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 第483章 太子问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雄英看到这里,不由得有些错愕,于是询问道:“九江,你刚从云贵回来,可知马烨其人?”

李景隆想了想之后,拱手说道:“殿下,马烨能力出众,是年轻将领中出类拔萃的,其人勇武但有些轴,他对咱们汉人十分亲善,堪称官员典范,但他对外族却是极尽排挤。臣在贵州期间,他曾不止一次对臣说...说..”

“说什么?”朱雄英催促道。

“他说,今兵强马壮,当尽灭诸罗,代以流官。他对当地彝族十分压迫,此事怕是和这个奢香说的所差无几。”

朱雄英听到这里,其实这个马烨还是挺合他的胃口。但这事儿,马烨做的很不体面,这等于是将整个彝族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这奏折中还说,水西四十八部首领,齐聚奢香门口,纷纷表示,愿意尽死力助香反!是奢香力排众议,想要进京告御状。

这个族群在西南三省都有分布,总人口能有三十多万,也不是个小数目,按大明如今的实力,将这三十万人吃掉问题不大。

但是这个奢香身上有大明的官职,目前,大明境内,由异族为主的区域简直是太多了,海东、辽东、蒙古、西域、云贵、四川、两广地区都有,这些地方很多官员、指挥使都是土司首领,现在西域帮助大明打仗的就有吐蕃的土司首领。

如果这事儿明摆着偏袒马烨,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结果。

因为,这个奢香是积极的推进朝廷政策的,人是想要往大明靠拢的,让干啥干啥,积极汉化,结果呢,还是没有好下场。

其他地方的族群首领会怎么想?

他们会想,汉人容不下他们一点儿,无论他们怎么做,汉人终究还是要侵略他们,屠戮他们的族群,他们还是少不了灭族灭种的危险,那怎么办,只能反抗。

如果到了那种地步,大明边疆都会不稳固,在这个推进改土归流的时间点,还是要安抚。

大明以后的疆域太大了,容纳更多的族群是必须的,搞文化认同、文化统一也是必须的,但还需要一步一步来。

但必须以汉人为绝对的主体,汉人在这个国家有绝对的权威,朱雄英太知道少数民族当政带来的灾难了。

李景隆是一直知道朱雄英在民族政策上的强硬态度的,所以,对待这个事情他也拿不准,这才来问朱雄英。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奢香乃是朝廷命妇,他马烨一个同知,有什么权利如此羞辱她?还有朝廷律法在吗?当真是无法无天。”

李景隆一听,太子殿下显然是要处罚马烨,于是说道:“殿下,马烨也是为朝廷着想,想要一劳永逸,绝非为了个人私怨。不如小惩大诫,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朱雄英冷哼一声儿,说道:“你说什么?你糊涂了你,人家女首领,被脱光了衣服,被当众打,这是多么大的屈辱?这奢香还想来京城告御状呢,小惩大诫她就会罢休?做什么梦呢!”

“殿下说的是,不如,就革去官职,留京查看?”

朱雄英白了他一眼,显然李景隆没有看的更加深远,在这个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节骨眼上,不能不顾及彝族的感受,一定要给人将面子找回来。

马烨这个行为,实际上,已经要对改土归流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让彝族随时有作乱的可能,这和朝廷目前的大政方针不妥,朝廷要拉拢一批打击一批,这样才能保持地区稳定。

你全不拉拢,不管不顾,全一杆子打死,人肯定跟你抗争到底,到时候两边结下了血海深仇,几十年也别想稳定。

所以朱雄英说道:“传孤的令,马烨擅辱命妇、激变边疆、违制枉为、图谋构祸,西南才遭战乱,百姓思安,人心向定,贵州宣慰使奢香,一心向明,子弟皆留京,凡朝廷所命皆尽从,凡边疆之政皆遵行,数年之间,始终如一,朝廷本应重赏。”

“然马烨坏我国策,乱边疆之政。即日起,革去一切官职,回京待命。命当众裸杖二十,贵州全体武官,彝族首领,据需在场。就这么办!”

李景隆听到这个处置,立刻有些心惊,觉得这是不是处置的重了一点儿,于是问道:“殿下,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朱雄英闻言,想了想,点头说道:“确实不妥!”

李景隆松了口气,若是当众脱光衣服打,马烨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可谁知,朱雄英说道:“太子御令可能命令不住他们,这样,我去谨身殿拿玉玺盖个章,这事儿就行了!”

李九江瞪大了眼睛,殿下,我不是这意思啊!还有,什么叫盖个章就行了,那是玉玺啊!

朱雄英继续说道:“五军都督府派人前去,刑罚务必不能打折扣,另外,告诉马烨,就说,孤欣赏他这个做法,但目前他的做法与国法相背离,此次是不得已而惩罚他,待到他回京,找个合适的机会,孤会让他待在更适合他的地方。”

李景隆一听,也就拱手说道:“臣遵命!”

“另外,让顾成代替马烨的职位,辅助程暹。哦,这个也得用玉玺,罢了,这两件事儿,还得让父皇下旨。你先传个信儿去,就说朝廷已有决断,静待圣旨,若奢香满意的话就不必进京了!”

“是!”

李景隆下去之后,朱雄英想了想,是不是要将玉玺弄到东宫来用用?他就让人拿着许多的文件,进宫去找朱标盖章。

朱雄英乘坐车辇,一路来到了谨身殿外,拾阶而上后,向值守太监问道:“陛下可在谨身殿?”

那太监跪地摇头,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陛下早朝后便去了后宫!”

朱雄英无语,但还是大踏步的走进了谨身殿,直奔着龙椅而去。

在一众太监的目光之中,朱雄英坐在了龙椅上,下意识的往龙案上伸手一抓。

皱眉问道:“玉玺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