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节的京城,处处透着热闹。
街道之上,商贩络绎不绝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少百姓带着家人已开始采办过年的年货。
孩童们跟着父母穿梭在街道上,望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眼中满是好奇与羡慕,家境稍宽裕些的人家,也纷纷掏出钱给孩子买点小玩意儿。
大明皇家商会在京城的各大商铺纷纷推出年底促销活动,生意异常火爆。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其他各大商会见状也纷纷效仿。
一时之间京城更加热闹,所有人都沉浸在年节到来的喜悦之中。
当然,大明皇家商会背后有江宁出谋划策,再加上各大商会暗自较劲儿,无形之中形成了一场内卷,却让京城的百姓得了实惠。
不过,江宁也不会平白让大明皇家商会赔钱,他与朱由校及一众大佬商议后决定,年后朝廷会对各大商会推出一系列扶持与税务减免政策,以及针对一些偏远地区的政策优惠和照顾。
与此同时,在钱正秋和秦有义的联合游说下,再加上海贸出口的份额诱惑,其他政策优惠,各大商会纷纷同意加入大明工商总会。
于是,在江宁、老魏、方正化、郭允厚、刘文明、毕自严、温体仁等一众大佬的见证下,大明工商总会正式成立。
各大商会话事人按照江宁的提议,签署了《大明劳动保护法》,以此保障底层工人的利益。
此次朝廷派出的大佬分量十足。
江宁代表武将勋贵集团,老魏、方正化代表着天子朱由校,温体仁、郭允厚、刘文明、毕自严则代表户部、税务部、理藩部、内阁及文官集团。
有了这些大佬到场,各大商会的话事人彻底放了心,同时承诺会选派话事人常年驻守京城,接受朝廷管辖。
至于大明工商总会会长,由钱正秋亲自担任,副会长分别由秦商商会的秦有义、豫商商会的林少峰担任,任期三年,期满后由各大商会选举,朝廷进行监督。
办完这件事,江宁彻底松了口气。
朝廷如此扶持这些商人,除了他们能给朝廷带来巨大税负,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商人约束起来,避免哄抬物价、扰乱正常市场及囤货居奇。
同时,这些商人也是年后江宁南下对付江南士绅集团的重要王牌之一。
事毕,江宁与一众大佬起身前往皇宫,向朱由校复命。
来到御书房,只见孙承宗、袁可立、薛国观、徐光启、李邦华、张维贤、陈策、沈有容等一众大佬已悉数到场。
江宁等人赶忙行礼,随后朱由校让众人一一落座,天启三年最后一次御前会议正式开始。
此时,坐在龙椅之上的朱由校心情大好,整个人意气风发。
遥想当年,爷爷万历皇帝整日躲在后宫躺平摆烂,从不上朝,对待政务也只是实在没辙了才应付一下。
父皇光宗朱常洛如履薄冰几十年,刚登上皇位时本有雄心壮志,想干出一番成绩,结果登基一月便驾崩了。
自己初登皇位时,朝廷局势纷乱不堪,朝堂之上党争四起,朝堂之外民怨沸腾,更有外敌频繁侵扰。
起初,朱由校也担心自己能否扛起大明两京十三省的重担,整个人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然而,仅仅过了三年,整体局势便来了个两极反转。
党争平息,朝堂之上官员皆成保皇党,自己真正成了一言号令天下的天子,而非被权臣制衡的吉祥物。
特别是今年,朝廷接连打了几场大胜仗,国库愈发充实,官场吏治也变得清正廉洁,自己还得到了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迎来了皇长子朱慈燃降生,这让他怎能不高兴?
最后,朱由校看向坐在一旁的江宁,心中暗喜,自己挑人的眼光真是好得没话说。
原本只是想拉江宁来救救场,没想到江宁本事这么大,入朝为官后帮了自己这么多,就连原本的大明两京十三省都变成了大明两京十四省。
照这样干下去,自己将来的成就绝对能比肩太祖、成祖,“天启盛世”如今已不再是梦想。
想到这里,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不知不觉笑出了声。
在场一众大佬全都面面相觑,不知天子为何发笑。
江宁转头看着好兄弟露出的傻笑,活脱脱一副地主家傻儿子的模样,顿时一阵无语,心中暗自腹诽:都当孩子爹了,咋还这么不着调?
随即轻咳一声,朱由校这才回过神来,赶忙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都吃了没?”
江宁闻言顿时疯狂咳嗽,脸色涨得通红,心中暗骂:他娘的,你是不是喝假酒了?
今天大家来干嘛,你不清楚吗?
居然问大家吃了没?
朱由校随即反应过来,赶忙笑了笑说:“今日过后,朝廷各部衙门都要封印,暂停办公,所以朕把大家招来开一次御前会议。
孙师傅,就由你们内阁先说说今年的情况,以及明年的计划。”
孙承宗闻言站起身,行了一礼,沉声开口道:“启禀陛下,天启三年以来,朝廷先后用兵,在西南收复失地,设立缅北省。
又将河套平原收复回来。
信王殿下将建奴从朝鲜境内彻底驱逐,如今朝鲜咸境道、平安道、黄海道在我大明掌控之中,亦是信王殿下的封地。
可谓喜事连连。
更重要的是,朝廷如今改驿站通商,收上来的商税持续增长,就连西南边陲之地,也因朝廷鼓励兴商而逐渐繁荣起来,原本西南一些人烟稀少的州县日渐繁华,各路商人云集。
今年西南的税负除自给自足外,还开始主动向朝廷缴纳,这为朝廷省去了一大部分开销。
此外,朝廷清查大明境内所有寺庙宫观,仅在北方数省便回收土地达850万亩,其他财物合计近4000万银元,这还不算正在江南查抄寺庙宫观的李若愚公公和曹化淳公公。
更重要的是,朝廷将这些土地以分期售卖的方式重新分发到百姓手中,如今百姓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无需再租种地主士绅的土地,加之朝廷在北方减免赋税的政策,百姓对朝廷十分拥护,民心旺盛。
今年,朝廷虽接连免除北方不少地区的赋税,但收上来的税负却不减反增。
加之朝廷推行玉米、红薯、土豆等新型作物,百姓家中也有了余粮。
虽说红薯、土豆保存不易,百姓缴纳赋税主要以小麦、玉米、钱财为主,但除缴纳朝廷规定的赋税外,百姓还能余下不少钱粮。
如今,粮食价格已开始恢复到万历三十五年的水平,接下来几年,若不出意外,将会稳定在这一阶段。
更重要的是,年后便可在北方数省全面推广这些新型作物,毕竟此前朝廷的推广主要以军田为主。”
孙承宗说罢,整个人精神焕发。
在场所有大佬听完后,也纷纷露出喜色,点头称赞。
龙椅上的朱由校亦是满面笑容。
随后,轮到户部尚书郭允厚发言。
毕竟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大明如今能有这般局面,全靠户部的钱粮支撑。
只见郭允厚脑袋扬得老高,满脸骄傲之色,谁知还没开口,一旁的老魏顿时脸色一沉,沉声说道:“郭大人请注意仪态。”
郭允厚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忙尴尬地笑了笑。
随即一脸正色道:“启禀陛下,如今朝廷各项开支都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且国库收入持续增长,百姓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富足起来,但如今还有两个问题摆在眼前。”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神色一怔——能被郭允厚如此郑重提出,显然问题非同一般。
郭允厚继续说道:“陛下,虽说朝廷这两年国库充实,又接连打了几场大仗,但军费支出持续增长,一直居高不下。
虽说打仗也能解决一部分军费,但并不能解决全部。
若是长此以往,恐怕朝廷每年就要有一大笔支出耗费在军费之上。”
朱由校听完之后,闻言面无表情,在场一众大佬也全都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大明军费持续增高,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大明两线作战,年后辽东和河套很可能还会爆发大战。
京营除分批派遣出去的12万人马外,仍有20万人马驻扎在京城,光是人吃马嚼便是一笔天文数字。
不过好在如今朝廷将北方数省的军田彻底回收,军粮问题得到解决。
一旁的江宁也是面无表情,大明如今这情况,京营肯定不能动,至于北方各省编练的内军,也得年后才能编练完成,一时半会儿倒也节约不了多少军费。
眼见在场一众大佬全都没人开口,郭允厚赶忙转移话题,他虽心疼银子,但这个时候若是敢开口请朱由校削减军费,恐怕自己今儿个就出不了御书房了。
随即再次开口道:“启禀陛下,第二个问题便是宗室俸禄支出。
如今,朝廷每年要支付宗室俸禄高达1180万石,折合银元便是一千一百八十万。
此前,朝廷为安置底层宗室,已花费不少,虽说有一部分宗室主动放弃爵位与皇族身份,开始务农、经商、读书、从军,但宗室的高额俸禄支出并未削减。”
说罢,他小心翼翼地瞅了朱由校一眼。
朱由校闻言,眉头微皱,站起身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这件事情,容朕思考一番,年后再议。”
郭允厚闻言,赶忙点头称是,随即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