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大陆第一邪修 > 第3章 血液近不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雾锁长庚

第三章 山底秘踪

陈建军出院那天,长庚镇的雾难得散得干净。林砚青推着轮椅送他回家,青石板路上晒着刚收的玉米,黄澄澄的一片,倒是冲淡了几分前些日子的阴霾。

“砚青,你听我说,”陈建军忽然抓住林砚青的手腕,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天在土地庙,我昏迷前瞅见那黑雨衣男人的袖口——有个银蛇胎记,跟当年你爹矿上那个失踪的工头一模一样!”

林砚青脚步猛地顿住。父亲林恒当年在长庚山开矿,三年前一场矿难后,工头赵坤就没了踪影,连尸体都没找到。他一直以为赵坤早死在矿洞里,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出现”。

“陈叔,你确定没看错?”林砚青蹲下身,目光紧紧盯着陈建军。

“错不了!那胎记我见过好几次,赵坤夏天总挽着袖子算工分,银蛇的头朝着手腕,尾巴绕到小臂,我记得清楚!”陈建军的声音带着颤,“说不定你爹的失踪,跟赵坤也有关系!”

林砚青沉默着点头,心里翻江倒海。他回到家后,翻出母亲的笔记本继续往后翻,终于在最后几页找到一张泛黄的矿洞地图,标注着“玄玉矿脉”的位置,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坤欲私吞,恒阻之,恐有祸。”

原来母亲早知道赵坤想独占玄玉矿,父亲是为了阻止他才出事的。林砚青把地图折好放进帆布包,又摸了摸贴身放着的檀木匣子,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矿洞看看。

第二天凌晨四点,林砚青背着包往长庚山后山走。刚到山脚,就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张敬山扛着铁锹跟了上来。

“张叔,您怎么来了?”林砚青皱眉。

“你这小子,想一个人去矿洞?那地方多少年没人去了,塌了大半,多危险!”张敬山把铁锹塞给他,“我年轻时跟你爹一起去过矿洞,路熟,跟你搭个伴。”

林砚青没再拒绝,两人借着晨光往山深处走。矿洞入口藏在一片灌木丛后,洞口结满蛛网,碎石堆得快堵住门。张敬山用铁锹清理着碎石,忽然“咦”了一声,捡起一块沾着泥土的黑布:“这是……赵坤当年常穿的那种粗麻布!”

林砚青心里一紧,加快了清理速度。半个时辰后,洞口终于能容一人通过。他打开手电筒,光束里满是浮动的灰尘,矿洞通道狭窄,只能侧着身子走。

走了约莫两百米,前方忽然传来滴水声。张敬山突然拉住林砚青,压低声音:“别出声,前面有光!”

两人贴着岩壁往前挪,绕过一个拐角后,赫然看见前方有个宽敞的矿室,矿室中央摆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盏油灯,一个穿灰布衫的老人正蹲在地上,用小刷子清理着一块黑色的石头——那石头通体漆黑,在油灯下泛着微弱的光泽,正是母亲笔记里写的玄玉!

“王伯?您怎么在这儿?”林砚青愣住了。老人是镇东头的老石匠王顺,平时很少出门,怎么会出现在废弃的矿洞里?

王顺吓了一跳,手里的刷子掉在地上。他抬头看见林砚青,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起身就要往矿洞深处跑。

“王伯,您别跑!我们就是来查我爹当年的事,没别的意思!”林砚青赶紧追上去,拦住他。

王顺喘着粗气,看了看林砚青,又看了看张敬山,终于叹了口气:“罢了,这事瞒了三年,也该说了。”

三人坐在石桌旁,王顺才缓缓开口:“当年你爹发现玄玉矿后,本来想上报给镇政府,可赵坤贪财,想把玄玉偷偷运出去卖钱,你爹不肯,两人就吵了起来。后来矿难那天,不是意外——是赵坤故意炸了矿道,想害死你爹!”

“那我爹……”林砚青的声音有些发颤。

“你爹命大,矿道炸塌时,他躲进了这个矿室,我正好来矿洞捡废石料,就把他藏在了这里。”王顺抹了把脸,“可赵坤没找到你爹的尸体,就到处搜,我没办法,只能每天偷偷给你爹送吃的。直到半年前,你爹说要去矿洞最深处找‘玄玉心’,说那东西能解开长庚镇的秘密,可他进去后就再也没出来……”

林砚青猛地站起身,看向矿室深处的黑暗:“矿洞最深处怎么走?我去找他!”

“不行!”王顺拉住他,“那里面有暗河,还有塌方的风险,你进去就是送死!”

“就算是死,我也要去!”林砚青的眼神很坚定。张敬山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跟你一起去,多个人多个照应。”

王顺拗不过他们,只好从怀里掏出一张更详细的矿洞地图:“沿着这条通道走,大概五百米后有个岔路口,左边是暗河,右边能到矿洞最深处,但你们一定要小心,那里的石头随时可能塌。”

两人谢过王顺,拿着地图往矿洞深处走。通道越来越窄,头顶的岩石不断往下掉碎石,手电筒的光在黑暗里显得格外微弱。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果然看到了岔路口,右边的通道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玄玉禁地”四个字,字迹已经模糊。

“就是这儿了。”林砚青深吸一口气,率先走了进去。通道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走了没几步,忽然听见前方传来“轰隆”一声,一块巨石从头顶掉下来,正好砸在他们身后,堵住了退路。

“糟了!退路被封了!”张敬山惊呼。

林砚青握紧手电筒,沉声道:“别慌,往前走,总能找到出路。”

两人继续往前,通道渐渐变宽,前方忽然出现一道石门。石门上刻着和檀木匣子上一样的缠枝莲花纹,中间有个圆形的凹槽,正好能放下那块玉佩。

林砚青掏出玉佩,放进凹槽里。只听“咔嗒”一声,石门缓缓打开,里面是一个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放着一个石棺,石棺旁散落着几件破旧的衣服——正是父亲当年常穿的那件蓝色工装!

“爹!”林砚青冲过去,抚摸着石棺,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张敬山蹲下身,捡起一件衣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封面上写着“林恒”两个字。

林砚青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里面记录着父亲在矿洞里的日子:“赵坤还在搜我,王顺每天送吃的,多谢他……今天发现玄玉心在石棺里,可石棺打不开,需要檀木匣子里的钥匙……”

他赶紧打开檀木匣子,里面果然有一把铜钥匙。林砚青拿着钥匙走到石棺前,找到棺盖上的钥匙孔,插进去轻轻一转。石棺盖缓缓打开,里面没有尸体,只有一块拳头大的玄玉,玄玉中央有个红色的光点,像是跳动的心脏——正是玄玉心!

就在这时,石室突然开始摇晃,头顶的岩石往下掉。“不好!石室要塌了!”张敬山大喊。

林砚青赶紧把玄玉心放进檀木匣子,揣进怀里,拉着张敬山往石门跑。刚跑出石门,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石室彻底塌了。

两人沿着通道往回跑,走到岔路口时,忽然听见暗河方向传来水流声。张敬山眼睛一亮:“暗河肯定能通到山外!我们走暗河!”

两人蹚着暗河往前走,河水没过膝盖,冰冷刺骨。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光亮。出了暗河,竟是镇西头的小河沟。

“终于出来了!”张敬山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林砚青摸了摸怀里的檀木匣子,心里松了口气——玄玉心找到了,父亲的笔记本也找到了,接下来,该找赵坤算账了。

回到镇上,林砚青把父亲的笔记本交给派出所的同志。民警根据笔记本里的线索,在镇外的废弃仓库里找到了赵坤的藏身之处。原来赵坤当年炸了矿道后,一直躲在仓库里,靠着偷偷贩卖之前藏起来的小块玄玉过日子,这次抓陈建军、抢檀木匣子,就是为了找到玄玉心。

民警很快就将赵坤抓获。审讯时,赵坤供认不讳,承认是他故意炸了矿道,还交代了当年矿难的真相——他不仅想私吞玄玉矿,还发现林恒知道他走私文物的事,所以才痛下杀手。

“那我爹……真的死在矿洞里了吗?”林砚青问。

赵坤低着头,声音沙哑:“矿洞塌了后,我去搜过,没找到他的尸体,只看到矿室里的石棺,我以为他躲在石棺里,就把石棺封死了……”

林砚青心里一痛,虽然早就猜到父亲可能不在了,但听到真相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几天后,派出所的同志在矿洞塌掉的石室里找到了林恒的骸骨。林砚青按照父亲的遗愿,把他和母亲合葬在长庚山脚下,墓碑上刻着“林恒与妻苏婉之墓”。

下葬那天,长庚镇的人都来了,王顺、张敬山、陈建军,还有很多街坊邻居。小石头也从县城的孤儿院赶了回来,抱着林砚青的腿,小声说:“哥哥,叔叔阿姨在天上会开心的。”

林砚青摸了摸小石头的头,点了点头。他看着墓碑前的香烛,心里暗暗想:爹,娘,你们放心,长庚镇的秘密我会守护好,赵坤也受到了惩罚,以后不会再有人因为玄玉而受伤了。

葬礼结束后,林砚青把玄玉心交给了镇政府,希望能将它放进镇文化馆,让更多人了解长庚镇的历史。王顺找到他,递给他一个木盒:“这是你爹当年让我帮他保管的,说等你长大了再给你。”

林砚青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玉佩,和他手里的那块一模一样,只是这块玉佩上刻的是完整的缠枝莲。王顺说:“这是你们林家的传家宝,两块玉佩合在一起,才能打开檀木匣子里的真正秘密——其实玄玉心不是用来卖钱的,是用来镇压长庚山的地脉,要是地脉乱了,镇上就会闹灾。你爹当年找玄玉心,就是为了守护镇子。”

林砚青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说的“长庚镇的秘密”,就是这个。他把两块玉佩合在一起,放进檀木匣子里,决定以后好好保管,像父亲一样守护长庚镇。

日子渐渐恢复了平静。林砚青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诊所,用母亲笔记本里的草药方子给街坊邻居看病,张敬山偶尔会来帮忙,陈建军身体好了后,也常来诊所坐会儿。小石头每个月都会从县城回来,跟林砚青住几天,每次回来都会带一束野花,放在林恒夫妇的墓碑前。

有一天,林砚青正在诊所里配药,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王顺。王顺手里拿着一个包裹,递给林砚青:“这是我从矿洞里捡的,应该是你爹的东西,你看看。”

林砚青打开包裹,里面是一本日记,还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年轻的林恒和苏婉,两人站在长庚山脚下,笑得很开心。日记里记录着林恒和苏婉的爱情故事,还有他们对长庚镇的热爱。

林砚青看着照片,眼眶湿润了。他知道,父亲和母亲虽然不在了,但他们的爱和守护,会一直留在长庚镇,留在他的心里。

夕阳西下,林砚青关好诊所的门,往家走。路上遇到街坊邻居,大家都会跟他打招呼,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他抬头看着远处的长庚山,山脚下的墓碑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檀木匣子里的玉佩轻轻晃动,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雾锁长庚,秘密已经揭晓,但守护的故事,还在继续。林砚青知道,只要他在,只要长庚镇的人还在,这份守护就不会停止。他会带着父亲和母亲的期望,带着长庚镇人的信任,一直走下去,让长庚镇永远安宁、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