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边又有许多“知情人士”站出来揭发府城的官老爷们干的“好事”,让大家对官府变得越来越反感,反而更加支持起幸福城独立起来。
周粥也听说了这个流言,她总觉得里边哪里有问题,但提起造反的人数量并不多,只有那么几个,在幸福城上万人中,出现这些个呼声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于是没有再管。
当下她还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准备——先前配合幸福城一同修路的那些县城如今已经尝到了甜头,看到幸福城蒸蒸日上,也想来喝口汤。
外面打死打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岭南人,只管让自己所在的地方变得更好,反正最后的赢家也会找上门来给他们好处,收编他们。
与其现在站错队被后来者清算,不如就直接等那个胜利者。
没好处就没好处呗,他们要是像幸福城那样发展得好了,多的是好处等着他们。
因此,这些县城的管理者私底下碰了个面,决定来幸福城这边进行学习考察,看看能不能也应用到他们那边去。
明明幸福城这边经常开仓放粮,给百姓们提供工作机会,不仅包吃包住,还给发工银,怎么这边就越干越有钱,他们自己所在的县城想干点什么,银子一下子就被用完了呢?
这个困惑烦扰了许多人,于是他们做出了这个决定。
对于这些县令的请求,周粥是来者不拒。
她巴不得幸福城的模式推广给更多的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受惠,其他地方富裕了,消费力就会上升,消费力上升就会带动生产力的增加,生产力增加就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多的人有工作就有余钱来消费。
如此一个大循环,好处最终反哺到幸福城来,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若是不意外的话,他们明天就该到了,宿舍整理出来了吗?”周粥问绿荷。
“整理出来了,临时工牌都已经准备好了,消息也已经给各个部门通知了下去,就看他们想先看什么部门了。”
“那就行。”
为了让这群率先吃螃蟹的人意识到幸福城模式的好处,周粥毫不藏私,直接将他们安排去了各个部门考察。
每个部门他们都可以待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那里,有专人会告诉他们所在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影响。
这些理论都是周粥从前世搬过来,又经过几年时间结合了现在的情况改良,并且由各部门的佼佼者整理出来的,已经有了一套系统的资料。
当然,这并不是最完善的,但这是周粥现在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了。
至于短缺的地方,只能由时间来验证,由后人来改良。
次日,考察队伍来到了幸福城,得知周粥竟然能让他们参与到各个部门的运转中去,都瞪大了眼。
没办法,这个年代藏私太正常了,虽然现在是乱世,可一旦宁朝再次统一,他们在此期间做出的政绩也是能算在其中的。
换成和平年代,幸福城的城主能把幸福城带领到现在这种地步,接连提拔三级都不为过,又怎么将自己的手段交给其他人,让其他人跟他们竞争?
有这样的好机会,大家都端正了态度,认真学习起来。
在部门见习的过程中,他们越学越是心惊,除了不藏私之外,所有的部门都是围绕着民生工作的,有些工作甚至会舍弃官方的利益,成全百姓的利益。
可是等他们来到财务部时,却发现这么做,城里的财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一点点地增加。
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其中的原因——幸福城没有其他城池那样的贪官污吏。
在他们所在的县城,无论是什么资金,过一批人的手就会少去几分,尤其是他们这样与当地士族关系紧密的官员,有些伸手的人甚至是他们的亲戚,他们就算想管也管不得。
如果把那些被贪墨的银两都算上,他们就算比不得幸福城,其实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没有这边这些新颖的点子罢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地方的事了,而是自古出现皇朝以来,各个朝代、各个地方都会出现的事。
但是,他们既然选择来幸福城学习,那便代表他们并不想这样继续下去,否则维持原样即可。
路修好之后,他们所管辖的县城的经济已经有所改善,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再做这些多余的事了。
然而他们不甘心。
不是每一个为官者都是为了有钱才当官的,可以说绝大多数当官的人在当官之前,都有一颗造福百姓的心。
只是这颗心在这浑浊的官场中慢慢被浸染,慢慢失去了原来的模样。
他们见识到了幸福城一切,让他们再回到自己乱得不像样的地盘,简直看哪哪不顺眼。
不说别的,光是城里的卫生情况都令人堪忧。
幸福城的街道有专人负责卫生,还有专门的垃圾桶,有垃圾都能丢进去。
而他们的县城呢?
别说是垃圾了,街道上甚至还有牛马的粪便存在,随地大小便的事情比比皆是,许多人都没有保护环境这方面的意识。
大家暗中下定决心,先不说别的,就卫生这一块,回去之后,他们必须要派几个人到幸福城的卫生部门学习,把这套东西都搬回去,先把卫生条件搞好再说。
城里变得干净了,大家也能住得更舒坦。
就这样,一开始制定的一个月的考察时间无限后延,一直来到了冬天。
这期间内,府城多次派人来催促幸福城交税,都被幸福城糊弄了过去。
幸福城的所作所为都被这些县令们看在眼里,但他们都装傻充愣,不仅没有发表任何偏袒的言论,甚至还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
幸福城都不交税了,他们是不是也没必要交了?
比起府城,压力最大的其实还是他们这些县城,毕竟他们才是直面底层百姓的人,百姓吃不饱,最先找的也是他们。
现在倒好,他们还没开始叫苦呢,府城先把这件事当成借口找幸福城要钱来了。
换成是他们,他们也不可能心甘情愿把这么多粮食交上去的。
而且,现在外面这么乱,岭南已经与朝廷失去了联系,刺史凭什么管他们?
岭西刺史根本就不是本地人,不过是朝廷派下来监督岭西的狗罢了,政绩没见做出什么来,反而还踩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
就算他们非要挑一个势力来依靠,为何不是选幸福城?
过去他们也在朝廷的管理下,可那个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跟幸福城打好关系之后,他们过的又是什么日子?
以前大家都是同僚,幸福城就已经倾囊相授了,若是他们直接并入幸福城,让幸福城的城主统领,幸福城总不会亏待自己人吧?
而且,幸福城实力强大,城防卫才上千人便能击退交趾十万大军,就算最终朝廷清算,他们也不怕。
这么一想着,大家反而清明了。
自己干,虽然有好处,但是也累,事情还多。
认个老大,他们不仅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反而好处多多。
想到这里,大家内心有些小激动。
不过也不能就这么送上去,显得他们过于廉价。
大家伙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找个幸福城的干部探探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