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才女,存在一些争议,她就是南宋才女唐婉!】
【大部分认为她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后世文人为了抹黑陆游而虚构出来的,原型是陆游前妻唐氏。】
【但是本博主还是愿意相信唐婉是真实存在过的才女,愿意讲讲她的爱情故事。】
“别管是不是虚构的,朕先听听故事再说!”
秦始皇嬴政摆了摆手,十分霸气地说道。
之前天幕也说了,“三皇五帝”都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但是又有什么影响呢?
后世之人照样以炎黄子孙自称,这就是影响力!
【唐婉,南宋着名才女,以其与爱国诗人陆游的凄美爱情及泣血词作《钗头凤》名垂青史。】
【她的一生虽短暂,却浓缩了才情、爱情与时代悲剧。】
“又一个爱情悲剧……”
卓文君看到这里,顿时皱起了眉头,轻声自语道。
看来大多数的人,婚姻过的并不满意,像她和司马相如这样美满的,还是小概率事件。
【唐婉,一说名琬,字蕙仙,越州山阴人,她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得益于家庭熏陶,唐婉聪慧早慧,饱读诗书,尤其擅长诗词创作,是当时有名的才女。】
【唐婉与南宋着名爱国诗人陆游是表兄妹,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大约在陆游20岁时,两人成婚,婚后生活琴瑟和鸣,感情深厚,常在花前月下诗词唱和,十分美满。】
“咦?”
“这不是很美满吗?”
“天幕怎么说唐婉的爱情悲剧?”
李清照一愣,随即疑惑不解地说道。
难道后来陆游不爱她了?
还是其他原因?
【然而,这段美满婚姻却遭到了陆游母亲的强烈反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陆游母亲认为是唐婉的才华和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分散了陆游求取功名的精力,耽误了前程。】
【唐婉婚后未能生育,以及陆母与唐婉之间可能存在婆媳矛盾。】
【在强大的封建礼教和家长权威压迫下,陆游最终被迫写下休书,与唐婉分离。】
“岂有此理!”
“这陆游怎么如此软弱?!”
高阳公主顿时瞪大了眼睛,十分生气地说道。
她对于陆游这样的“妈宝男”十分憎恨!
“哎呀,我的好妹妹!”
“你是不是忘了天幕说的话,这唐婉有可能是虚构人物,是故意用来抹黑陆游的。”
长乐公主李丽质敲了高阳公主的脑袋一下,微笑着说道。
今日太子李承乾设宴款待,除了魏王李泰,其他兄弟姐妹们都来了。
甚至连被禁足五年的晋王李治,也来参加了这次宴会,让其他几位兄弟都是脸色微变。
由于天幕盘点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展现出了他的才能,所以李二陛下龙颜大悦,特赦了李治的禁足令。
只是如此一来,恐怕李治又会成为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对手了。
想到这里,众人看向太子李承乾的眼前,多了一丝同情。
这倒霉蛋,运气可真不好……
【分离多年后,陆游与唐婉在绍兴沈园偶然重逢,此时唐婉已改嫁同郡宗室赵士程。】
【目睹昔日的爱人已为他人妇,陆游百感交集,悲从中来,在沈园墙壁上挥毫写下了那首摧心裂肺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好词!”
苏轼看到这里,顿时拍手称赞道。
全词怨恨愁苦而又凄楚痴情,令人叹息。
这陆游的词,水平是真不错,虽然比不上历史排名前几的词人,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唐婉看到陆游的词后,肝肠寸断,也提笔和了一首《钗头凤》,其情感之沉痛,词意之哀婉,尤甚于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两首《钗头凤》以其真挚浓烈的情感、精炼凄美的语言,成为华夏文学史上最着名的爱情唱和之作,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
“晓风干,泪痕残……”
“这首词写的比陆游的更好!”
李煜目光灼灼地看着天幕,开口夸赞道。
他很喜欢这首词,很对他的胃口!
【沈园重逢和词之后,唐婉本就因情伤而郁郁寡欢的身心遭受了更沉重的打击。】
【相传她在写下那首泣血之作后不久,便因过度悲伤,抑郁成疾,约1156年郁疾而逝,年仅28岁左右。】
【赵士程终生未再娶,为这段悲剧再添一抹深情。】
“求不得,爱别离……”
“都是苦命人啊!”
王维看到这里,叹息一声,感慨万千地说道。
他的妻子难产去世后,他也是终身未再娶,从此心灰意冷,开始参禅悟道。
【唐婉的诗词才华虽因作品大多散佚,仅存世一两首而不被广泛认知,但仅凭《钗头凤》一首,其才情便足以名垂青史。】
【她的词情感真挚细腻,语言凝练凄美,艺术成就极高。】
【唐婉与陆游的爱情悲剧,是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扼杀美好爱情与个人幸福的经典案例。】
【她的形象,也成为了追求真挚爱情而遭受无情摧残的象征。】
【绍兴沈园,因陆游与唐婉的故事而成为着名的文化遗迹和爱情圣地。】
【那两首题在壁上的《钗头凤》,永远诉说着这段千古悲情。】
“我们的爱情,后世人见证了!”
唐婉笑了,笑中带泪,喃喃自语道。
虽然两人不能在一起了,但是曾经相爱过,这就够了!
就像秦观写的那样,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这一刻,她终于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