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打猎捕鱼采山货,养八个弟弟妹妹 > 第399章 那黑煤窑是啥地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9章 那黑煤窑是啥地方?

小五这咳嗽拖了几日不见好,周安的心也跟着揪着。

除了给弟弟熬药,照看家里,一有空就把医书拿出来,各种研究。

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字,被他用铅笔圈了又圈。

他笔尖划过那些关于“咳嗽”“肺疾”的章节,一行行地往下看。

眉头时而皱起,时而松开。

看到某一页时,周安的眼睛倏地亮了。

医书里清清楚楚写着,感冒后久咳不愈,除了汤药调理,针灸也是个见效快的法子。

他赶紧逐字逐句地往下读。

书里说,这咳嗽多是外邪侵了肺腑,把肺气搅得乱了章法。

气不顺了,才一个劲儿地往上冲,引得人不住地咳。

针灸呢,就是找准穴位下针。

把经络里的气血理顺了,咳嗽自然就平了。

再往下翻,果然列着几个对症的穴位。

后背的肺俞穴,列缺穴和太渊穴等。

周安看着这一个个穴位的名字和图解,手不自觉地挠了挠后脑勺,有点犯难。

他跟着这医书琢磨了小半年,对于普通小病,拿捏得八九不离十。

可针灸这东西,他是真没碰过。

周安眉头拧成个疙瘩,嘴里不自觉地念叨了声“针灸”。

话音刚落,指尖下的书页像是有了灵性。

“哗啦哗啦”自己翻了起来,最后稳稳停在了,专门讲针灸的内容上。

他深吸口气,从头开始翻。

可越往后看,心里头越沉,一个头两个大。

原以为针灸不过是拿几根针扎进肉里,看着简单。

真要往深了学,才知道这里头的门道可深了。

那银闪闪的细针,看着不起眼,扎下去的讲究却多的要命。

身上的穴位密密麻麻,哪个都不是能随便碰的。

像是埋在皮肉里的机关,扎对了能治病。

扎偏了半分,保不齐就惹出大祸来。

书里白纸黑字写得明白,想学针灸,先得把人体的骨头、筋肉、血管、神经摸得门儿清。

更别说那三百六十二个正经穴位,个个都得定到毫米不差。

差上半分,针下去就可能扎到旁边的神经,说不定就出乱子。

进针的手法更是玄乎。

有的要直着扎,有的得斜着来,还有的得贴着骨头边儿捻进去。

深浅更是分毫不能差,否则效果天差地别。

周安被难住了,这哪是几天就能练出来的本事?

而且针灸这手艺,得有正经的老师傅,手把手带着才行。

不是对着书本瞎琢磨,就能成的!

普通人跟着师傅学,最少也得三五个月,才能摸着点门儿。

真要能拿起针给人扎,还得往深了学。

一年两年是短的,三年能上临床就不算慢了。

至于说要把这门手艺学精,那没个三五年以上的功夫,根本别想。

周安的眉头拧成川字了,就没松开过。

他原以为自己也算有点,学医的天赋。

可这会儿被这针灸难住了,自信心受损。

等自己把这针灸学会了,估计弟弟妹妹都长老大了,病早好了。

可话又说回来,这针灸是真有门道。

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能流传这么多年,自然有它的厉害之处。

要是能学透了,不光能照看弟妹,也能多门傍身的本事。

周安对着医书愁了好一会儿,忽然脑子里猛地一亮。

自己这不是有系统嘛!

学针灸这么慢,何苦硬熬着。

不如去系统里瞅瞅,能不能寻个捷径。

他在心里默念了声,“打开系统面板”。

眼前立刻铺开一块淡蓝色的虚影,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各项功能。

周安指尖在“定向盲盒”那栏点了点,弹出个搜索框。

他想了想,输入“针灸技能”四个字。

刚输完,下面就跳出一串选项。

看得他眼睛都直了,还真有!

初级针灸精通,明码标价3000积分。

中级针灸精通,要9000积分。

最顶上那个高级针灸精通,价格更贵一些,一万八千积分。

周安盯着那三个数字,琢磨了会儿。

初级针灸精通,怕是只够对付皮毛。

中级听着够用,可他心里头那点念想上来了。

既然要弄,不如一步到位。

这针灸的本事,学会了可是能管一辈子的。

往后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遇上点什么毛病,都用得上。

一万八积分看着多,真算起来,比往后求人看病,那要划算多了。

于是他在高级针灸精通那栏,点了确认。

扣除掉积分后,一股热乎乎的气浪,猛地从天灵盖灌了进来。

脑子里像是炸开了锅,各种知识铺天盖地般涌来。

三百六十二个经穴的位置、深浅、周围的血管神经分布,一下子全清晰了。

不光是穴位,各种针法也跟着冒了出来。

那些原本在医书上,看得头晕脑胀的文字。

这会儿全变成了活生生的画面,在脑子里转来转去。

清晰得就像自己已经扎了十几年针似的!

仿佛闭着眼睛都能找准穴位下针!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忍不住咧开嘴笑了。

这捷径,走得可真够舒坦的!

心里头那股子热乎劲儿还没下去,他恨不能立马就试试新得的本事。

他立马在系统里,下单了一整套针灸工具,先把家伙什备齐了再说!

支付完积分的下一秒,手里就多了个木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铺着暗红色的绒布。

整整齐齐码着,各式各样的针。

最显眼的是毫针,就是最常见的那种细细的针。

旁边还有几排芒针,还有梅花针,以及三棱针和圆利针。

一盒子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看得人眼花缭乱。

周安把木盒子往怀里一揣,脚步轻快地往屋里走。

刚掀开门帘,就见小五周川正靠着炕头坐着。

时不时咳两声,小脸咳得红扑扑的。

“小五,好点没?”

周安把盒子往炕边的小桌上一放,问道。

周川闻声抬头,一眼就瞥见了盒子里,那些亮晶晶的针。

眼睛顿时瞪圆了,一脸好奇。

“大哥,你这是啥呀?这么多针,是要缝衣服?”

周安拿起一根毫针,在指尖转了转。

针尖在阳光下闪了闪,他嘿嘿一笑。

“缝啥衣服?你这咳嗽不是老不好吗?哥给你扎几针,保管管用。”

“扎针?”

周川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他猛地往炕里头缩了缩,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大哥你可别乱来!你又不是镇上的老中医,哪会扎针啊?这玩意儿扎坏了可咋整?”

他一边说一边偷瞄那盒子里的针,喉结忍不住滚了滚。

后脖颈子都泛起一层细汗,光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这些针又尖又长,扎在身上还不得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