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行人又跟着林崇平的脚步来到正屋。

主屋地面也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垃圾,抬头一看,更是有不少瓦片碎裂和移位。

大家接连去两个房间,味道都太冲了。

林崇平干脆开窗开门,让屋子散散味。

而挨着主屋外墙的地方,搭了一个低矮的偏棚,棚子下面有一个土灶台,灶膛里塞满了枯叶和蛛网。

正在一行人观察间,屋里进来了一个嗓门洪亮的中年人。

“小林呐,这就是你介绍的买家吗?哎呦,看着一家四口穿的,一看就是有工作的好人家。”

林崇平忙跟陈清等人介绍:“这是张伯,也是这户人家最亲近的亲戚。”

陈清和贺远礼貌打招呼。

林崇平又跟张伯说明陈清和贺远身份。

张伯扬起笑容,“小陈小贺是吧,你们看,这地段多好,闹中取静,离供销社就两条巷子,水井就在院里头,方便着嘞,这青砖大瓦房也结实,要不是老王家随军走得急,哪能空到现在?你们也是幸运,捡到了大便宜!”

陈清心中一凛。

来了。

要谈价格了。

主人家提的价格是一千三,陈清原本觉得价格可以,但仔细看了看房子后,觉得有砍价的空间。

贺羽翔也严阵以待。

陈清也笑道:“张伯,您这话,我可不敢接。

我们就看看这屋顶,瓦碎了多少?但凡下雨,那就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墙也有问题,手一碰就掉渣,一股子霉烂味儿,窗户更没一块好玻璃,我修房子都得费一番功夫。”

张伯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被戳中痛点。

但房子最终售价和他息息相关。

他自然不能轻易放弃抬价的资格。

张伯音量提高:“陈同志,你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话不能这么说,这房子虽然旧点,但产权清楚,没那些七七八八的麻烦事,你知道现在想找个独门独户、产权清晰的小院多难吗?多少人盯着,要不是看你诚心,我还不乐意让你们看呢!这房子,地段、产权、基础,哪样不值钱?地皮钱、砖瓦钱、人工钱等等,当年把房子盖起来花了老鼻子钱!现在算折旧价给你,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价,你还挑挑拣拣!”

他咄咄逼人,大有你不买,我另外找人的架势。

贺羽翔压平嘴角弧度,他怎么不把买东西花费的人情费算进去?!

陈清不为所动,依然淡定:“张伯,账不是这么算的,您说产权清楚是好处,这我认。

但您也说了,空了整整三年没人住,没人修,这房子折损了多少?

这木头霉烂、墙壁坑坑洼洼、屋顶塌陷,您当初建房子,只要有钱就好办事,现在什么都限制,我为了修房子找人脉关系,都不知道多费多少功夫,这恐怕不比您当年盖房子的成本少。”

贺羽翔看向小姨,觉得她为了砍价什么都能就说特别好,多说几句话,能省一笔钱,划算!

张伯细细想想,要陈清买木头、瓦片、红砖、玻璃等东西,的确需要耗费人情。

于是冷着脸问:“你心底价位是多少?”

“张伯,我是真心想买,但您也得体谅我,我们两夫妻,无依无靠的,攒点钱不容易,我也知道咱们双方都是朋友一场,一千一你看怎么样?”

双方陷入短暂而紧张的沉默。

寒风吹过破窗,呜呜作响。

张伯眉头紧锁:“太低了。”

“我修房子最少耗费两百块,但我知道您也难办,这样好了,一千一百五。”

陈清加了一次价。

张伯见她愿意加价,似乎还有余地,便道:“一千二。”

陈清皱眉:“我们两夫妻得好好商量商量。”

“行,你们商量商量。”张伯看陈清表情纠结,反倒没那么着急了,和林崇平聊闲天。

来到角落的陈清和贺远说:“这房子只要价格不超过两千,我们买到就是赚到。”

“嗯。”贺远也紧锁眉头跟她演戏:“我前段时间认识一个玻璃厂的人,可以批发一些玻璃过来。”

“那挺好。”陈清摇着头回复。

小钰和贺羽翔仰着头看他们口不对心的交谈,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张伯看他们夫妻俩一直说话,表情都很难看,心底暗暗有些满意。

总算没有让陈清得逞!

嘿嘿。

他还听说陈清伶牙俐齿,现在看着也还好嘛!

两夫妻聊了好一阵才回来,陈清绷着脸和张伯说:“咱们各退一步,一千一百七,你看怎么样?”

张伯长长叹了口气,“唉,陈同志,这价格真太低了,就当我们结个善缘吧,不过我可得提前说好了,这钱一次性付清!”

拉扯清楚后,林崇平完成任务回家,张伯和陈清等人在房管局见面。

张伯把房子过户给陈清,陈清也按照规矩给了一千一百七。

过户给了陈清之后,张伯离开。

陈清问两个小孩谁要?

小钰理所当然的说:“给哥哥。”

因为哥哥比她大呀。

贺羽翔拍板:“给妹妹!”

妹妹是女孩子,未来万一嫁人,有房子就有底气。

于是陈清过户给小钰,她跟贺羽翔说:“下次看到合适的再给你买。”

“都行。”

贺羽翔不勉强,他们小姨愿意给他们买房子,都超越百分之九十的父母了。

但其实在当下,除了有钱无处花的领导愿意买房子,其他人都是不愿意买房子的。

因为国家和单位会发房子,压根不需要操心这件事。

办理好过户手续,一行人重返破败小院。

贺远拿出本子计算着需要购买的材料,又问陈清:“厨房要不要修缮一下?”

陈清咬了咬牙道:“修!”

“那大概得需要三百块钱,各种票据还得兑换,我们之前攒的重要票据都拿出去换了吧。”

“行。”

陈清一下花了一千五,也是有点心疼。

但转念一想,这不过是她和贺远半年工资,又不心疼了。

小院三个房间都挺大。

主卧七块、两个侧卧六块。

相信以这样的价格出租,会有人来租。

毕竟这屋子可是有水井的。

吃水不愁这点,比她住着的小院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