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什么任务?”
楚铮给自己倒了杯开水,坐在林天对面。
用的疑问的语气,脸上却完全没有疑问的神情。
林天扬起微笑,一本正经道:“当然是按照您的指示,去现职部队进行研究调查,对班里的成员,进行亲切慰问。”
说着,他从包里抽出一份资料递上去,嘴上没停:“过程中突发意外,我秉持军校教诲,履行职责,协助灾区群众……”
话语不疾不徐,却比出发前沉稳了许多。
他边说边将过去几天的见闻、经历,简要口述了一遍。
“同时,我必须承认错误。”林天收住笑意,神情郑重,“在这次任务中,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
楚铮没接话,只是端着茶杯,目光落在他身上,像是在等林天说完。
林天吐了口气,最后做出总结,“总而言之,这次任务,对我个人来说,成长颇多。”
楚铮没有即刻给出回应,先拿起林天的任务情况说明。
很详细,时间地点人物,精确描写,没有多余的修辞手法,就是平铺直叙的把所有东西全都呈现在眼前。
很干练的一份报告,楚铮近期看过最“舒服”的一份。
也可能是这份资料并不会呈交学院,而是要交到总参留存的缘由。
楚铮翻过后,平静地说道:“写的挺好,还有呢?”
林天整的有点不会了,他讲的口干舌燥,还有什么没有补充的。
他略低下头,思索了片刻才说道:“谢谢正委,虽然您不在我身边,但我知道我后面有您的手笔。”
“哦?”楚铮坐直了,正视面前的这位军人,“我在军校里不是开会就是教课,哪有空管你的事。”
这话楚铮说归说,林天反正是不信。
他出去其实是没有走正规手续的, 楚铮同意归楚铮同意,这件事从程序上面说就是不正规,因为当时并不在学校里面。
是在外省,而且楚铮亲自把他送去的机场。
再到后面拉着方勇武到Y市就医,再到后面的地震,被岳怀瑾拉去看医生。
他这一路都没有任何卡壳,顺利的不可思议。
别的部队的直升机,哪有那么好坐的,怎么就核实个证件就让他走了。
他又不是什么将门虎子,在大部队里他就不认识几个人,何况这次是在别人的地盘上。
岳怀瑾指点过后面有人打招呼,林天一下子就想到楚铮,楚少将。
他在背后默默把事办了,林天都知道。
林天定定的看着楚铮,眼里多了点不加掩饰的敬意,嘴角甚至有些藏不住的弯,紧绷着表情,“那您说没有,我反正是不信的。”
“行了!有什么事直说,这么快就把自己调整过来了,你大早上来堵我绝对不可能来跟我说感谢的。”
正委就是正委,直接打破天窗,问林天的来意。
突然的,办公室气氛冷了下来。
林天身形还是笔直,不过我微微落下了身体,看着姿态没有变化,心气在一瞬间支撑不住了。
他语气放缓说道:“我昨天想了一晚上,想您为什么会那么做,后面想通了,因为我真的差很多。”
“从站在这里,反思到新兵连时期,我明白我欠缺什么了。”
楚铮后背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看着林天进行自我剖析。
“我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兵的角度出发,在神剑的时候,每次出任务,我都不紧张,因为身边有战友,有明哲,再不济,上面还有铁行,熊宏,背后还有国家。”
“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铁大队一定要把我送进作战指挥系,所有推荐专业全是带‘指挥’的。”
“但这次地震之后,我明白了。”
这不是空话。
在新兵连郭远鹏能让一个新兵带着一群新兵练队列,属意他副班长最后陆傲当选并没有极力劝阻,因为林天当时没有这方面的训练。
他作为新兵,作为标兵,每项成绩都突出,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甚至新兵连别的班的人都喜欢他,甚至没下连就有连长来挖人,但这不是一个领导该有的。
所以下连后,郭远鹏直接把他放在了指挥的位置,上来就让一个新兵当指挥的角色。
不是真的让他来当这个指挥,可以说是让这些老兵带着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
蒋腾飞也是那么想的,不会就学,林天又聪明,按照正常的发展路线,当班里小组的指挥角色,当班副,再当班长,看的东西都不一样。
不要拿班长不当官,指挥的和被指挥的就是两种思维。
一个被人管,做好交代的任务就行了,责任轻。
一个管人的,身上是有重担的,责任都是相应的。
这也是他当副班长那么容易就过来了的原因,好苗子就是有意提拔,培养在方方面面。
可惜后来没有按照预想的道路走,林天步子迈的太快了。
这当然是好事,年纪轻轻就走完了别人上四年军校走完的路,义务兵都能破格提拔成军官,甚至上军校都只用上个半年一年的,出来就是中尉。
可相应的,他也失去了属于该有的成长踪迹。
他肩上扛的一杠三星,和蒋腾飞肩上扛的一杠三星完全是两个概念,他完全没有实权。
也没经历过真正的“负重”。
林天微妙的意识到了自己欠缺的地方,只是当时没想明白。
现在回过头看,他那些看似主动的努力,都是本能地在补一课。
所以在神剑整个选拔时期,包括后面成为正式队员,他一直是主动的,主动的学习汲取,像个海绵一样。
他甚至主动迈步,当起了教官,当一群神剑人的教官。
经验到细节,从战术到执行,他从不松懈。
他甚至主动请缨,当起了神剑队员的教官,带人、授课、组织训练,一样不少。
但教官,不是领导者。两者间隔着一道,他说不上来的坎。
他自己也没搞清楚到底缺了什么——直到被送到这里来。
特殊部队和常规军的培养路径,根本不是一个逻辑。
若不来军校,不学指挥,他或许永远意识不到这条隐形的短板。
前两个月,他一直在学指挥,枯燥、抽象、理论堆叠。直到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他跟一群大爷大妈并肩抗震、救人、修路。那些日夜,他才第一次真正明白:
他缺的不是战术,不是技巧,是一整套“带人”的能力,是那种站在群体面前,用判断、气场、思路去稳住局面的能力。
那是实打实的指挥者,靠一人撬动众人的力量。
他自己的力量有限,甚至军人的力量都有限,可人,人的力量是无限的。
路,是坎坷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
想通之后整个人都通透了,浑身充满了力量,就想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