉到冯刚的不对劲,还兴致勃勃的要给于巧巧介绍对象。
听杨秀娥的嘴叨叨个不停,冯刚郁闷又生气的回屋了。
他和于巧巧也是今年四五月份才熟起来的。
吴国志找了他,求他帮忙把人安排进来,于巧巧进机关后个把月就开始来办公室打扫卫生。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没想咋地,可看于巧巧每次往卫扬跟前凑,他心里就有点想法了。
宋露白是个要强的,要是知道卫扬在外面胡搞,肯定容不下他!到时候闹出来,卫扬这个团长也干到头了。
卫扬不吃她那一套,而青春靓丽的于巧巧又经常出现在办公室端茶倒水的,冯刚心里就生出来点其它想法。
肉还没进嘴里,她媳妇要给人家介绍对象了!
他这骚动的心啊!
冯刚郁闷的坐在屋里抽烟,烟雾笼罩着他不甘又混浊的双眼。
杨秀娥把院里灶台上收拾干净才进屋,闻着烟味,她把窗子打开透气。
透过烟气,冯刚看着杨秀娥。
杨秀娥虽然不胖,但因为生了孩子又上了年纪,身上的肉很松垮,不像小于,笑起来跟朵花似的,穿衣服干净又利落,说话声音也动听。
半响后,冯刚沙哑着声音说:“那你下次把小于叫家里来,先问问她啥想法。”
杨秀娥不以为然的说:“叫家里来干啥?咱家又没啥好东西招待人家,叫去办公室问问就行了,我们女同志之间随便说说话就问出来了。”
一口烟气卡在了冯刚嗓子眼,他把眼泪都咳出来了。
下午,宋露白把作坊里检查了一遍,回到办公室就见于巧巧正和杨秀娥说话。
听那意思,于巧巧不排斥杨秀娥给她介绍对象。
赵红英插嘴说:“你可想清楚了,要是在这结婚了,往后想走可不容易。”
俞林说:“咱这也没啥不好,再说了,政策上可没说她们这些知识青年啥时候能回去。”
于巧巧也说:“往后的事往后再说,要是有合适的人,在这安家落户也没啥不好。”
都来这两年了,压根就没有回去的政策,要是能在机关里找个小领导或者干事,那也不错呢!
杨秀娥就爱做媒,她兴致冲冲的给于巧巧找对象。
结果提了四个男青年后,于巧巧都不满意,杨秀娥心里都有点烦了。
把最后一批货送出去后,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到今年八月的总收益也计算出来了。
刨除成本,一共赚了一千六百七十多。
这个收益虽然没有制鞋班的多,但也非常亮眼。
食品作坊和制鞋班的全年收益加起来一共有三千四百多。
在会上,宋露白的腰杆挺的笔直,她和杨秀娥接受着来自领导们的表扬。
等回到办公室,俞林说:“小宋、秀娥同志,最近咱们不算忙,之前我去师部,师部提了出去学习的建议,师部可以安排咱们去乌市的搪瓷厂学习一下,你俩看咋样?”
宋露白想去,但她的孩子才半岁,天天要吃奶,她根本就没法去。
她想去又不能去的糟糕情绪当时就表现在脸上了。
俞林笑着说:“宋同志不用着急,这种学习机会往后多的是,就算这次去不了,下次我也会为你争取机会,如果这次你不去,你就留下来守着咱们的阵地,把制鞋班的事情一块处理了。”
杨秀娥犹豫的说:“小宋要是不去,我自己不太敢出门。”
俞林说:“不止你一个,我也去,一共四个名额,红英同志你们几个人里再去两个,看谁方便。”
听着几人讨论,宋露白心里难受啊。
人家出去学习一趟,肯定都能进步,就她还在原地踏步,她心里真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