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一下子就理解了林侍郎的意思,而后抽出腰间的佩剑,一剑划开了那侍女的喉咙。
滚烫的鲜血一下子溅在了月姨娘的脸上,吓得她猛地闭上眼睛。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尤其是月姨娘被吓到几乎尖声叫喊出来,但是被林侍郎及时捂住了嘴,才没能让声音发出去。
林老夫人则是直接被吓到摊倒在地,一张老脸白了又白。
她抖着手,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原本还活生生的人,现在已经没了气息,瞪大着一双眼,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样。
“你……你为何要杀了她?”
她虽说脾气向来跋扈一些,容不得自己的儿子违背自己的意思,但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死在自己的面前,而动手的人还是自己那一向性子柔和的儿子。
“这是这是好端端的一个人,若是被人发现了可怎么好?”她一时急得不行。
急的也是怕会被人发现,到时候侍郎府就完了,自己也同样讨不得好。
“你说你,若是气恼你表妹将人安插在大夫人的院子里,只要将人给赶出去不就好了,何必还要将人给杀了?”
“再说了,即便是要将人杀了,那也是私下里偷偷地给处理了,而不是现在这样,就摆在这青天白日里,还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
林夫人就知道,她这个婆母,是不可能会为一条无辜的性命惋惜的,只会怕自己的儿子会因为人命而惹上事端。
她是见惯了这种冤事儿的,所以在瞧见小丫头死的模样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也为自己夫君的行为而感到骇然。
就这么将这丫头杀了,才十几岁的年纪,未免太过了。
月姨娘是已经吓傻了,整个人都瘫坐在地上,丝毫不敢言语。
“人都已经解决了,便不会有人将今日的话传出去,倘若是传出去了,于整个侍郎府,都不会是好事。”
现在靖王爷只怕是还没有争权的意思,否则的话,不会至今只有八皇子和姜大小姐游说,若是靖王爷实在是个不愿意起来的,到时候他还能有退路,还能继续支持五皇子。
所以,他是不能允许此事就这么泄露出去的。
“只要是有人知晓此事,那便不能轻易的活着出去,不是我狠心,而是为了全府的性命,不得不狠心。”林侍郎眼中也有一丝的怜悯,“怪只怪她听到了不该听的话。”
“人死了,到底是一条人命,也不能轻飘飘的就过去了,给她家人送去一百两银子,当是补偿了。”
“这丫头对外的名声,只能说是偷到物品被发现,自己自杀。”
都知道后果是什么,自然是都不敢再说什么话。
就是林老夫人踌躇了许久,还是没说什么。
林夫人见此,不由得问道,“娘,您有什么想说的,便现在说出来吧,之后便不能将今日的事儿说出去,否则的话,便是要咱们全家的命。”
她都开口了,林老夫人也就不客气了。
“我就是想说,这……这一百两银子是不是太多了?这丫头才来了不到一个月,便要给她家里头一百两银子,也太多了些。”
闻言,林夫人脸上露出惊愕之色,这丫头的命可是都没了,不过是一百两银子罢了,竟是还这般计较!
“这是一条人命!难道还不值一百两银子吗?”她忍不住指责起来,“若不是婆母您的侄女,将她安插在我身边,也不会叫她枉死!”
且还要被冠上偷盗的名声来!
命没了,名声同样也毁了,她这婆母竟是觉得连一百两银子都不配!
“娘,孰轻孰重,你难道不知道吗?给一百两银子,也是为了让她的家人闭上嘴,一旦他们要查清楚,给侍郎府带来的害处,可不止是一百两银子。”
林夫人对这些看的还是很清楚的,她对林侍郎道:“我知道夫君敬重母亲,但这事儿却不能听母亲的。”
孰轻孰重,林侍郎能爬到侍郎的位置,便也不是傻子,知晓该怎么做。
“我知道怎么办,你说的也是,那就一百五十两银子。”
眼看着银子的数目又上去了,给林老夫人心疼的不得了。
侍郎府出了一个盗窃的丫头,传的还是颇广,至少都传到了宰相府。
姜揽月想起那天林老夫人气势汹汹的过来,不知道是什么事儿,难道是和那盗窃有关?
“现在是闹得沸沸扬扬,那丫头的家人不信她会如此做,所以报到官府,说自己的女儿不会这么做,肯定是被人所害。”
“且那一百五十两银子,给的实在是很多了,正常哪里会给这么多的银子,便是五十两银子,都已经够了。给这么多的银子,反而叫人觉得疑惑。”
“但侍郎府说,是林夫人为求子,所以心善,主动提出的给这么多补偿,至于那家人,当初能将女儿卖进府内为奴,便不可能真的为自己的女儿讨公道,说是多半看侍郎府仁慈,便想多要些钱财来。”
姜揽月对此不感兴趣,她现在一心都在谢屿身上,谢屿还没有给她答复,她便一直无法安心。
“要我看,多半就是那家人嫌银子太少,还想再讹出来一些。”
知画吧啦吧啦的说个不停,实在是疑惑,“不如小姐给起个卦,测一测那丫头究竟是不是冤枉的。”
姜揽月闲着也是无事,只当是打发时间,便随手问了一卦,没想到还真的是冤枉的。
“是冤枉的。”
“只是还不知道是为何。”
那就是跟昨日的事情有关。
正好趁着今日过去,顺便问一问。
知画实在是疑惑,她便带着人一块去了。
侍郎府的门口,正躺着一对中年男女,瞧见有人来了,立马起身,跑来姜揽月的跟前跪着。
“这位小姐,我家莹儿肯定是冤死的,这侍郎府是草菅人命啊!”
他们大喊大叫的,姜揽月倒是没瞧见有多少悲伤之色。
“既然有冤情,那便去官府为你们的女儿伸冤。”她想看看究竟是为银子,还是为人,“但我要先告诉你们,若是当真惹怒了侍郎府,只怕是连这一百五十两银子都拿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