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 第544章 啊?一气买俩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4章 啊?一气买俩啊?!

紧挨着什刹海的胡同群里头,以眼下的价格,就算这院子一直荒着,当是买块地皮了,都算是捡漏。

当然,眼下买啥地方都是捡漏,事情也远非买地皮那么简单。

“红旗,你魏大妈也不是外人,这院子你真买下来,一两年都难住进去人!”

郭大妈真觉得,今天算是白跑一趟了。

甚至心底暗暗决定,下回再遇着合适的院子,自己个儿提前去瞅一眼,真靠谱了再跟张红旗他们说。

要不然,老整这破破烂烂的,谁都没脸儿。

本该推销的魏大妈,也跟着解释。

这年头不比后世,但凡资金到位,有点什么活,工程队争着抢着干。

眼下想盖房子,挺难的,甚至还不比在靠山屯盖房子方便呢。

建筑公司人家都是排任务的,每个队工作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公家的活还得等,更别提私人自己整了。

就眼前这院子,别说盖房子了,就是把里头的破墙烂瓦清理干净,就得费老大劲。

街道办倒是为这几个院子发愁呢,真拿不出钱来修。

这么连着一起六个院子,一直荒着,那是妥妥的浪费。

街道办一开始还寻思,把这地方重新清理一下,盖点房子啥的,还能成立个街道办的小工厂,或者直接整成宿舍之类的,毕竟眼下处处都缺住房。

可是真就一算细账,别说盖宿舍建工厂啥的了,就是清理完院子里的那些被烧过的残垣断壁,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街道办真的负担不起。

加上眼下都在搞退还政策,也允许房屋买卖了,于是几个管事的就凑一块琢磨,能不能咱也找个大头,把这些院子买下来?

可街道办再着急,人家魏大妈也不乐意坑多年的老姐妹。

咋说呢,你说她狭隘也行,说她思想觉悟不高也罢,反正就是这么回事。

但凡来个不认识的,魏大妈忽悠着给卖了也就卖了。

可张红旗他们这帮孩子,不是郭大妈领着过来的嘛。

世间的事本就是这个样子的,犯不着严格要求一个老太太。

张红旗他们看的这个院子,最靠里头,面积也最大。

院子里宽足有二十米,长度超过了三十米。

懂行的人打眼一瞅,就知道这是那种标准的大两进院子。

最开始的时候,应该能有七间房,中间三个面积大,算是正房,两边各配俩小的耳房。

甚至当初建成的时候,按照江南那边的建筑风格,外廊、游廊、影壁、垂花门啥的,全都不缺,都该配的齐齐的。

要不然,都对不起这老大的地方。

可历经这么些年,几经改建,这些东西早就没了痕迹。

眼下更是遭过火灾,想要恢复最早的富丽堂皇,够呛。

这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一没材料二没懂行的老匠人,折腾不起来。

不过张红旗和林彩英也没那老多讲究,真要是重建,自然也不会非要按照当初那个明代进士的规格来。

魏大妈和郭大妈全都劝,这玩意落手里,就是个累赘。

正经和郭大妈说的一样,等闲一两年住不进来。

郭大妈说的这还是,有点办法有点手段的,普通人就是给他这么一个大院子,想真正住舒服,也得三五年摆弄。

这里头的麻烦之处,张红旗不是不清楚。

实话实话,他看重的是这块地皮。

林彩英的态度是,可有可无,价格合适买下来,哪怕暂时住不进去也不打紧。

说白了,还是财大气粗呗。

哪怕后世房地产最火热那几年,旁边新盖的楼盘,普通人明知道买到就是赚到,甚至能几倍的赚,可手里没钱,知道不也白瞎吗?

“魏大妈,我们两口子年轻呢,眼下也有地方住,要这院子也是为以后打算。

拾掇啥的,慢慢来嘛,也算俺们两口子有个自己的窝了。”

张红旗这话说的,能把吃瓜群众气死。

眼下京城里头,住房问题真就比较难解决,好些人一家子挤在一间房,打地铺都整的没处下脚。

就刘主任划拉回来那两间宿舍,一屋睡五个人,真要细掰扯,都算不上最困难那一拨,因为他们单住,不用搁里头过日子。

这老大一个院子,到张红旗嘴里,就成他们两口子将来的窝了,可不气死人吗?

“真要啊?老郭,你说两句。”

魏大妈是生怕将来张红旗两口子反悔,到时候闹起来,麻烦不说,两边脸面上都不好看。

郭大妈能说啥?

这是她儿子的朋友,跟她是对脾气,对她也尊敬,可毕竟不是自家孩子,还能管着人家买院子不成?

一帮人凑一块又唠了一会,也算是定下了要买这座院子。

有魏大妈在,也不用费劲探寻街道办的底价了,直接就给说出来了。

六千块拿下,街道办配合去房管所办手续,区里开证明,公证处公证,反正务求产权清晰。

要说这年月办事,确实有糊弄的,可更多的是较真。

张红旗他们害怕产权不明,人家街道办也怕。

对街道办而言,都是为了工作,牵扯到六千块这么一笔巨款,回头打了麻缠,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1980年能一把拿出来六千块的,搁京城也不多见,或者说,普通老百姓不咋能见着。

就在郭大妈和魏大妈暗暗咂舌的时候,张红旗又开口:

“魏大妈,隔壁这院子钥匙您也带着呢吧?咱再去瞅瞅隔壁呗。”

俩老太太没多寻思,谁花六千块不得挑挑拣拣货比三家呐。

“隔壁这院子啊,比这边小那么一丁点,价格单位也给定的低了点。

要五千五,里头情况都差不多,真要说住啊,各有各的好处。”

魏大妈人家也不嫌麻烦,这条巷子百十米长,拢共就这六个院子,张红旗看上哪个,挑哪个就是了。

她只当是得闲跟老姐妹见一面,聊会天了。

打开隔壁的院子,张红旗和林彩英、赵铁柱倒是没啥太多惊讶。

当初遭火灾的时候,应该波及的范围挺广,甚至估摸着,这六个院子连一块给烧了,整一火烧连营。

“那啥,魏大妈,这院子俺们也要了。”

“啊?一气买俩啊?!”

“嗯呐,大妈,柱子也想买,他家里人口多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