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穷家富路 > 第229章 反正都是一家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快,北荣和西荣的战争,在双方的刻意拖拉之下,正式进入了持久战,消耗战。

看似好像是比赛进入了垃圾时间,双方不攻击,只防守,你不来,我也不去。

但实际上,双方内部,却已然是暗流涌动。

北荣虽然看着比西荣要兵强马壮不少,可双线开战,让他们也疲于应对。

况且原本因为之前内战打了一场又一场,北荣内部也是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人心浮动。

再加上因为要征兵征税,所以百姓哀声哉道,民怨不止。

北荣皇帝才即位,就遇到这种情况,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采取强压政策。

但凡有谁对征兵征税有任何的抱怨,亦或是不配合,官府可以当场杀之。

此举一出,民间反对的声音,迫于威压,倒是真的平静了一阵。

北荣皇帝愈发觉得自己的决策,英明果断,于是便趁热打铁,再次问民间筹集粮草军饷。

不过这回皇帝却没有向百姓下手,他把刀子,挥向了江南氏族。

没办法,老百姓现在都成了无毛鸡了,实在是薅不到一点了。

杀鸡取卵这种事情,北荣帝倒还没准备干.......所以没办法,他只能在毛多得鸡身上,再多薅一点。

至于说怎么薅鸡毛,那方法多了。

官方公开买官卖官,官府随便找个由头,就直接接收人家买卖,抄家灭门的,那更是数不胜数。

民间故而传言道,都说北齐疯癫,可他们这北荣再这么下去,怕是比起北齐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百姓被吓得已经是无事不敢出门,大户人家更是卖地卖产业,只求能默默消失在官府的视野之中。

不过比起北荣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西荣的百姓过得可要松快多了。

瞬哲帝在重建内阁,以及启用群众代表大会制度之后,就新颁布了一系列的律法。

其中,跟百姓最为息息相关的,就是税赋政策,以及工商审核,科举政策,和教育普及政策。

大荣朝的税赋政策,原本包括了秋税夏税,以及丝绢税。

但是瞬哲帝在西荣开始实施‘一税法’,那就是以后不再会有种类繁杂的各种税赋制度,每年农民只需缴纳一项田税即可。

田税可以用丝绢,粮食,或者折算现银缴纳。

且田税也只是三十取其一,算是很有良心了。

不过最关键的是,大荣的丁田,原本只分配给男子,但是西荣最新的田税法里头,就正式提出了,女子也可以分配丁田。

虽说分配的丁田会比男子少一半,但此举却也算是开创之举了。

待到女子嫁人之后,她们的丁田可以按照田地的好坏,等比例,换去夫家附近。

到时候想要独立持有丁田,亦或是计入夫家,出嫁女子也可以自己选择。

女子除了可以分得丁田之外,也可以应征入伍。

能过得了体能考核的,可以直接上前线打仗。

体能稍差的,也可以应征进入救护队伍,成为二线支援人员。

军饷和士兵等级,也与男子是一样的。

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的大荣朝,那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

反对的浪潮,都能直接把皇帝吞没。

可现在,这里是西荣啊~~~

这儿地方小,人口少,关键是,大部分人口,还是打从土寨下来的山上人。

而山上人的特点是什么?

人家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特点。

是,虽然他们的土司,寨主,可能都是男的。

但是人家除了土司和寨主,还有神女,还有祭司,那都是女性啊。

所以他们对于搞男女相对平等这件事,接受度相当高。

哪怕平原上的人,反对的声音很大,可那又如何呢?

百姓代表大会只要举手通过,你喊得声音再大,也没用。

而百姓代表大会的代表,哪里人最多呢?

自然是山上的人最多咯。

于是乎......这些个在大荣朝绝对不会被世人所接受得法条,在西荣却顺顺当当地通过,且快速地落地了。

上山在得知可以征用女性作为士兵之后,立刻马上一天都不带耽搁地,开始组建起了西荣第一支女子骑射队。

三爷作为兵部尚书,又是个大荣军队里成长起来的老男人,其实对于女兵的态度,是反对多于支持的。

但是简洪涛劝说他,“咱现在就是缺人嘛!你看看这上山选出来的女子,再看看西林平地长起来的男子......三爷,你摸着良心说,在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前提条件下来看,是不是那些女的,一个个看着都是三拳能打死一个平地男子的身量?”

也许是因为品种不同,亦或是生活在山上的人,每天呼吸的氧气会更多,所以在西林,确实是山上女子,要比平地男子看着高大一些。

三爷没有吭声。

这代表了他无声的同意。

简洪涛见状,继续道:“你看放着那么好的人才资源你不懂得利用,不是白瞎了吗?

咱本来就人少,你管人家男的女的呢?有个特厉害的人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不管是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什么名人说的这话?我咋没听说过?”三爷挑眉问道。

“你别管,反正就是个厉害人物。”简洪涛跟他安利不来小平同志。

三爷哼哼唧唧,却没再多言。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瞬哲帝还宣布,士农工商,以后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的类目,也从经史子集,改为国学,科学,以及算学。

国子监除了关门教书之外,还得担任出版教学资料的任务。

且六部之外,还多开设了一个教育部~~~专门研究教育问题。

因为要办的事实在是多,六部的人员配置,又不齐全。

所以瞬哲帝还昭告天下,要广招人才。

除了以前考过科举,中过举人进士的人之外,还招纳工匠,农匠,畜牧熟手,大夫,道士.......等等。

总之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本事拿得出手,你都可以去西林府衙报名考核。

在经过初试和复试之后,皇帝会亲自进行殿试。

这选拔,说起来跟科举也差不太多。

西荣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之后,经济直接一个腾飞的大动作。

处于西荣和北荣交界处的百姓,今天还在被北荣逼着交税,明天就成西荣百姓了。

这样的事情一多起来,北荣的底层官员们,也不紧逼着百姓交税征兵了。

因为老百姓睡一觉起来发现,诶?县太爷跟着他们一起~成西荣百姓了。

待到半年之后,跟西荣对峙的北荣守将惊奇地发现~~~自己驻扎的这片地方,居然已经是西荣的地盘了~

这可咋整?!

还能咋整!!他们干脆也跟着西荣干得了呗!

谁想死死去,他们当兵的,为的不过就是几个军饷,谁给钱我就替谁干活呗。

反正啊.......打来打去,还不都是一家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