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西域商人又是好奇又是兴奋,但是这些都不妨碍他们赚钱,开始大量收集棉花,朝着大隋贩卖。
其他都是虚的,唯有钱财是真的,这东西保真。
现在大隋蒸蒸日上,只要可以跟上大隋的脚步,那么绝对可以发大财,这是他们无法拒绝的事情。
而且有了高昌这个前车之鉴后,不少国家已经是开始动摇,想要彻底投靠大隋。
只是现在大隋还有突厥和高句丽两大敌人,他们实在是不想要插手进去,不然大隋又输了的话,那自己也要跟着倒霉。
如果等到大隋灭了他们的话,那就安稳多了。
高昌国国王麴伯雅则是陷入了狂喜,因为他刚刚重新投靠大隋,还没有开始付出什么,一个大饼就砸了过来。
大隋让他代购棉花,容许他赚取少量差价。
这让他欣喜若狂,因为这一点点的差价看起来不多,但如果量大了之后,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短短一周时间,他赚取了几乎过去一年多的利润,这让他嘴巴都笑开了花。
“哈哈哈,跟着大隋混,果然是我做得最好的决定!”麴伯雅仰天长笑,满脸得意地说道。
先前他决定再次投靠大隋的时候,其他人都觉得他傻,又去跟着大隋作死。
现在这个结果一出,谁还敢说自己傻,他们羡慕都来不及呢。
“王说得对,大隋可是超级帝国,跟着他混绝对差不了。人家指甲缝露出点油水,就足以我们吃饱。”
“突厥一群只会打打杀杀的蛮子,如何比得上大隋的繁华,大隋的日子才是日子,我们必须要跟着大隋。”
“没错,现在大隋国力与日俱增,再次镇压突厥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我们当紧追大隋的脚步啊。”
下首群臣闻言纷纷点头,眼中都是难掩喜色。
他们可不是第一次跟着大隋混,自然知道跟着东方大国混的好处,这绝不是突厥可以比拟的。
一个是居无定所,一个则是稳定繁华,这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加上现在隋帝开发河西走廊,一个巨型的超级贸易市场出现在自己边上,那更是让自家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情况下,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这时候,作为心腹的麴泰站了出来,正色道:“国王,这件事非同寻常。在我看来,这是皇帝陛下给我高昌的补偿。”
“补偿?”
众人愣了一下,这个观点倒是很新奇,一个个疑惑地看向了他。
就连麴伯雅也不禁是皱起了眉头,看着自己的心腹又是自己的叔叔,询问道:“王叔,怎么讲?”
“很简单,大隋贸易市场就在我们边上,而且已经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贸易氛围,所以他们是完全可以自己购买棉花的。
相信只要那里打个招呼,就有无数棉花会朝着那里送,何必要我们的转购?
这恐怕是皇帝陛下看我们高昌国上次损失太重,所以给我们的补偿,当然也是一种赏赐。”麴泰一脸正色道。
“原来如此,这么一看还真是专门给我们赚钱的,陛下实在是太厚道了,是个讲究人啊。”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了。
对啊!
大隋的贸易市场可就在边上,还有大隋的军队也在这里,他们自己想要收棉花的话,也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这显然是天元帝给高昌国的赏赐,算是补偿赏赐跟着老杨一起被坑的问题。
一念至此,众人忍不住感叹起来,这位天元帝当真是厚道啊。这次跟着他老人家混,绝对没有选择错。
麴伯雅脸上的笑意更盛,自己的选择果然没有错。
这么快就有了回报,这无疑是证明了当今陛下的仁厚,哪怕是对高昌,他也是一视同仁的。
未来一定会更好,高昌国跟随大隋后面,必然会走出一条辉煌的路。
想到这里,他眼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陛下隆恩,我高昌必定要铭记于心,将来为陛下鞍前马后。
以后陛下但有吩咐,谁敢怠慢的话,本王要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从明天起,所有人都给我出去找棉花。既然陛下需要,我们就必须要为他分忧,这样才是臣子之道。
另外记住,戒日帝国的棉花暂时不许买。”
这份美好他绝不容许有人破坏,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自己就绝不会手软,因为这关系到整个高昌的命运。
陛下不是要棉花嘛,那咱就把西方的棉花都买过来。
到时候自己不但可以挣钱,还可以给陛下分忧,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至于自身安全问题,现在李靖就在自己边上,有他的大军坐镇在高昌国,其他国家如何是自己的对手,所以还是安心去买棉花吧。
一发狠,他将自己手下的军队都打发了出去,开始在西域四处购买棉花。
.........
曲女城!
高昌国为棉花而喜,那么戒日帝国就是为棉花而忧。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大隋求购棉花的消息终于是传到了戒日帝国,让戒日帝国还开心一下。
直到看到大隋购买棉花的价格之后,戒日王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王宫大殿内,戒日王曷利沙伐弹那将手中的通商文书狠狠摔在地板上,上面赫然写着“大隋拟以每匹布换两百斤棉花” 的字样。
这些字格外刺眼,让戒日王气得浑身发抖。
他身着镶嵌宝石的绸缎长袍,腰间弯刀因动作剧烈而晃动,怒火几乎要从眼底喷薄而出,愤怒道:“大隋欺人太甚,他怎么不去抢!
他以为灭了倭国就敢肆意压价?朕的棉花,岂容他们如此轻视!”
一匹布价值是很高,但是你换两百斤棉花,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都张着嘴吃人了。
棉花本来就比较轻盈,你这两百斤都要装一大马车,居然用一匹布来换,你用丝绸这样的高档货也好点啊。
自己可是这一带的超级霸主,什么时候被欺负到如此地步,这简直是无法无天,要在自己头上拉屎了。
额!
殿下文武百官皆低头噤声,不敢开口多言,陛下正生气呢。
唯有宰相阿罗那拉上前一步,躬身劝道:“陛下息怒。大隋近年军力强盛,灭倭国、收高昌,连突厥都要避其锋芒,此时与他们起冲突,恐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