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隔了十几米远,但他还是隐约感觉到,那血里头有点特别的东西在波动,像是某种能量。
果然,他之前的判断没错——个头大的生物,体内还真藏着好东西。
要是刚杀完立刻抽血,那血里的能量肯定更足,价值更高。
阮晨光估摸着,如果用新鲜的鲸血修炼,够他撑一个月。
可问题来了。
这条鲸鱼并不是今天杀的,而是前天猎的,拖回来又放了两天,时间太久,血里的那股“劲儿”早散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这点残存的能量,在阮晨光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也就是说,这桶血对他已经没啥用了。
挺可惜的。
阮晨光心里暗叹一口气,转头问负责人:“这鲸鱼是在哪儿捞到的?”
对方答道:“靠近南极那片海域。
我们远洋队一直往那儿跑,那边资源丰富,渔获多。”
阮晨光点点头,继续在场里四处看了看。
忽然,他的视线停在角落一堆软塌塌的银灰色东西上。
那玩意儿趴在地上,看着不起眼,但阮晨光却察觉到,它身上竟然也有那种熟悉的能量波动,而且强度一点不比刚才那头鲸鱼弱。
他抬手指过去,问道:“那个是什么?”
负责人见老板感兴趣,连忙凑上前解释:“那是一只巨型章鱼,学名叫太平洋巨鱿,有八条触手。
它常年生活在深海,寿命特别长,有的能活几百年。”
“它的体型也不小,据记录,最大的周长接近十米,重达两百七十公斤。
咱们这条虽然没那么夸张,也有三百来斤,算是不小的个体了。”
阮晨光听着,越听越有兴趣。
他对章鱼了解一些,早就有说法认为这东西不像地球上的生物。
它有三个心脏,两个专供鳃部工作,另一个负责全身循环,遇到危险时能瞬间爆发出惊人力量,捕猎效率极高。
更离谱的是,它有两个记忆系统——一个是大脑记事,另一个记忆功能居然分布在八条腕足的吸盘里。
每条触手都有自己的一套神经网络,能独立完成复杂动作。
再看基因层面,更是古怪。
人类和香蕉都有一半基因相似,可这章鱼呢?翻遍整个生物界,愣是找不到亲戚,活脱脱像个外星来客。
再加上它的习性也反常——别的海洋生物会上浮找食,它却偏爱待在漆黑的深海,几乎不上来。
怎么看都不正常。
阮晨光盯着那团软体生物,越看越清楚——它体内散发出的能量浓度,竟然比抹香鲸还要浓!
这一下他明白了。
真正适合他修炼的材料,恐怕不是鲸鱼,而是这种深海巨章鱼。
阮晨光随口问:“这头大章鱼,是从太平洋捞上来的?”
负责人赶紧应道:“没错。
但这玩意儿一般都在极深的海底活动,数量也稀少,我们一年到头能碰上一两回都算运气。
老板要是真想要,我们可以调一支船队,专门去找。”
说完,他迟疑了一下,又低声补了一句:“老板,这条章鱼……要不要安排人做一顿尝尝?厨房那边随时可以动手。”
阮晨光抬手打断。
这头生物身上虽还带着一丝异样的气息,但所剩无几,对他现在来说,用处不大。
他转头对苑长霞说:“从明儿起,派几支远洋捕捞队,专盯这种深海大章鱼。
花多少钱都不计较,只要抓到,立刻装船送回来。”
顿了顿,他又加了一句:“谁要是立了功,赏金翻倍,绝不含糊。”
此时,他对鲸类已经没了兴趣,满脑子都是这些潜藏在深渊里的八爪怪物。
只要有货,砸多少钞票他都认。
苑长霞点点头:“明白。”
事情交代完,阮晨光也不多留,直接起身带着苑长霞离开屠宰场。
临走前,他悄悄施展催眠术,把现场一百多个工人全都放倒进了恍惚状态。
这事儿必须捂严实。
一旦走漏风声,难免引来麻烦。
他只想安安心心地修行,不想莫名其妙成了网上热搜的话题人物。
他倒不是怕谁,可不必要的事,能躲就躲。
命令下达后,几支捕捞小队火速出发,直奔远洋深处,目标明确——深海巨型八爪鱼。
除此之外,像深海巨鱿、皇带鱼、砗磲王、超大水母这类体型惊人的海中生物,也在搜捕清单上。
总之,只要是深海里个头大的活物,他全都要看一眼。
为了提升效率,阮晨光还掏钱买了两艘大型二手捕捞船,每艘长达126米,装备齐全。
特别是那张特制渔网,能下到四千米深的海沟,专捞庞然大物。
“光是这两条船,就花了我一个多亿米元。”
“只盼他们别空手而归。”
“我不贪多,一个月能弄上来一头大章鱼,就够我用了。”
心里盘算着,他便回到别墅继续闭关修炼。
就在捕捞队启航的同时,苑长霞收到了一条坏消息:天乐集团要收回之前卖出的两栋大楼。
两个月前地震频发,天乐集团预感不妙,急匆匆把楼低价甩给了阮晨光。
如今风波平息,他们反倒想原价赎回去。
可天乐集团不是小角色,那是棒棒国排名前十的财阀,背景硬得很。
面对这种压力,苑长霞顿时觉得肩膀发沉。
他第一反应是找老板商量,可阮晨光正关在别墅里研究灵魂层面的东西,闭关期间谁也不见。
实在没法,苑长霞只能紧急召集翟云中和石家礼开会。
他开门见山:“两位,出事了。
天乐集团要求我们五天内办手续,把两栋楼退回去。
老板现在正在紧要关头,没法管这事。
咱们三个得自己拿主意,你们怎么看?”
石家礼一听,眉头立马锁成一团。
天乐集团啊!那可是顶级财阀。
他们虽然也有实力,但跟这种庞然大物掰手腕,心里真没底。
万一惹毛了对方,后面一堆麻烦等着呢。
可这两栋楼是实打实用钱买下的,对方一句话就想拿回去,不但让老板亏钱,更是扫了脸面。
这事要是办砸了,回头肯定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