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主院,就见赵破奴与卫延坐在院子里喝茶。
见到曹牧谦的身影,奴仆都没来得及禀报一声。
赵破奴蹭的起身,激动的迎了过来“少主你咋回来了?”他又惊又喜,直接上手捏了捏曹牧谦的胳膊。“嗯,看样伤势的确好了。”
曹牧谦向卫延行了个礼,卫延显然也十分高兴,朝他点头“坐。”
芷兰见此也忙行了一礼“妾,见过长平侯,见过赵将军。”
俩人这才见到曹牧谦身后的芷兰,卫延点了点头。
赵破奴又是一喜“可是许久不见侧夫人了,属下最近馋那个虫子,馋的做梦都想吃。”
芷兰不禁轻笑“赵将军既然想吃,待妾回府派人给您送些。”
“那感情好啊!”赵破奴颇为得意的看向长平侯“侯爷,这可是属下的,这次您可别同属下抢。”
“胡说八道,本侯何时与你抢了。”卫延瞪了他一眼。又看向曹牧谦“既然回来了就住两日。”
曹牧谦点头“是。”
芷兰心里叹气,罢了,长平侯府也比宫中自在一些,住两日就住两日吧。
她看向曹牧谦“妾去庖厨准备些吃食。”眼下也快中午了,她坐在这里也怪尴尬的,还不如去厨房忙活了。
如今虽不说完全出了服丧期,到底是管的没那么严了。像她在宫里这几日也能吃上肉和鱼了。
赵破奴一拍手没等曹牧谦回话“侧夫人的手艺好,今个就等着吃您做的了。”
芷兰笑着轻轻行了一礼,与曹牧谦视线短暂交汇后,就转身离开了。
卫延摆手示意院子里的奴婢都退出去,他给曹牧谦倒了杯茶。
曹牧谦屈膝跪坐在凉席上,拿起茶不疾不徐的喝着。
卫延打量着曹牧谦,片刻后安心的点了点头“还是不可大意,回府后好生将养,不然落下病根可就如我一般时常要受罪了。”
曹牧谦轻轻颔首,难得顺从的回道“是。”
对他这难得的顺从模样,卫延眼里浮现几分欣慰之色。
可随之又是哼了一声“看样经此一事,到底是长大了几岁。”
曹牧谦没有接话,他平生所能信任的人只有舅父,但他梦里的一切却不能与舅父提起。
一场虚幻的梦境而已,他只怕舅父不会相信。与其浪费唇舌,不如闭嘴不言。
“我今日向陛下请旨,这两日将亲自带兵前往黄河迁徙灾民。”
卫延的手一顿,赵破奴张开的嘴来不及收回,愣怔的盯着曹牧谦。
“少主,你这伤势未愈,何苦亲自去那地方遭罪?”赵破奴是真不能理解少主在想啥,他们这一身功夫跑去打仗还行,跑去迁徙灾民?何苦来哉呢。
赵破奴想不通,卫延此刻也想不通。想建功只需出征即可,治理黄河灾情,迁徙灾民这都不是武将该做的事。
卫延眉头微微蹙起满是思索之色,片刻后他看向曹牧谦“为何突然请旨去黄河迁徙灾民?”卫延想不通这吃力不讨好的活,牧谦怎么就突然想要掺和一脚。
曹牧谦想要屯粮这事并不想隐瞒舅父,此次他要囤的粮食不在少数,自然也要把舅父府中的囤出来。
“关东地区向来是赋税缴纳最高的地区,土地肥沃,只要不是天灾,关东的赋税足够养活大半个大夏朝。
黄河这几年频发洪水,不少土地都成了盐碱地,已经不适宜种植了。
如今又逢此大灾,即便以后洪水退去,想要种粮也要许久了。
这都是后话,眼下关东地区已经无粮无田了。盛京这边的粮仓想必要不了多久也该见底了,我想着去一趟中山国,多购买一些粮食回来。”
卫延的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思索着曹牧谦的话。
“如今盛京的粮仓就已经见底了,属下不出府,都听说粮食的价格最近涨的厉害。”赵破奴憋在府里没事,除了练练功夫,就是跑去庖厨看看有啥好吃的。
这些日子听那些庖丁谈起京中这些日子的粮价。也是暗自咂舌。
得亏他在侯府里住着,不然这每日得花多少银钱买粮食。
卫延捐粮不止一次,这最后一次捐的也多。可他粮仓里也还剩了不少,足够府中这些人半年的口粮。
他原是没想到京中会有缺粮的一日,顺着牧谦的说法,他仔细琢磨着关东地区如今的形势,不禁后背冒出一身冷汗。
真是在京中养尊处优久了,缺粮这种事都忘了考虑在其中。
毕竟这可是最繁华,最不缺食物的盛京。只要有银钱还怕买不到粮食,就是这样的心理,让他忘了关东可是养活了大半个大夏朝。
这次的洪灾不同以往,史官记录只有十几个郡县受灾。实则已经多达几十个。
受灾的地区波及之大,远非百姓们所能知晓的。
倘若关东不再有粮,那盛京就要面临粮荒......
卫延呷了一口茶,压下心里的慌乱。“好,我多派些人,先你一步去中山国,你到了之后他们自会去找你。”
囤粮这种事可以做,但不能大张旗鼓的囤。
赵破奴故作无奈长叹口气“看来属下就是闲不住的命,只能随少主去一趟了。”
曹牧谦瞥了他一眼,懒得拆穿赵破奴。
曹牧谦和中山王也算是交情匪浅,但中山王这人喜欢喝酒,凡是入京时总要拽着他。
他不喜推杯换盏,赵破奴却喜欢的很,每次都能陪靖王喝的尽兴。
赵破奴嘿嘿一笑继续拍马屁“少主去了中山国,中山靖王定不会放过您,属下哪能放心您一个人去呐。”
论十二诸侯王谁的的封地最富庶,那必定是中山国了。
去过中山国的都知道,中山国的繁华不比盛京逊色,衣食住行享乐程度比起盛京不遑多让。
每年进贡,中山国进献最多,珍奇宝物,酒水纣金都是分量十足。
因此李胤对靖王也是格外宽和几分,就像这几年频繁打仗,所需的粮草都要靠这些诸侯王进献。
其他十一国进献的粮食也只图个表面功夫,中山国是实打实的没少往前线运粮。
在这点上,李胤心里对靖王也是满意的。但满意归满意,猜忌防备的心思不能少。
毕竟中山国的富庶比起盛京更甚,李胤自然是要防备靖王的。
幸好这靖王也没啥大志向,吃喝玩乐最是在行,尤其是姬妾,那是一个又一个的往府里纳。
世人都说,靖王府中的姬妾比当今陛下都多,其好色的程度令世人颇为瞧不上。
偏偏李胤就喜欢这样的靖王,吃吃喝喝,纳纳姬妾,越是这样,李胤就越是放心。
所以这几年对靖王的防备之心也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