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元朝第六位皇帝,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是在元朝中期通过政变上台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相对短暂,但却是元朝历史从相对稳定走向剧烈动荡的关键转折点。】
“这元朝的皇帝的名字也太复杂了!”
“之前来了一个铁穆耳,现在又来个爷孙铁木儿。”
晋惠帝司马衷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说道。
对他来说,看天幕主要是看乐子,有些事情无法理解。
就比如元朝皇帝这一大长串的名字,他光看着就头疼。
【1293年,也孙铁木儿出生于元朝皇室家族。】
【他是元世祖忽必烈太子真金的长孙,晋王甘麻剌的嫡子,这份血缘是他日后继承皇位的法理基础。】
【1302年,父亲甘麻剌去世,他承袭晋王爵位。】
【作为晋王,他长期镇守漠北草原的“根本之地”,也就是成吉思汗兴起的老营,哈拉和林一带。】
【他统领元朝北方地区的军队、部众,是实力最雄厚的藩王之一,在蒙古贵族中享有很高威望。】
【在此期间,元朝皇位更迭频繁,经历了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四朝,内部权力斗争激烈。】
“完了,又一个晋王!”
汉光武帝刘秀一拍脑门,哭笑不得地说道。
也孙铁木儿的父亲当晋王的时候就折腾了一次,现在轮到他当晋王,又要折腾了吧?
大汉以后可不能加封晋王,这玩意太邪门了!
【1323年,对元英宗“至治新政”不满的铁失等保守派贵族,密谋发动政变。】
【他们深知也孙铁木儿的实力和声望,是理想的拥立对象,于是秘密派人与他联络。】
【也孙铁木儿得知政变计划后,态度非常微妙。】
【据《元史》记载,他先是拘捕了密使,但随后又将其释放。】
【这表明他既不想承担弑君罪名,又乐于见到政变成功,自己得以登基。】
【农历八月初四,铁失一党在南坡刺杀了元英宗硕德八剌和权相拜住。】
【政变成功后,也孙铁木儿于农历九月初四在龙居河(克鲁伦河)畔仓促即位,并提前使用了“泰定”年号,这成为后世史家认为他默许甚至参与阴谋的重要证据。】
【即位后,为撇清与弑君者的关系,也孙铁木儿迅速处死了主谋铁失等人,并将其余党流放。】
【同时,他对其他参与政变的贵族宽大处理,以换取支持,稳定政局。】
【他全面废止了元英宗的改革措施,恢复了保守贵族的特权和利益,赢得了他们的拥护,但也使元朝积弊更深。】
“什么?!”
“大汗竟然把我杀了???”
铁失看到这里,顿时傻眼了,随即又惊又怒地说道。
好好好,卸磨杀驴是吧?
我这就先弄死你!
元英宗硕德八剌先不刺杀了,先杀了狗日的也孙铁木儿再说!
【也孙铁木儿极度崇信藏传佛教,大规模举行佛事,慷慨赏赐寺庙。】
【他曾一次赐予大承天护圣寺土地超过十六万顷,耗费了巨额国家财富,被史书批评为“弊政”。】
【他统治期间,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非常频繁。】
【朝廷虽有一定赈济,但效果有限,导致民生困苦,社会矛盾激化。】
【此外西北边境与察合台汗国时有冲突,国内虽无大规模叛乱,但小规模起义不断,统治根基开始松动,】
【1328年,也孙铁木儿将年号由“泰定”改为“致和”。】
【1328年农历七月,也孙铁木儿在上都病逝,年仅36岁。】
【他的突然去世,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阿速吉八和一个充满权力觊觎者的朝廷。】
【他去世后仅一个月,以权臣燕帖木儿为首的集团在大都发动政变,拥立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
【而上都的权臣倒剌沙则拥立也孙铁木儿的幼子阿速吉八为帝。】
【双方随即爆发了大规模内战,史称“两都之战”。】
【最终,大都的燕帖木儿集团获胜,攻陷上都,“天顺帝”阿速吉八在战乱中失踪(大概率身亡)。也孙铁木儿一系从此在皇位斗争中彻底失败。】
【由于他是“两都之战”的失败方,胜利者不承认其正统性,因此未给他上庙号。】
【“泰定帝”只是后人对其年号的习惯性称呼,他在蒙古文典籍中的尊号是“伊克笃伦博迪达汗”。】
“原来朕的大元是这样完蛋的!”
元世祖忽必烈眯起眼睛,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沉声说道。
这个结果在他的意料之外,他之前一直以为是朱元璋、陈友谅这些农民起义军的原因。
却没想到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室内的分崩离析,这就比较难搞了!
【在历史上,也孙铁木儿被视为一个平庸的过渡性君主。】
【他的统治被视为元朝从英宗的“中兴”尝试彻底失败,走向后期政治混乱与衰落的过渡时期。】
【他缺乏雄才大略,在位期间主要精力用于安抚各方势力,维持表面稳定,未能解决任何根本性的社会和政治危机。】
【他的宽纵政策助长了贵族官僚的腐败,而他挥霍无度的崇佛行为则掏空了国家财政,加重了人民负担。】
【他的去世直接导致了残酷的内战,他的子孙也因此失去了帝位,家族一系在政治斗争中彻底失败。】
“不!不!不!”
“朕不要当昏君!”
也孙铁木儿看到这里,彻底发狂,像是受了刺激一样叫嚷着。
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无论是被天幕评为昏君,还是他这一系血脉在争夺皇位中失败的结局,他都难以接受!
【总的来说,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一位因政变上台、统治平庸、身后引发巨大动荡的皇帝。】
【他的时代是元朝国运的一个重要拐点,自此之后,皇室内斗愈演愈烈,权臣当道,元朝的统治根基开始彻底动摇。】
【他并非雄才大略的君主,也非极端残暴的昏君,而是一位在元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上,因其平庸、保守和短视而加速了王朝衰落的过渡性人物。】
【也孙铁木儿盘点完毕,我们继续下一位元朝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