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关愈发临近,京城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们也都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天子英明,吏治清明,百姓的日子比以往好过了许多,大家都开始着手置办年货。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皇家煤行在江宁提出使用火药炸矿开采的方法后,煤炭产量大幅增加,现已正式开业。
煤行由宫内和东厂抽调人手负责经营,老魏还亲自前往捧场。
一开始,百姓们顾虑煤炭有毒,不敢轻易购买。
老魏见状,二话不说,当场让人架好火炉、安好烟筒,点燃煤块,自顾自地在旁边泡起了茶,一坐就是两个时辰。
期间,他还耐心地给百姓们讲解煤炭中毒的原理,以及预防煤炭中毒的方法等知识。
百姓们听得入神,大为惊叹。
再加上蜂窝煤不仅燃烧时间长,价格还低廉,而且推出买100块送20块,买500块就送一套火炉的优惠活动,百姓们纷纷心动,开始踊跃购买,就连达官显贵也派人前来采买。
虽说一文钱看似不多,但架不住购买的人多,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宫里的朱由校也给一众臣子每人发了一套火炉和500块蜂窝煤。
大臣们起初满心欢喜,可得知蜂窝煤是煤炭制成后,一个个大惊失色。
郭允厚更是直接泪流满面,哭诉道:“杀人不过头点地,陛下何故如此对待臣等?”
连哭带闹,撒泼打滚起来,其他官员也面露惊慌之色。
见此场景,朱由校一声令下,锦衣卫迅速将奉天殿殿门关闭,随后一口气架起十个火炉,点燃蜂窝煤。
这一下,可把一众臣子吓得够呛,仿佛大难临头。
只见江宁、老魏、朱由校和方正化几人,却悠然自得地围着火炉泡起茶来,还让人拿来红薯和土豆,边烤边吃。
几个时辰过去了,并没有人出现中毒的征兆,一众官员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他们满心欢喜地安排人拿着朱由校赏赐的票据,前往大明皇家煤行领取煤炭和火炉。
由于郭允厚在御前失仪,带头闹事,朱由校心里不爽,直接下令收回了他的票据。
郭允厚这下不干了,直接讹上了江宁。
原因无他,江宁事先没给他透个气,让他出了洋相。
这可把江宁气得够呛,原本他不想理会这个老家伙,但却忽略了郭允厚不要脸的程度。
郭允厚直接拽着江宁的袖子,死活不撒手,一路从奉天殿拽到了午门之外。
江宁直接被整破防了,最后只好把自己的票据送给了郭允厚。
郭允厚这才心满意足,松开了手。
江宁见状,头也不回,匆匆夺路而走,实在是怕自己一时上头,掐死这个老家伙。
看着江宁离去的背影,郭允厚紧紧攥着手中的票据,心中早已乐开了花,嘴里喃喃自语道:“原来这就是骑着别人过河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以前都是魏公公在前面摸着石头过河,江大人骑着魏公公过河,如今老夫骑着江大人过河,这滋味,啧啧,太妙了。
江大人啊江大人,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老郭这辈子可就吃定你了,皇上也保不住你,我老郭说的。”
…………
随着蜂窝煤在京城百姓中广泛推广,原本的存货瞬间大卖,以至于产量一时之间供不应求。
对此,魏胖下了狠心,将三千多名囚犯分成两拨,日夜不停地采用火药炸矿的方式开采煤炭。
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了不少人命,但有他师傅老魏撑腰,倒也没人太过在意。
毕竟这些本就是即将被处死的囚犯。
京城百姓对蜂窝煤赞不绝口,这东西经济实惠,比起柴火可便宜太多了。
期间,有几户百姓因操作不当导致煤炭中毒,好在被人及时发现。
老魏得知后,立刻派人上门指导,百姓们对此感恩戴德,都称魏公公简直是菩萨下凡。
于是,大家自发在老魏私人府邸门前修建了一座牌坊,上书“济世救民”。
这可把老魏感动得涕泪横流。
……………
与此同时,京营将士们的赏赐也全部发放到位,总计发了八百万两。
这可把郭允厚心疼得够呛。
而京营将士们在领到赏赐后,对朝廷和皇上称赞有加。
毕竟这次的战功赏银是实实在在发到他们手中,没有军官从中贪污,这在以前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过去京营被勋贵把持,他们这些底层士兵能勉强糊口、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压根不敢奢望能拿到赏银。
如今士兵们手握新发的银元与新铸铜钱,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
江宁与五军都督府的一众大佬巡视军营,慰问士兵,并向朱由校提议犒赏京营士兵。
于是,京营士兵每人都额外多领了一份赏钱。
钱虽不多,但这是皇帝的赏赐,意义非凡。
锦衣卫还特意派了戏班子和说书人前往京营,轮番搭台唱戏、表演节目,整个京营沉浸在新年的喜悦氛围之中。
官员们的俸禄也已全部发放,这让许多家境贫寒的底层官员感恩不已。
他们捧着刚领到的银元和新铸铜钱,不禁泪流满面。
以往,他们除了朝廷微薄的俸禄,再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既没有贪污腐败的门路,也不愿做这种事,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如今,所有官员的俸禄涨了三倍,而且发的都是现钱,意味着大家终于能过个好年了。
于是,一众官员纷纷前往午门之外跪地谢恩。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
也不知户部尚书郭允厚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京所有官员都如数领到俸禄,可清流党官员却每人只收到五枚银元、两吊铜钱。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户部没钱。
至于发放清流党官员俸禄这事儿,郭允厚自然不会亲自出面,直接把任务交给了户部给事中周起元。
周起元心里明白郭允厚的险恶用心,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
他本想在家装病躲过这趟差事,没想到郭允厚不讲武德,直接派人把他从家里架到户部衙门,让他带病上岗。
就在周起元给清流党官员发放俸禄时,大家看到其他官员都全额领到俸禄,不少人还因皇上赏赐拿的是双份,可到了自己清流党官员这儿只有三瓜俩枣,顿时群情激愤,纷纷找周起元理论。
周起元有苦难言,双方很快吵得不可开交,最终众人一拥而上大打出手,周起元当场被打的没了人样。
郭允厚得知消息,心里乐开了花,随后向朱由校上奏,称这些清流党官员藐视朝廷律法,在户部大闹。
朱由校得知之后,当场大怒,下旨罚了清流党官员的一年俸禄,郭允厚更是站在户部衙门口,当场拍手叫好。
……………
朱由校与内阁商议后,决定提拔督察院左都御史温体仁入内阁辅政,加封温体仁为中极殿大学士,赐行蟒袍一件。
同时,调天津巡抚朱童蒙入内阁,加封建极殿大学士,赐飞鱼服一件。
将顺天府尹黄道周调任天津巡抚。
至于刑部尚书一职,则由南京礼部右侍郎魏广微担任。
对于这样的安排,众人都欣然接受,毕竟提拔的都是自己人。
而刑部尚书魏广微,算是温体仁的小弟,也能算得上是江宁小弟弟。
眼见山东战事年前暂时无法结束,朱由校决定不再拖延,对平定西南的一众有功将士进行嘉奖。
他册封江宁为忠义侯,世袭罔替,加授光禄大夫,加封太子太保,又封武定大将军,江宁的两位夫人也被册封为侯爵夫人,就连江宁的父母也得到了追封。
此外,还赐予江宁一件白色坐蟒袍。
江宁领着柳若烟、柳青烟赶忙跪地接旨。
听到自己竟被封为侯爵且世袭罔替,江宁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他没想到好兄弟朱由校对自己如此仗义,原本说好的世袭伯爵,硬生生提升了一个档次。
也不知道好兄弟朱由校顶了多大的压力,才给自己争取来的,江宁感动的一塌糊涂。
随后,江宁带着两位夫人进宫谢恩。
看着江宁感动得热泪盈眶,朱由校脸上笑意满满,心中一阵心虚,暗自思忖是不是把江兄坑得太厉害了。
为了弥补江宁,当场便给江宁包了两包点心,又送了两斤茶叶。
江宁带着赏赐,领着两位夫人满心欢喜地回了家。
其他大佬眼见江宁封爵,激动得泪流满面,全都惊愕不已。
虽说封爵在大明朝并非易事,但江宁在西南立下赫赫战功,皇帝此前就已和一众大佬商议要给江宁封侯,且世袭罔替。
这样的封赏虽极为难得,可也是江宁应凭本事挣来的。
他们实在不明白江宁为何激动成这副模样。
而江宁此时浑然不知,这其中朱由校给他挖的“坑”。
紧接着,朱由校再次下旨,五军都督府中,右军左都督陈策被册封为忠信侯,世袭罔替,加封太子少保,授予荣禄大夫,赐行蟒袍一件。
右军左都督沈有容册封为忠诚侯,世袭罔替,加封太子太保,授予荣禄大夫,赐行蟒袍一件。
后军左都督秦良玉册封为忠贞侯,世袭罔替,加封太子少保,授予荣禄大夫,赐蟒凤袍一件,以示恩宠。
对于赐予秦良玉蟒凤袍一事,朱由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毕竟秦良玉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位凭借军功封爵的女子,自然要区别对待,既彰显皇恩浩荡,也凸显她的特殊。
同时,曹文诏被封为忠勇伯,世袭罔替,加封荣禄大夫,授予定国将军衔,赐行蟒袍一件。
云南总兵赵率教被册封为忠武伯,世袭罔替,加封荣禄大夫,授予定国将军衔,赐行蟒袍一件。
皇帝一次性册封了四位侯爵、两位伯爵,这在京城引发了一阵热议。
不过,并没有人提出质疑,因为江宁等人所立的都是实打实的军功,并非靠走后门、拉关系获取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