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打猎捕鱼采山货,养八个弟弟妹妹 > 第394章 怎么烧得这么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4章 怎么烧得这么烫?!

周安把东西挑好之后,一边数着钱一边笑着开口。

“大哥,你这摊位上的东西倒是实打实的老物件,就是……”

他顿了顿,指尖在一只缺了角的木梳上轻轻点了点。

“看着年份好像都不算特别长,就拿这木梳来说,估摸着也就几十年的光景。”

守摊的老大哥接过钱,听他这么说,眼里带着点佩服。

“小兄弟,你可真会看!我还当你也就是图个新鲜,挑两样玩意儿,没想到小小年纪眼睛这么毒。”

他往周安这边凑了凑,声音放轻了些。

“不瞒你说,我这摊位上的物件,全是从周边乡亲手里收来的。谁家日子过不下去了,翻出点老辈留下的零碎物件换口粮。”

说到这儿,老大哥叹了口气,摆了摆手。

“普通乡亲家里能留着的老物件,多是传下来的日用玩意儿,哪有什么上百年的稀罕货?大多就是几十年前的旧东西,让你见笑了。”

“嗨,大哥说的哪儿的话。”

周安连忙摇头,把装好东西的布包往胳膊上一挎。

“东西都挺好的,用料实在,也没糊弄人,就是年份短点不碍事,我看着喜欢就行。”

他这话倒是真心,能在黑市上淘着没毛病的旧物件本就不易,哪能太过苛求年份。

老大哥被他这实在劲儿哄得高兴,突然左右瞅了瞅。

见没人注意这边,猛地压低了声音。

往黑市最里头的巷子角落指了指,说道。

“小兄弟,你要是真想看年份长的,我给你指个地儿,瞧见没?就那最角落的摊位。”

周安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黑市本就挤在窄巷里,那头更是背光。

昏暗暗的角落里,果然摆着个小摊子。

上面零散放着一些,看不清模样的东西。

最打眼的是摊主,竟裹得密不透风。

头上套着灰扑扑的旧头巾,只在眼睛处留了道缝。

身上穿着件厚布褂子,连手腕都用布条缠了。

远远瞧着,只剩两个黑黢黢的眼珠子在外头转,透着股说不出的神秘。

“这……”

周安挑了挑眉,黑市上的人大多怕惹麻烦,多少会乔装。

要么把头脸捂住,要么往脸上抹点灰。

可裹得这么严实的,他逛了这半天,还真是头回见。

周安顺着老大哥指的方向,又望了两眼。

摊主裹在厚布里的身子,纹丝不动。

他转回头,眼里的好奇已经压不住。

“大哥,那人裹得跟个粽子似的,看着是挺神秘,他摊上真有年份长的老东西吗?”

老大哥一听这话,脑袋点得跟捣蒜似的。

压低的声音里,带着点抑制不住的兴奋。

“那可不!绝对是老东西,实打实的硬货!说句不夸张的,都是能拿得出手的宝贝,狠活!”

他说着又往四周扫了眼,确认没人竖着耳朵听。

干脆把嘴凑到周安耳边,声音低得几乎要贴在耳廓上才听得清。

“跟你透个底,这事儿在咱们这黑市圈子里私下传过,听说那人祖上好几代都是吃‘倒斗’这碗饭的,手里那些玩意儿,十有八九都是从老坟里刨出来的!”

“倒斗?”

周安心里咯噔一下,这词儿他熟,不就是盗墓么?

“可不是嘛。”

老大哥直起身,拍了拍周安的胳膊,语气里带了点唏嘘。

“小兄弟,你要是不忌讳这坟里出来的东西,不嫌晦气,倒真能去瞧瞧。虽说都是墓葬品,可那品质是真没话说,雕工、料子,都是一等一的,咱这些摊上的玩意儿,跟人家的比,那真是云泥之别,压根没法相提并论!”

周安这心里早活泛开了,哪还会犹豫。

当即笑着朝老大哥道谢。

“多谢大哥!那我先过去瞅瞅!”

“去吧去吧,小心点说话就是。”

周安应了声,转身往巷子角落走,脚步都比刚才轻快了些。

要说晦气?他半点儿没往心里去。

墓葬品又怎么了?那可是正经的老物件。

是几十年后的博物馆里,隔着玻璃供人瞻仰的宝贝。

是收藏家们挤破头,都想弄到手的心头好。

他脑子里甚至闪过,后世那些拍卖行里的场景。

哪件价值连城的古董,没点“地下”渊源?

谁会拿“晦气”当回事?

怕是恨不得把这些老物件,揣在心口焐着,宝贝还来不及呢!

周安揣着满肚子的期待,往角落那摊位走去。

他清楚得很,不管是哪朝哪代,只要是往墓里带的东西,没一样是含糊的。

王公大臣的墓自不必说,金银玉器、字画古玩,哪件不是精挑细选的稀罕物。

便是普通平民,也会把压箱底的宝贝。

或是自己最看重的念想,往墓里搁,盼着到了那边还能守着。

至于倒斗这事儿,周安心里也拎得清。

确实不地道,刨人祖坟缺德得很。

但那是盗墓贼的事,跟他有啥关系?

他就是个来黑市淘东西的,真见着好物件,哪能因着这层由头就缩手?

这么想着,他已走到了摊位跟前。

这摊位比别处小了一半,就一块半旧的黑布铺在地上。

上头零散摆着一些物件,看着没旁的摊位东西多。

周安悄悄催动了眼底的黄金眼,只这一扫,他浑身的血都像是往头顶涌了涌。

惊得差点低呼出声,好家伙!

摊位上东西是不多,可架不住样样都实在!

那只巴掌大的青釉小罐,釉色润得像浸了水的玉。

黄金眼扫过去,年代线直往几百年前窜,底下还隐着不易察觉的官字款。

旁边摆着串老珠子,不是常见的木头或石头。

每颗都透着温润的光,竟是难得的蜜蜡。

颗颗饱满,包浆很厚,年头绝对少不了。

还有个巴掌宽的铜镜,蒙着层厚厚的灰。

他黄金眼一探,竟是魏晋时期的东西!

得知这个铜镜是魏晋时期的,周安惊讶的嘴都合不拢了。

魏晋时期距今可是有一两千年了呀!这玩意儿的年份简直太长了!

老东西,这是绝对的老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