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 第213章 妃子笑?朕打的你笑不出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3章 妃子笑?朕打的你笑不出来

老登怎么忽然变机智了?

太宗皇帝李承乾有些意外的看着反应过来的老登。

“逆子,你那是什么表情?”

贞观皇帝李世民有些不爽的看了一眼自家逆子。

“儿臣没什么表情。”

太宗皇帝李承乾心里吐槽了一下,有事的时候叫承乾,没事的时候叫逆子。

驰名双标了啊,老登。

“朕觉得群里的那个一骑红尘妃子笑应该就是你口中的李隆基。”

“只是这个群名,朕有些不太懂。”

“父皇,儿臣觉得,您还是不必知道这个名字的意思了,儿臣怕您受不了。”

太宗皇帝李承乾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毕竟,李隆基那个混账东西不当人啊。

贞观皇帝李世民听到逆子的话后,只觉得胸口一阵气闷。

“深呼吸,父皇,千万别生气,不值当的。”

“逆子,闭嘴。”

贞观皇帝李世民好不容易压下升腾的怒火,却被逆子一句话破防了。

“给朕解释一下。”

“啊?”

“啊什么啊?”

“听不懂朕的话么?”

“父皇,不是您让儿臣闭嘴的么?”

太宗皇帝李承乾的语气有些委屈。

这个混账东西,一天天的净知道气自己。

贞观皇帝李世民猛的吸入一口气,平复一下暴躁的内心。

“朕现在让你说,别逼朕在这个时候收拾你。”

“是。”

“这个名字涉及到了一句诗。”

“哦?”

贞观皇帝李世民有些诧异。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o_o”

贞观皇帝李世民只觉得心底不好的预感越来越重了。

荔枝,他是吃过的。

产自岭南,距离长安千里之遥。

这荔枝与妃子笑联合在一起,贞观皇帝李世民忽然想起了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同样的是为博妃子一笑。

我大唐,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昏君吧。

刚刚读史书的时候,似乎看到过这个记载,只是没细看。

对,应该是看错了。

可是下一刻,逆子的话直接将贞观皇帝李世民的幻想打破。

“父皇,您想的没错。”

“这个一骑红尘妃子笑,就是李隆基为了博宠妃杨玉环一笑,让人快马加鞭从岭南运送荔枝入长安。”

“扑通。”

贞观皇帝李世民只觉得两眼一黑,一屁股摔在了龙椅上,胸口处一股鲜血涌上,差点喷了出来。

他这边强行压制欲往外喷的鲜血,逆子那边还在补刀。

“对了,这个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是他的儿媳。”

“噗嗤。”

贞观皇帝李世民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一口鲜血直接喷了出去。

“混账。”

“简直就是混账。”

贞观皇帝李世民一想到这么荒唐的事情,在大唐接连发生,他的心仿佛被刀割一般。

“这个杨玉环最初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媳妇,还是李隆基和他的宠妃武惠妃亲自给儿子李瑁选的。”

“后来,武惠妃意外病逝,李隆基寂寞之下,偶遇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并爱上了她。”

“为了掩人耳目又为往来方便,李隆基甚至在宫中修建了一所道观,因为杨玉环道号为杨太真,因此,宫内新建的道观被命名为太真观。”

“为了给杨太真一个身份,两人也想光明正大,于是在天宝四年七月,李隆基重新给儿子寿王李瑁娶妃,并在十天之后正式册立杨太真为杨贵妃。”

“砰”

“畜生。”

贞观皇帝李世民一脚踹翻了面前的御案,可以看出他此时内心的愤怒。

“父皇,冷静啊,龙体要紧。”

“屁话。”

“朕也想冷静,可是朕现在火气很大啊!!!”

“这事儿其实早就有征兆的啊,父皇。”

太宗皇帝李承乾两手一摊道。

“???”

“您看,这稚奴想娶您的妃子,让媚到尼姑庵,当了一个尼姑掩人耳目。”

“这李隆基身为孙子,想娶自己儿子的妃子,让那杨玉环去道观,当一个女道士掩人耳目。”

“咱们大唐盛世,风气开放,这也是在所难免嘛。”

“┗(`ー′)┓”

而一旁躺在地上装死的麟德朝李治,现在眼睛都不敢睁开了。

他娘的,逆孙害我啊!!!

“无耻,这个有悖人伦纲常的畜生,朕现在只想去清理门户。”

贞观皇帝李世民的脸色已经熟透了。

“父皇,儿臣知道您现在很急,但是载初朝的事儿还没解决呢。”

“大军调动也需要时间的。”

太宗皇帝李承乾看着有些躁动的老登,安抚道。

“朕会让李靖加快速度,五个月月,朕最多只需要五个月就能解决这边的问题。”

“儿臣先回去调集军队了,等父皇这边事情处理完毕后,儿臣便带父皇前往李隆基的时空。”

太宗皇帝李承乾说着,向老登行礼后,带着地上装死的麟德朝李治离开了这里。

而贞观皇帝李世民为了去收拾后世那个畜生,在载初朝手段频出。

因为图快,一些盘根错节的地方,贞观皇帝李世民直接以大军血腥镇压。

四个月,载初朝已经全部落入贞观皇帝李世民的手中,只有比较远的异族,因为赶时间,贞观皇帝李世民只是给他们来了顿狠的,将他们逼入了草原后,没有继续追击。

即使如此,那些异族也被这次唐军那凶狠的战斗力给吓到了。

最初,在听说对面的领军人物是大唐军神李靖后,异族部落的首领全都嗤之以鼻。

这个武周的娘们是不是吃错药了,打不过他们竟然拿一个死人的名头出来,以为能吓到他们?

可是后来跟李靖率领的唐军对上后,双方接触之下,草原的勇士们死伤惨重,反观对面,竟然只是轻伤。

而且对面还能召唤天雷,凡是被天雷击中,尽皆粉身碎骨。

这下子,异族们慌了,对面那自称李靖的人,竟然连天雷都能召唤,该不会真的是军神李靖吧。

他们是不怕死,可这是送死啊。

就这样,异族与大唐将士们的战斗直接一边倒。

李靖打的异族哭爹喊娘,后者疯狂的逃窜。

来的时候有多嚣张,跑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时间转瞬即逝。

贞观皇帝李世民在处理完载初朝的事情后,将李靖等人召唤了回来。

然后联系起了逆子。

“承乾,朕已经准备好了。”

下一刻,太宗皇帝李承乾的身影出现在了李世民面前。

熟悉的时空通道再次出现。

贞观皇帝李世民带着一众大军,缓缓的走进了时空通道。

(二合一,今天更不完了)

天宝三年。

皇宫。

一座装饰奢华的道观内,一身道袍却难掩自身绝色的杨玉环正跪坐在蒲团上,为窦太后祈福。

此时的杨玉环才二十五岁,浑身散发着一股别样的魅力。

天宝皇帝李隆基时年六十,也被自己的这位儿媳迷的茶饭不思。

近侍高力士眼见自家陛下如此,便献出了这个主意。

以为窦太后祈福为由,召寿王妃入宫祈福。

窦太后是天宝皇帝李隆基的生母,也是寿王李瑁的亲祖母,于情于理两人都不能拒绝。

可谁知寿王妃杨玉环入宫后,便是一去不回。

天宝皇帝李隆基甚至在宫内为杨玉环修建了一座道观。

而寿王李瑁一开始对此并不在意,可是慢慢的,时间都过去半年了,自己的爱妃仍然在皇宫内。

寿王李瑁也为此入宫见了自家父皇。

可是天宝皇帝李隆基却对此没有回应,只是说祈福一事需要诚心,寿王妃心不静,需要在宫内修炼,才能安心为窦太后祈福。

寿王李瑁不敢多言,只能不甘退去。

时间越拖越久,一年,两年,直到今年是第四年。

寿王妃杨玉环仍然在皇宫太真观内。

寿王李瑁就算再愚钝,也知道了亲爹的心思。

当时得知此事的时候,寿王李瑁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亲爹爱上了自己的儿媳妇,自己这个做儿子的还得为其遮掩。

此事若是曝光,是天大的丑闻。

有损皇家颜面,而自己说的也会被亲爹厌恶,争夺太子之位无望。

寿王李瑁越想越不甘心,趁着亲爹今日去京营巡视,偷偷的入宫去见自己的爱妃。

“踏踏踏”

轻微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太真观内响起,惊动了正在做早课的杨玉环。

“谁?”

“爱妃…”

寿王李瑁看着身穿道袍的杨玉环,眼中满是爱恋。

“王爷!!!”

杨玉环看着忽然出现的寿王李瑁吓了一跳,她急忙从蒲团上起身,往观外看了几眼,发现并没有其他人。

天宝皇帝李隆基有时候会来此与杨玉环私会,避免消息泄露,平日里道观是没有人在的,宫人会定时为杨玉环送上吃食。

“爱妃。”

寿王李瑁已经忍不住心中的爱意,直接冲上前将杨玉环抱在了怀里,嗅着杨玉环身上的香味,寿王李瑁抱的愈发紧了。

“王爷,您…您快放开…”

被突然抱住的杨玉环面上一白,使尽力气想要从寿王李瑁的怀中挣脱,可却挣脱不开。

“爱妃,本王…本王好想你…”

寿王李瑁的语气有些哽咽。

当初两人琴瑟和鸣,是何等的恩爱,羡煞了京城不少人。

可如今,二人分隔两地,连见面都成了奢望。

寿王李瑁好恨。

他恨自己的无能。

恨自己父皇下贱。

可是他却丝毫不敢表露出来。

自己的父皇心狠的时候,可是有过一日杀三子的战绩。

“王爷…还请自重…”

杨玉环挣脱不开,想起天宝皇帝李隆基的狠辣,心中愈发焦急。

“爱妃…你…你说什么!!!”

寿王李瑁听到这句话后,如遭雷坠。

他松开了自己的双手,看着怀中的杨玉环,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爱妃,本王…本王带你走,走的远远的。”

寿王李瑁的语气有些颤抖。

杨玉环听到这句话却是别过头去,不再言语。

“爱妃…你…你…”

寿王李瑁看着杨玉环的样子,脑海中闪过了一个猜测。

“王爷,您以后还是别来找臣妾了…”

“三郎若是知道了,对您,对臣妾都不好。”

杨玉环看着眼前这位曾经的夫君,狠下心道。

“三…三郎!!!”

寿王李瑁的心都在滴血。

“你…你竟然唤他…三郎。”

此刻,寿王李瑁连父皇都不在叫了。

“王爷,今生你我缘分浅薄,您…您还是忘了臣妾吧。”

杨玉环的声音如莺,声泪俱下道。

“啊…”

寿王李瑁仰天怒吼。

接着他推开了怀中的杨玉环,猛的冲向道观内的梁柱。

“王爷…”

杨玉环看着寿王李瑁的动作吓了一跳。

谁知后者只是跑到柱子下,一拳砸了上去。

整个人背对着杨玉环,身上仿佛被一股绿光缠绕。

“爱妃…本王要走了…”

寿王李瑁回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杨玉环后,踉跄着跑出了道观。

杨玉环看着他的背影,悲从心来,扑在蒲团上掩面哭泣。

道观内发生的事被人记录下来,在天宝皇帝李隆基回宫后,呈上了御案。

已经年过花甲的天宝皇帝李隆基,头发也有一些花白。

前半生,李隆基励精图治,创出了开元盛世。

大唐如今的人口已经是贞观初年的四倍还多。

看着自己一手打造出的盛世,天宝皇帝李隆基十分自得。

如今,也该是他享受的时候了。

自天宝初年开始,皇帝李隆基便开始懈怠朝政,朝政由宰相李林甫把持。

李林甫为人阴险狡诈,妒贤嫉能,对于才能功业在他之上而受到天宝皇帝李隆基宠信,甚至威胁到他相位的的官员。

他必然会想方设法将其除去,人称“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掌权期间,不断的排除异己,使得朝堂中的正直的官员,处境十分艰难。

而为了杜绝边将入相的情况,李林甫甚至建议天宝皇帝李隆基任用胡人为节度使。

这使得后来安禄山等人掌握了重要的军事权力,为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

“陛下,寿王殿下今日与太真真人说了一些话后,便伤心的离开了皇宫。”

近侍高力士在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小心的看了一眼龙椅上面无表情的天宝皇帝李隆基。

“陛下,是否需要奴婢去寿王府…”

“不必了。”

天宝皇帝李隆基挥手打断了高力士的话。

“瑁儿向来懂事,他会理解朕的。”

“让你为其相看新的王妃一事,可有眉目?”

“陛下,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的女儿韦氏,姿色秀丽。”

高力士说到这里时,忽然闭上了嘴巴。

话的意思带到了,剩下的由陛下决断便是。

“嗯。”

“岭南那边送来了新鲜的荔枝,你去宫内冰窖取点送到太真观去。”

天宝皇帝李隆基忽然说道。

“奴婢这就去办。”

“嗯,朕想要看到太真的笑容。”

天宝皇帝李隆基想起去岁,自己带着荔枝去看杨玉环,她当时欣喜的模样,让自己深深地着迷。

“笑?”

“朕觉得你今日怕是要笑不出来了。”

高力士正欲退出大殿,却忽然听到这句话。

天宝皇帝李隆基更是脸色铁青。

因为那突然出现的声音,自称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