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融合出能够打败真仙的灵火?
那岂不是也就有了飞升上界的能力?
李兰天思索了一下先前石碑上的内容,下界修士飞升之后,能力上的差距也有很大。像是自己这种攻击性极强的火灵根飞升之后,不可避免的就是打架,尤其是剑修刀修,但是医修,丹修飞升上去了,依旧是做着旧买卖旧生意治病救人,丹药尚且有好坏之分,修士之间更是如此。
地水界飞升后的前辈们应该也是对着后辈抱有更多的希望,才会有如今的仙盟石殿和天枢会。
李兰天开始查看这本灵火大全,只见上面把灵火的排行和图案都画出来了,排名靠前的都是上界灵火,名字她连听都没听过。
“混沌青莲?跟混沌有关,听起来就像是宇宙深处或者是开天辟地似的奇珍异宝。这东西估计我吃了能把我烧死吧……”
李兰天快速翻了一遍这本书,将上面的内容记在心里,就重新把书合上。
因为她发现这些内容对她来说如今没有任何用处,眼下想要提升实力,这些碰不到摸不着的奇珍异宝对她来说就像是望梅止渴,能够让她对更强的实力充满期待,却不能给予真正的实力增强。
索性李兰天就在这墙上找了几本比较符合自己胃口的功法,开始细细品读,其中有一本身法是她最喜欢的。
《随风而行》
本身法上大致的内容就是可以让修士化为一阵清风,可以是山间之风也可以是旁人袖间挥舞出的风,甚至还可以是说话时吐出的风,就连眼睛眨动时长睫掀起来的风,都能够让人运用此身法。
“这太强了……这简直就是概念上超强身法。”
李兰天已经想到自己完全可以拍出一道掌风,然后自己一边随着掌风一边走,最为关键的还是人化为一阵风后,旁人是看不到的只能感受到有风吹过。
“怎么有点像是影中人和沙中人的身法,人可以融进影子中,可以以地上的沙粒融为一体,但是脱离之后仍然有罩门和弱点。”
李兰天之前就对影中人的身法很感兴趣,修为没有提升之时一直担心这影中人会找自己报仇,但当真正杀掉沙中人后,她就发现了这种身法又有明确的弊端。
这两种人太过于仰仗身法了,以至于他们的能耐都过于倾向暗杀,瞬间的袭击,一但被人发现后几乎再没有攻击力。
不过李兰天本身的攻击就极具爆发性,灵火与她自身的灵力有关更是源源不断,所以这种身法的弊端在她的身上,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了。
所以这本功法非常的适合她。
“别叫什么随风了,就叫风中人吧,他们乱云楼起名字挺吓唬人的。”
这风中人的身法最先需要修士软化自己的筋骨,也就是抻筋,风没有形状,修士最好也可以改变身形。
李兰天就按照上面所写的口诀,改变自己体内灵气的运转和气息,她发现自己浑身上下的骨头都在咯吱作响,身体中凭空出现了一道气可以任凭她操纵。
这道气流可以改变体内骨节的位置,譬如原本手指头上的骨头,可以被这段气流吹向手腕手臂甚至是肋骨,而且身上没有任何的疼痛。
李兰天盘坐在地,掌控着这道气流改变自己几根肋骨的顺序,顺便还颇为恶趣味的把自己的大腿骨移到手臂上,看着自己被增长的手臂,她心中难免有些发笑。
随后,她开始控制自己身体应和风的节律。
“但是这房中没有风啊我该怎么尝试?”
话音刚落,房中竟然凭空掀起了一阵风,刚刚好好吹到少女的身上,将她大红的衣摆吹的猎猎作响。
李兰天心中有些惊讶,“原来这石殿竟这么神奇,它本体该不会是有天才地宝或是法器吧,”
先前在秘境中,她所拿到的小金凤就是一个幻化成金殿的法宝,如今所在的这处玉石点恐怕本体也是一种玉石法器。
李兰天没有再在这上面费心思,索性开始迎这道风改变自己的身形。
光改变骨头的位置还不够,她需要压缩自己骨头的大小,逐渐让它变化为薄薄的一层,自己身体也逐渐化为纸一般的单薄。
下一刻,少女身上的大红袍子突然被风吹落在床上。
李兰天低头一看,身上只穿了一层贴身的里衣,顿时发现了这道功法的不对劲。
“该不会以后我每次使用这道身法,我身上的衣服都会掉吧……”
她突然想起最初见到影中人时,那人一袭黑衣,融入影子中时黑衣紧紧贴合他的身形,就仿佛是逃了一层黑皮,而沙中人身上穿的是宽松的棕色纱衣,一上面满是网洞,融入在沙中时到是难以分清。
“不对呀,关键影子和沙子都有颜色,都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风儿吹过,摸不到,也看不见,真正的无色无味,我总不能穿着透明的衣服吧……”
李兰天恢复原本的身形,重新拿起桌上的那本功法仔细翻看,发现功法的最后一页竟然写了几种制衣的方法。
其中一种是需要用鲛人织出的鲛纱,通过许多复杂的工艺,最后炼制出一件无色的衣服,人穿了之后身体也会消失。
“鲛人是妖的一种,自从妖界和修真界分隔开后,地水界上已经找不到这种妖族,也只能用别的办法……”
而另一种刚好对应了李兰天的专业——香道。
“颂风香”,需要用明月草,寒潭水中千年的石头,苔藓,以及数十种已经成型的香料。
李兰天算了算,这些材料自己应该都能买到,尤其是寒潭水石,直接就可以让沈修言找一块,委托婴婴送过来。
“我也应该炼制一些请神香了,恐怕日后遇到的危机会越来越困难,早上要是没有底牌,这心里总是难安的。”
李兰天又修炼了整整四个时辰后,打开灵网买了一堆灵材灵草,最后统统都送到自己师父所在的青松山。
掐指一算时间,外面应该是日落了,她推开门走出石殿就看到周治淮站在石碑下,仰头凝重的望着上面的内容。
他的眼中似乎藏了一种悲凉之意,说不清道不明,反而显得他满面风霜,饱经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