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吃饭啊,你想什么呢?”宋彩娣轻轻敲了敲桌子,疑惑的问道。
“嗯?”
“没什么,我刚刚听到雨水的笑声了,刚刚在院子里的时候,傻柱还郁闷的不行。这会儿雨水就能笑出来了,你说何家是不是已经凑齐了?”易中海拧着眉头问道。
“应该吧。”宋彩娣满不在乎的吃着饭,继续说道:“傻柱可是个厨子,哪个手艺人家里没有点家伙事,厨子家里最多的应该就是锅碗瓢盆了。”
“也是。”易中海放下碗筷,眼神里透着忧虑,“媳妇,我有点担心东旭。你说他能凑齐吗?”
宋彩娣停下咀嚼,白了他一眼,“他们家就贾东旭一个人要交,10斤而已,随便找找就能找到了。”
易中海皱着眉摇摇头,“他们家有点废品就卖了,怎么可能凑出来。”
宋彩娣放下筷子,一脸严肃的看着易中海:“怎么,你要帮他交?”
易中海摇摇头:“先看看吧。”
他有心想去何家看看,可也知道傻柱现在根本就不鸟他,对他只剩下表面上的尊重。就连后院的老太太,也因为他的缘故生疏了不少。
此时的阎埠贵也在发愁着,他们家还差几斤呢,他看着三个儿子,盘算着明天让哪个先少交一点……
【如意,签到!】
「叮,恭喜宿主签到成功!」
「叮,恭喜宿主获得物品34厘米铸铁锅20个,稻香村经典八件糕点礼盒39盒,金条六根。」
刷着牙的刘洪悦看到今天的签到物品竟然有铁锅,心中对系统的恶趣味感到好笑。
昨天家家户户的都说,家里没有什么废铁,实在不行铁锅都得交上去,今天她竟然就签到了铁锅。
“洪洪,吃饭了。”
“嗯,来了。”刘洪悦快速的将牙膏牙杯放回原位,又洗了把脸,就跑进了堂屋。
“丸子妈已经给你包好了,直接包了两份,一份你自己留着当零嘴,一份给传军。”
“嗯,知道了妈,你直接放进饭盒里吧,别把我书包给蹭油了。”刘洪悦看着有一点点湿的油纸包说道。
“嗯,行。”王秀云一想也对,便从柜子里翻出了两个饭盒,将包好的丸子直接放了进去。
“妈,给我和爸也包一份呗,我们中午吃。”旁边的刘光齐开口说道。
“怎么,昨晚还没吃够啊?”王秀云横了他一眼。
“看您说的,好吃的怎么可能吃够,也怪妈的手艺太好了,让我吃了一顿,还想吃下一顿。所以,妈,给我来一点呗。”刘光齐搞怪的说道。
“行,那就给你包点。”王秀云被儿子说的心花怒放,当即同意了下来,从柜子里拿了张油纸包,就包了二三十个进去。
刘洪悦看着大哥那得逞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开口道:“妈,给光天光福也一人包点吧。”
王秀云看了看两个儿子,点点头:“行吧,一人十个。”
本来一言不发吃饭的兄弟俩,当即高兴了起来,甜滋滋的道谢:“谢谢妈。”
兄弟俩吃完饭就挂着书包,拎着装废铁的布袋子,离开了四合院。
没多久,刘海中和刘光齐也骑着自行车,拎着废铁往轧钢厂去。
倒是平常最早出门的刘洪悦今天还在家里,他们今天取消了早操和早自习,学生们只要8点到学校就行了。
“妈,我走了。”慢悠悠的吃完饭的刘洪悦将两个饭盒放进了书包里,又将王秀云已经装好的废铁拎到了车筐里。
“嗯,注意安全啊。”
“知道了。”
另一边的江传军已经在路口等着了,刘洪悦远远的就看到了他。
她加快蹬车的速度,到了江传军面前,笑着说:“等久了吧,我妈昨天做了萝卜丸子,让我给你带了一些。”
江传军眼睛一亮,接过饭盒,“谢谢悦悦,婶子的手艺可是一绝。”
“那是,我妈的手艺确实好。”刘洪悦一脸的得意,她对自己将签到的厨艺技能拍给她妈,特别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
“悦悦,我现在的厨艺也不错了,虽然没有婶子的好…”江传军看着刘洪悦的表情,赶紧说道,他可不想自己的未来媳妇,就为了在娘家多吃一些时候的饭,就推迟结婚。
“嗯,我相信你。”刘洪悦笑着点头,江传军的厨艺现在确实越来越好了。
两人骑着车往学校去,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了学校,校园里热闹非凡,同学们都在讨论交废铁的事。
刘洪悦刚把车停好,就有同班同学围过来问:“洪悦,你准备交多少废铁啊?”
“老师不是说交五斤吗?”刘洪悦反问道。
“这可是为国家做贡献,咱们最少交五斤呗,我带了8斤过来呢。”旁边一个同学插嘴道。
“啊~我比你少,我才带了7斤四两。”另一个学生哀嚎道。
刘洪悦和江传军对视了一眼,都决定再加一些,他们没准备出头,中不溜丢的就行。
“我没称,应该也有七八斤吧,到时候称称看吧。咱们先去教室?”刘洪悦笑眯眯的说道。
“嗯,走。”
很快就到了教室里,教室里的声音很吵,有低头不语的,有高兴的,有得意的。
刘洪悦听着他们的交谈,默默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我可是带了10斤呢,我妈说这可是为国家做贡献,只能多不能少。”
“我带了13斤,我爸也是这么说的。”
“我只带了5斤。”
……
“洪悦,你带了多少啊?”旁边的于巧春好奇的问道。
刘洪悦笑着说:“我妈装的,估计有七八斤吧,你呢?”
“我就5斤多一点点,我家里我爸、我、我两个弟弟都得交,所以没有多的。这还幸亏昨天呢,不然都凑不齐。”于巧春感激的说道。
这时,班主任拿着秤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还跟着拿着两个大筐的班长。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他站到讲台上,大声说道:“同学们,都把废铁交上来称一称,班长做好记录。都排好队啊…”
大家纷纷把废铁拿出来,排队等待。
刘洪悦也不慌不忙地起身,把放在脚边的废铁拎到队伍后面排着。
前面的同学一个一个上去称重,随着班主任的大声宣布:“十二斤…五斤…四斤八两…九斤”……
不时有人因为废铁重量达标或者超额而露出得意的神情,也有人因为差一点而皱起眉头,觉得丢了面子。
终于轮到刘洪悦了,她把废铁放到秤上,班主任仔细看了看秤杆,满意的点头:“七斤三两!”
那些没达标或者教的正好的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刘洪悦笑着回到座位。
于巧春凑过来,小声说:“洪悦,你带得真不少,多了两斤多呢。”
刘洪悦谦虚道:“我妈给装的,我也没想到有这么多。”
很快,大家都称完了,班主任看着记录,满意地点点头,说:“大家都很积极,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希望以后遇到这种事,大家也能保持这份热情。至于那些没交齐的,老师也希望你们努努力,不求交多,但国家发下来的任务量最起码得交齐。”
说完,便让班长带领班里的男生把废铁抬到指定地方存放。
那些没交齐的都脸色涨红的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