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 第177章 承乾,你给朕解释一下,朕什么时候成了成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承乾,你给朕解释一下,朕什么时候成了成祖!!!

贞观九年,长安,太极宫内。

李世民的脸色此时已经黑如锅底了。

这个聊天群似乎是传说中的仙君所创,而且里面的人大多都是未来的帝皇。

似乎还是那位仙君的家族后代。

不过,为什么自己会在群里看到了儿子高明。

而且,他的群名称竟然是太宗皇帝???

李世民的眼神有些不对了。

亲爹李渊年事已高,又患了重症,宫内的太医说,怕是挺不过今年了。

亲爹若是殡天,以宗庙制度而论,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继任的帝皇会为其追尊一个庙号。

而通常来说,一般开国皇帝的庙号要么是“太祖”要么就是“高祖”。

“太祖”的庙号,多以自身的能力开创基业。

而“高祖”虽然也可以作为开国皇帝的庙号,但在其开国之前,他的家族本身便积累了一定的基业。

而他们老李家,世代显贵,其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唐国公。

亲爹李渊继承了这个爵位,所以亲爹的庙号,合该为高祖皇帝,是为唐高祖。

自古以来,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

而自己从登基至今,大唐在自己和一众文臣武将的治理下。

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吏治清明,经济繁荣,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

军事上,平定了东突厥,征服了吐谷浑。

文成武德,他李世民全都具备。

以自己的估计,太子承乾若是继位,自己的庙号应该是太宗皇帝才是。

因为“太宗”,意为仅次于开国君主。

可是现在,承乾却是太宗皇帝,而在他的口中,自己竟然变成了成祖文皇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贞观皇帝李世民:“@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承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朕的庙号是成祖???”

看到已经更改了群名称在群里发言的李世民,李治默默的潜水,不敢说话。

而太子李承乾则是因为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心思不知飘向了何处。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贞观皇帝李世民,先帝,工作的时候请称职务。”

贞观皇帝李世民:“@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

“ζξβμkμa#?!”

虽然不知道自家亲爹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应该是在骂他,而且,骂的还挺脏。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贞观皇帝李世民,父皇,唤朕何事?”

贞观皇帝李世民:“@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你是哪一年登上的帝位,又是如何成为的太宗皇帝,朕为何会是成祖?”

群内,一直没改群名称的李治和太子李承乾也很好奇这件事。

因为在李治的记忆中,大哥早在贞观十七年四月就因为造反失败被废,同年父皇将其发配去了黔州,两年后便病逝了。

怎么群里的这位,竟然成了太宗皇帝,这不是父皇的庙号么。

而太子李承乾则是满脸兴奋,莫非自己造反成功了?

可是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庙号会是太宗???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是太宗,顶天了高宗。

登基后便改元承武,此时的承武皇帝李承乾正坐在太极宫内。

看着群内的另一个时空的父皇,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大唐疆域图.JpG”

多余的话不多说,直接上势力图。

除了已经开始征伐海外的大明各朝皇帝外,群内的李世民、李治和太子李承乾,看到群内的大唐疆域图后,全都陷入了呆滞。

贞观皇帝李世民:“这…这真的是我大唐的地域???”

“哈哈哈,好,好啊。”

“打出这么大一片疆土,承乾,你当得一声太宗。”

“吾儿英果类朕啊!!!”

这些日子以来,因为亲爹和发妻病重而一直心情不佳的李世民,头一次发出了畅快的笑容。

能打出如此大的疆土,称声太宗也不为过。

那么将自己的庙号尊为成祖,也不是不行嘛。

毕竟大唐,有一半的地盘是自己打下来的。

一旁的宫人全都低着头不敢说话,陛下好像在说胡话了。

太子此刻正在皇后娘娘的寝宫中伺候着呢。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贞观皇帝李世民,少来。”

“你那英果类你的儿子,吴王李恪因为牵涉谋反,被你的大舅哥陷害,自缢而死了。”

贞观皇帝李世民:“???”

“你说什么???”

“恪儿谋反???”

“自缢而死??”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后妈爱上我,朕说的对么,稚奴?”

“@我才不爱男人,你那边如今是哪一年?是武德时期还是贞观时期?”

被大哥一口道出名字的李治此时很慌。

早在进入聊天群后,他便带着皇后武媚娘回到了寝宫,然后自己借口出去处理政务。

不知是不是私信作祟,他不想让聊天群的事被皇后知道。

“没道理啊,大哥说如何得知朕的身份?”

李治坐在龙椅上,脸上满是疑惑。

贞观皇帝李世民:“@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承乾,你说稚奴也在?”

“@后妈爱上我,你是稚奴?”

“你这个名字是怎么回事?”

不知为何,当李世民看到这个群名称的时候,冥冥中似乎看到了一股绿色。

高宗皇帝李治:“@贞观皇帝李世民,儿臣拜见父皇。”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臣弟见过太子大哥。”

哼,太宗,朕是不认的。

一天是太子,一辈子都是太子。

李治心中冷笑道。

若非大哥和四哥为了太子的位置斗的头破血流,两败俱伤。

五哥也造反被赐死。

这皇位,又如何能落到自己的头上。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看出了群内李治的小心思,也不在意。

现在嘴硬,没关系,后面去了他的时空,有他好受的。

而李治听到李承乾的话后,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他索性将心神退了出去,做起了缩头乌龟。

贞观太子李承乾:“孤这边是贞观十六年冬季。”

听到另一方时空的自己的话后,李承乾心中有了计较。

“造反前半年么。”

“@贞观太子李承乾,将纥干承基召回来,处死。”

“他会将你所谋之事全部托出。”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看到这里后,大惊失色。

纥干承基是自己的心腹,被他派去了齐王李佑那,暗中监视齐王的一举一动。

如今另一方时空的自己竟然说他会出卖自己。

想到这里,太子李承乾的脸色有些难看。

接着便命人发出密令,处死纥干承基。

他不信别人,但是另一个自己已经成了皇帝,他相信对方不会害自己。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太子李承乾,朕这边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一下,你那边如果需要,可以私信联系朕。”

接着他又在群里@了一下贞观皇帝李世民。

“@贞观皇帝李世民,父皇,你那边的时空如今是贞观几年,母后的身体如何?”

李世民看着群内好大儿的话后,心里咯噔一声。

贞观皇帝李世民:“朕这里如今是贞观九年,你母后去年随朕避暑的时候染上重病,如今卧床不起,朕已经遍寻全国名医为你母后诊治。”

“竟然是这一年…”

李承乾看到这里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一位宫装妇人,面露慈爱的看着自己。

“父皇,接受时空通道邀请,朕来救母后。”

“叮,群管理太宗皇帝李承乾向您发出时空通道开通申请,同意或者拒绝。”

“承乾,你说的是真的?”

李世民面色一喜,莫非承乾登基后,太医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观音婢的药物?

观音婢有救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时空通道开通申请。

接着,太极宫内。

一道散发着光芒的漩涡涡状门户缓缓形成。

看到这一幕的李世民先是一惊,随后身体再次放松了下来。

聊天群刚刚已经提示过他,时空通道正在开启中,他知道这种神异的现象应该是聊天群的手笔。

果真是仙家手段。

而宫内太监和宫女第一次看到这种现象,有些骚乱。

“来人,有刺客。”

“护驾,快,护驾。”

有忠心的太监已经挡在了李世民的身前。

“踏踏踏。”

宫外禁卫军们听到动静后直接冲了进来,抽出腰间佩刀,将李世民包围住,然后分出两个五人小队在太极宫内四处查探。

“退下。”

李世民忽然喝道。

“是,陛下。”

禁卫军们听到李世民的话后,将佩刀收起迅速摆出阵型后慢慢的退了出去。

门户慢慢成形后,一道穿着龙袍的身影从里面走了出来。

李世民看着出现在眼前,面容几乎是太子的放大版的青年男人,认出了来人。

“承乾。”

李承乾看着眼前年轻了不少的父皇,微微躬身。

“儿臣拜见父皇。”

看着眼前穿着龙袍,面容几乎是自家太子殿下的放大版的青年男人,一众宫女太监全都跪伏在地上,额头紧紧的贴在大殿内的地砖,不敢抬头。

他们恨不得将耳朵给堵上,这是他们能听的么?

李世民看着面前有些敷衍的李承乾,也没计较那么多。

此时他的心思全在长孙皇后身上。

“承乾,你刚刚说的,你能救你母后,这是真的么?”

“自然。”

“还请父皇带儿臣前去母后那里。”

李承乾虽然知道母后如今就在太极宫内的立政殿里,但是这毕竟是他父皇的宫殿,该有的礼貌还是要的。

李世民:“那你刚刚跟朕行礼的时候,也没见你有多礼貌!!!”

“随朕来。”

李世民直接带头往立政殿额方向走去,李承乾跟在其身后。

直到两人的身影从大殿内消失后,一众宫女太监才敢从地上起身。

“刚刚…我没听错的话…”

“陛下叫那人…承乾!!!”

一名小太监结结巴巴道。

“啪”

旁边稍微年长的太监一巴掌抽在他的嘴上。

“你疯了。”

“竟敢直呼太子殿下名讳。”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小太监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后,连忙抽自己嘴巴子。

“行了。”

“今晚,咱们什么也没听到。”

“都记住了么?”

年长的太监在一众宫人中似乎地位较高,他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敢出声。

“都聋了?”

“奴婢记住了。”

“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别坏了陛下的心情。”

“是。”

大殿内发生的动静全都被李承乾收入耳中。

《长生诀》大成的他,方圆十里的动静全都瞒不过他。

只是他并不在意这些人的看法。

此时的他,心心念念的想要见到那个让他思念已久的女人。

正值壮年的李世民,脚程很快。

没多久便走到了立政殿外。

此时的立政殿,长孙皇后的寝宫外已经站满了人。

太子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还有长乐公主、襄城公主、城阳公主以及长孙兄弟等人。

李恪虽然是杨妃之子,但是长孙皇后作为后宫之首,往日里对待皇子公主也是一视同仁,他作为皇子,无论在公还是在私,都必须过来探望。

而长孙无忌因为政务问题,不在这里。

站在这里的几人,脸上满是担忧。

其中年纪偏小一点的皇子与公主更是害怕的哭了出来。

殿内,凤榻上躺着一位面色苍白的美妇人。

旁边是几位太医正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着该如何用药。

“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你们母后若是醒来,难道想看到你们这副样子么?”

“都给朕滚回去,抄十遍《孝经》,为你母后祈福。”

李世民不知何时来到了众人跟前,呵斥道。

“父皇,儿臣想在这里陪着母后。”

年纪还小的李治跪在李世民面前,红着眼睛说道。

“父皇,儿臣也一样。”

有李治带头,其他皇子公主也都纷纷跪在地上哀求道。

而年长些的太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恪三人则是默默的跪在地上没有说话。

“你们跪在这里有什么用,给朕滚回宫去,母后,由朕来救。”

李承乾走到李世民身旁,语气有些严厉。

“太…太子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