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处贫瘠的土地。
稀稀拉拉的枯草在带着腥味的风中无力摇曳,远处是如同老人嶙峋脊背般的山峦。
天空同样是昏沉的。
在一片相对避风的山坳处,散落着几十座由泥土和碎石垒砌的低矮屋舍,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人族聚居点,姑且可称之为村庄。
然而,这里没有丝毫的生机,反而笼罩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悲凉与恐惧。
村庄里几乎听不到鸡鸣犬吠,也少见孩童奔跑嬉戏。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汗臭味,以及一种属于疾病和腐烂的不祥气息。
一些屋舍门口,挂着带有荆棘的枝条,这是此地人族驱逐疫病邪祟的信物。
时而能看到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村民,佝偻着身子,提着破旧的瓦罐去远处一条几近干涸的河沟边取那浑浊的泥水。
他们的脸上刻满了生活的艰辛与对命运的逆来顺受。更多的人则蜷缩在阴暗的屋内,发出痛苦的呻吟。
瘟疫,已经在这片土地上肆虐了许久。缺医少药,生存已是艰难,更何况是面对这等可怕的疾病。
死亡,成了这里最常见的访客。
就在这时,村庄那简陋的入口处,出现了一道身影。
与这片土地的灰暗、贫瘠格格不入。
来人是一位年轻的僧人。
他穿着一袭略显陈旧的月白色僧衣,却洗得十分干净。脚下是一双磨得发白的僧鞋,沾满了远行的尘土。
他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慈悲与宁静,仿佛一泓清泉,能涤荡世间一切污浊。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却又深邃如古井,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悲悯。
他手中持着一根九环锡杖,杖身古朴,随着他的行走,锡环相撞,发出清脆而安宁的叮当声,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清晰。
正是金蝉佛子。
“阿弥陀佛。”他低诵一声佛号,声音不大,让附近几个注意到他,本是面露警惕与茫然的村民,心神莫名地平静了几分。
金蝉没有犹豫,径直走向村庄深处。
他所过之处,那清脆的锡杖声和周身自然散发出的温和佛光,驱散了些许空气中的污秽与压抑。
他来到村庄中央一片相对空旷的地带,这里原本可能是族人集会之处,如今却堆放着一些杂物,显得更加破败。
金蝉停下脚步,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从破败门缝中投来的、或好奇、或恐惧、或麻木的眼神。
随即,他朗声开口:“贫僧金蝉,自远方而来,途经此地,见众生疾苦,心中不忍。略通岐黄之术,愿尽绵薄之力,为诸位祛除病痛。”
村民们只是远远观望,窃窃私语,眼中充满了不信任。在这个生存艰难的时代,陌生往往意味着危险。
金蝉也不急躁,他盘膝坐下,双手合十,默默诵念经文。
淡淡的金色佛光自他体内散发出来,并不刺眼,却温暖而祥和,逐渐笼罩了这片小小的区域。
佛光所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疫病秽气被净化了几分,让人呼吸都顺畅了一些。
终于,一个蜷缩在角落、骨瘦如柴的老妇人,或许是实在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或许是那佛光给了她一丝莫名的勇气,颤巍巍地爬了过来,用微弱的声音哀求道:“救……救救我孙子……他快不行了……”
金蝉睁开眼,目光温和地看着老妇人,点了点头。他起身,跟随老妇人来到一间低矮、阴暗的土屋。
屋内,一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躺在干草铺上,面色青紫,气息微弱,浑身滚烫,已是弥留之际。
金蝉俯下身,伸出右手,食指轻轻点在小男孩的眉心。
指尖,一缕蕴含着无限生机与净化之力的琉璃佛光,缓缓渡入男孩体内。
佛光流淌,所过之处,那纠缠在男孩五脏六腑、侵蚀其生机的疫病邪气,迅速被净化。
男孩青紫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恢复正常,滚烫的体温也逐渐下降,微弱的呼吸变得平稳有力起来。
不过片刻功夫,男孩竟缓缓睁开了眼睛,虽然依旧虚弱,但眼神中已有了光彩。
“孙儿!我的孙儿!”老妇人喜极而泣,扑到床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一幕,被闻讯赶来的其他村民看得清清楚楚!
“救命!求您救救我家男人!”
“我孩子也病了,求您发发慈悲!”
一时间,哀求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村民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纷纷围拢过来,将金蝉当成了唯一的救星。
金蝉面色平静,站起身,对众人道:“诸位施主莫急,排好顺序,贫僧会逐一诊治。”
金蝉救治的方式看似简单,或指尖渡入佛光,或掌心轻抚额顶,有时也会取出随身携带的一些普通草药,以佛力催化药性,给病情较轻者服用。
他的动作始终从容不迫,脸上带着悲悯而平和的神情。
每一个被他救治的村民,无论病情多重,都能很快感受到明显的好转。
高烧退去,疼痛消失,溃烂的伤口开始愈合,奄奄一息者重获生机。
金色的佛光持续闪耀,梵唱低徊,原本被绝望笼罩的村庄,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活力。
孩子们的哭声变成了微弱的嬉闹,大人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金蝉并不仅仅是在祛除他们身体的病痛。
在救治的过程中,他那蕴含着无上智慧的神念,亦在悄然抚平着村民们因长期苦难和恐惧而变得麻木的心灵。
他通过简单的言语,告诉他们要饮用烧开的水,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要相互扶持,要对生活抱有希望。
他没有宣讲高深的佛法,只是将最朴素的善念与生存的智慧,如同种子般,播撒在这些饱经磨难的人族心中。
夕阳西下,霞光将村庄染上了一层暖色。
村民们自发地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一些粗糙的麦饼、风干的肉条、干净的清水,恭敬地献给金蝉。
金蝉只取了少许清水和一个麦饼,将其余的都分给了那些身体依旧虚弱的老人和孩子。
他坐在一块大石上,静静地吃着简单的食物。村民们围坐在周围,不敢靠得太近,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敬畏。
一个胆大的孩子小心翼翼地靠近,好奇地看着金蝉那光洁的头顶和温和的眼睛。
金蝉对他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那孩子如同受到莫大的鼓励,咧开嘴笑了,露出了缺了门牙的牙齿。
看着这一幕,金蝉的心中充满了平静。
这里有着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族先民,真实的苦难。
不论机缘或是凶险,此时此刻而言,他便是一位行走世间、救苦救难的僧人。
而他的修行,他的佛心,也在这最质朴的救助与感悟中,悄然提升着,变得更加圆融,更加贴近众生。
夜幕逐渐降临,繁星开始在天幕上闪烁。金蝉抬头望天,目光似乎穿透了无尽时空。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小弟在此说明,这里并不涉及洪荒,也不涉及任何一套体系,我只是会引入一两位神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