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让人家坦克帮忙,自然是少不了好处,要不然之后请帮忙就不容易了。
正好这些卡车都是运送物资的,要是卡车里是一些食物,那就简单了,直接将车上的东西随手给两个给人家。
有时候是黑面包,有时候是罐头,有时候是咸肉。
反正也不是自己的,索性就当成报酬大方的给人家。
这些后勤运输的车上确实也是什么好东西都有,什么罐头之类的也不少。
所以坦克里的士兵们就过上了不愁吃喝的日子。
而且坦克里的空间不小,所以还能存上一些。
要说这些大熊人最喜欢吃的东西应该就是一种咸肉的。
这种咸肉和其他的腊肉而又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油脂要更多一些。
生一堆火,然后将餐盒子放在上面作为烤盘,将一块咸肉放在上面小心的烤制。
不需要·多长时间,油脂的香味就能被逼出来,原本凝固的油脂现在也能变成肉香,美拉德反应在表面回荡。
大熊的士兵虽然说都是一些糙汉子,但是糙汉子也讲究食物的风味。
在耐心的等待之后,原本就可口的咸肉就被煎成了表皮金黄的样子。
不用任何的调料,这块肉经过腌制,本身就带有咸味。
也不需要任何的润滑,高温将肉块里的油脂融化,本身就有油。
于是这块简单的咸肉就会散发出最为诱人的风味。
这肉的厚度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厚,要不然煎的时间不够里面还是白肉,也不能太薄,油脂被煎出来肉就会变硬。
刚刚好的厚度,烤制刚刚好的时间,夹在面包里。
如果能有一点蔬菜,那就更加美味了。
不过战场上蔬菜难得,更多的只能是一些苹果。
不过有苹果也不错,苹果的清香可以解腻,往面包中加上一片苹果,那味道就会更有层次感,让士兵们吃的时候不仅能感受到肥肉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还能用苹果的清甜中和油腻的味觉。
反正就是当其他的步兵蹲在一起吃面包,还是那种里面有各种东西的黑面包的时候,坦克兵们已经能吃上一顿就算是在后方都有些奢侈的豪华大餐了。
这让那些步兵是一阵羡慕。
不过也就只能是羡慕一下了,因为也不是谁都能去当坦克兵的。
这些坦克兵在吃完早饭之后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他们这时候是斗志昂扬,在得知之前的小队居然被全部消灭之后,他们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是对这些关东军产生了一点兴趣。
他们打算让这些鬼子看看大熊的坦克兵实力究竟是什么样的。
于是坦克就这样轰隆的发动了。
此时大岛信也来到了现场,他从昨天打完仗开始就感觉有些不舒服,也说不出是哪里不舒服,只是一直在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对昨天自己取得的战果表示高兴,但是在高兴之外是一种忐忑。
对面的大熊军队究竟会如何应对自己的进攻?
虽然大岛信也对这些大熊的军队是有些不屑的,但是他也明白,如果只是看士兵的战斗力关东军确实不差,但是在武器上,两边的差距就很大了。
如果真的让对面的大熊军队生气,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得当的住。
不过现在已经这样了,不管对面如何出招,自己都需要进行应对。
大岛信也很快就知道,对面的大熊士兵今天应该是会主动发起进攻了。
没过多久,大熊的炮火就过来了,对着关东军的阵地就是一顿轰炸。
关东军的阵地和之间的交火地带都在炮击的范围之内,之所以去炮击交火的地带,就是为了将关东军设置的陷阱给暴露出来。
果然在炮火的轰炸下,任何的陷阱都是无法隐藏的。
只能看到那些用木板进行伪装的坑洞都被炸开来,就这样暴露在眼前。
之前在晚上士兵们辛苦挖土的成果就这样暴露在敌人的面前,这也说明关东军昨天的战略只是因为敌人有些轻敌,而不是自己的计划有多么的成功。
看到双方交火地带那坑坑洼洼的样子,大熊的前线指挥官只是冷笑一声。
他就知道关东军的军官都是傻子,总喜欢将一个计划重复实施,结果今天就被发现了。
被摧毁的还不只是这些陷阱,之前放置的地雷也被一个个炸出来。
殉爆的声音是接连不断,综治奖就是关东军的地雷阵也是被破解开来。
那么接下来两边就只能去看双方的硬实力了。
将交火的地带进行一次彻底的炮击之后,大熊的坦克指挥官认为现在的时机应该是成熟了。
于是就下令让坦克出动,然后后面同样是步兵在后面进行配合。
他这次带来的不仅是有坦克,还有喷火的坦克,这是给这些关东军敢死队的秘密礼物,也不知道这些关东军的敢死队是否会高兴。
当一百辆坦克开上战场,大岛信也就知道这次战斗应该还是老样子。
他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应该是失败了,现在大熊的坦克已经不能再靠这种诡计摧毁了。
在确定了关东军这边应该是抵挡不住之后,大岛信也第一时间就往后撤离。
他借口要为后面的部队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部署离开了现场。
此时的大岛信也是非常失落的,因为他意识到关东军或许确实是要失败了。
因为为了消灭人家的一辆坦克,就需要付出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人命,更多的时候甚至是无功而返,这样的伤亡肯定是支撑不下去的。
大岛信也思考的东西很多,他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现在被派上战场的这些部队,似乎都是关东军的精锐部队,如果这些部队在这里被全部消灭了,接下来关东军应该如何自处?
这个恐怖的想法在大岛信也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因为大岛信也根本就不敢去深入的思考这件事。
现在前线的战场上还有十万的部队,但是这十万的部队似乎有些经不起折腾。
面对这样的状况,大岛信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