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时,黄观也进来禀告了。现在他们五个人是繁忙的很了,几乎每天都加班,工作上升了好几个量级,好在同步上升的俸禄,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

“臣黄观,参见太上皇,太子殿下!”

只见黄观的手中,拿着一封奏章,看起来还是没拆的。

朱元璋说道:“是何事啊?”

黄观此时拿着的,就是江西钦差齐泰的奏疏,这种奏章的成分特殊,是要直达天听的,他们阁臣不敢擅自打开,他说道:“此乃江西钦差大臣齐泰的奏章,臣等不敢擅专,便将此奏疏呈给陛下!”

“拿上来吧!”

“是!”

朱元璋打开一看,只见上边写到了齐泰目前的成果,以及后续的计划,并详细说明了现在的难点部分,也就是调动国企,建立地方民企的事情。

“邪教好灭,民心难稳!”

朱元璋仔细看了看,将这个奏章往朱雄英这边倾斜了一下,询问道:“大孙,你看这事儿好处理吗?”

朱雄英一看,思索片刻。要是说现在国企的规模,肯定不能做到覆盖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没有办法所有的货物都由自己去销售,那些面对普通大众的商品,比如肥皂、手纸砖石等产业,让国企自己去干的话,所投入的成本就太高了。

现在现在宝司所属的国企,都是主攻大宗商品,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比较冗杂。

已经到了将国企的一些环节,外放给民间企业了,比如说是国企分销商、国企供应商、原料运输商之类的,

这些民间企业作为国企的补充,能大大提高产业链的效率。

既能减轻国企的负担,专注于核心业务和大宗商品的生产,又能带动民间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百姓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增加就业机会。

而且民企在面对普通大众的商品销售等方面,有着更灵活的经营方式和更低的成本,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朱雄英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地跟朱元璋说了一遍,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捋了捋胡须说道:“大孙所言甚是,如今这国企规模庞大,诸多环节若都由其自身承担,难免效率低下。将部分环节外放给民企,是个可行之策。

只是这其中也有诸多问题需要考虑,比如,如何确保民企能够按照国企的标准和要求来行事,如何保障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合作顺畅,还有如何防止民企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还需要增设机构,这机构是专门为了规范民间企业的,这些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商号,主要的运营地方,东家的详细信息,汇总给官府,宝司原本就有地方分司,可做这些工作!”

“只有在宝司注册的企业、商号,才可以承接国企的各项业务,这样的话,既能对他们进行一个限制,又能让他们按我们规范的方向去走!”

朱元璋摸着下巴,沉吟片刻道:“这倒是个办法,如此一来,便于我们对民企进行管理和监督。但这宝司分司的人员是否足够,能力可否可行,是不是需要再增添人员?”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就看向了黄观。

一旁的黄观恭敬地说道:“太上皇、太子殿下,此事涉及面广,还需内阁与各部大臣商议,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宝司分司的人员,很多都是我应天学院出来的人,他们熟悉专业知识,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难,你们先去找宝司协调吧,把方案还有人员名单呈上来!”朱雄英对他说道。

“是,殿下!”黄观告退。

朱雄英对应天学院出来的人员,能力十分自信,都是精心培养的,作为新型政务处理的主力军。

“大孙,你整的这些新部门,乍一听一看的时候,咱都觉得不大行,可真试用起来,这行政效率还挺高的!”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自从把胡惟庸弄到阎王哪里去之后,他的工作量那是直线上升,每天面前都摆满了奏章,来自于全国大大小小的事务,都需要他亲自处理,十分耗费心神,而现在呢,便没有这个情况了。

现在直接呈在他面前的,都是核心要事,比如大项的大型财政支出、紧急事务、军务等。

军务,无论大小,内阁无权过问,而且,军官的晋升渠道完全独立于内阁之外,任免完全归于皇帝,内阁连过问都不行,这就保证了皇权对军队的绝对掌控。

这就保证了,不会出现武将被文官压制的情况,武将听命于文官的情况。

这不,朱雄英拿起来了一封奏折,这封奏折是海外藩王发来的,自从朱标病情好了之后,朱元璋就让这些藩王,按原计划去往海外了,只是原定五位藩王的,现在只有四位了。

只有齐王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这封奏折是晋王朱棡发来了,上面说道。晋王的船队,在行驶到南海一个岛礁附近的时候,遇见了一群海盗,已经将其消灭,并且他们要去往南行进,特地写奏折告诉朝廷。

这是朱元璋要求的,海外藩王必须半月一信,一式两份,一份送到中央,一份送到最近的海军驻地。

汇报自己的位置,和接下来的去向,以便让朝廷时时刻刻知道藩王的位置,一旦藩王需要物资,或者帮助之时,海军可以随时提供帮助。

南洋地区随着他们的到来,正要变得阴沉起来!

这片海域的土着,绝大部分都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大明,但是,他们现在一定知道了,这些庞大的船只和雄伟的舰队,是来自于北方一个强大的国家。

碧海之上,就行驶着这么一支船队,这船队,悬挂了两幅旗子,一副是代表了大明的青天日月旗,一副只写了一个燕字。

原来这是大明燕王的船队,此时,主舰之上,一个英姿勃发的身影正站在甲板之上,而在他的旁边,竟然是已经被下旨处死的袁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