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 第554章 那不如卖给我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五子和王壮壮具体是咋迷上邮票的,张红旗没仔细问。

在他看来,收藏邮票这种爱好,可比旁的东西靠谱的多。

别的不说,但凡一直捏在手里不来回瞎倒腾,以眼下邮票市场的情况而言,将来小五子和王壮壮必然是生活富裕的。

就算是瞎猫碰死耗子呢,这哥俩都能碰上点好玩意。

眼下的藏友,大多都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生活水平都不算太差。

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文化水平高。

他们痴迷集邮,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这个群体占据了邮票收藏市场的大多数,其中很多人奉行的是只藏不卖。

连以藏养藏的人都不多。

这么一审视的话,正经在市场上流通的邮票并不算多。

别说张红旗本身连半吊子都算不上,即便他深谙此道呢,好邮票人家攥在手里舍不得卖,甚至舍不得亮相,不也白搭嘛。

当然,事情不会那么极端,毕竟来回淘换邮票的,也不全是为了精神上的追求。

但凡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更何况只藏不卖,终究是很难淘换到所有自己喜欢的邮票。

更何况,不少邮票都是成套的,为了凑齐自己喜欢的那一套,其他的邮票自然也就成了可以交换的媒介。

张红旗好歹还知道几个后世出名的邮票,毕竟哪怕是普通人,生活在资讯爆炸的年代,也总能接触到一些对自己没啥用处的知识。

你想不了解都不行。

张红旗能知道的,自然是价值极高,卖出天价的那种。

可自称稀罕邮票的小五子就离谱了,这货纯属生瓜蛋子,刚入门的选手,那点知识也大都来自于其他藏友口中。

真真假假的,说不清楚。

其中不乏自卖自夸的家伙,更有半瓶不满瞎咣当的。

不过小五子这种新生选手也有好处,他就跟干海绵一样,猛吸一通!

这种收集类的玩法,和古董字画翡翠玉石不同,需要的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不太过考究眼力。

接触的多了,听说的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理解。

更何况,小五子能买的起的邮票,本就不多,他自己也晓得谨慎,不胡乱出手,倒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更多的是,一步步先充实自己的集邮册。

要是玩古董字画啥的,小五子想入门,那可有的学了。

至于王壮壮,纯属跟着凑热闹。

这小子更直接,就奔着数量少的那种成套的邮票去的。

图的就是一个收集齐整之后的满足感。

哥俩还不是一个赛道。

张红旗和赵铁柱跟着小五子和王壮壮,去了东华门那边的集邮市场。

这地方咋说呢,属于文化人扎堆的位置,连赵铁柱这样式儿的,都不自觉说话时放低了音量。

可既然是市场,必然不缺淘换赚差价的。

这类人不为众多藏友喜爱,偏偏还缺不得他们。

毕竟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数,连以藏养藏都不太舍得,怎么可能喜欢倒腾过来倒腾过去赚钱的家伙呢。

所以,这类人数量不多,还总有意隐藏自己。

一进了集邮市场,小五子和王壮壮顿时就精神了几分。

张红旗能看出来,这哥俩是真喜欢邮票。

他和赵铁柱啥也不懂,就跟着人家俩后头,跟俩保镖一样。

看别人展示或者交换邮票,倒也挺有趣,并不无聊。

毕竟眼下,你搁路灯下头下象棋,身边都能围一大帮人瞅,还不缺来回支招的,看别人下象棋结果自己吵起来的,真就不算啥稀罕事。

张红旗在一边瞅的津津有味,倒也看出点门道来。

但凡看着胸有成竹的,或者被其他人更容易接受的,应该就是集邮公司门口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里面的常客。

或者说,算是合格的藏友。

这些人大都带着两个集邮册。

一个用来展示交流,同时表明自己的鉴赏水平。

另一本,则是可以拿来交换或者转让的邮票。

这些人看似自由交谈,可实际上隐隐也有层次的划分。

类似小五子和王壮壮这种刚入门的新手,更多的是站在一旁看、听。

毕竟人家资深人士集邮册中的邮票,他俩拿不出足以交换的邮票,也给不起转让的费用。

可即便如此,也罕有赶他们走的,更多的则是有意通过闲聊的方式讲解一番。

至于旁边的新手能听懂多少,记下多少,人家不管,说是好为人师,也不算错。

这一圈转悠下来,张红旗也自觉学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就连赵铁柱也不嫌闷的慌,反而兴致勃勃的翻看小五子和王壮壮的集邮册。

他们两个今天各自跟旁人交换了一张邮票,都是新手玩家,凑在一起也更热闹一点。

毕竟说话的人多,交流的对象也不会是特定的某个人,跟开茶话会一样。

张红旗看了一上午,听了一上午,心里也琢磨了一上午。

他和赵铁柱手里还存着不少金条。

这玩意眼下不可能全都换成钱,倒也不仅仅是招摇之类的问题。

而是说,换成钱之后,该怎么办?

买院子啥的,眼下得缓缓。

其他投资,张红旗也不太懂。

可邮票这东西,升值的速度也很离谱,而且容易保存。

更有意思的是,张红旗这一上午,发现了个情况。

他有印象的几种邮票,后世拍出天价那些,其中有不少好像不那么受藏友们待见。

珍贵倒也珍贵,可喜爱和重视的人,不算多。

比如大龙票、华邮四宝和民国五珍这一类。

这类邮票不光是图案简单了一些,更是带有不少的封建反动的气息。

远远不如“老纪特”邮票受欢迎。

咋说呢,时代背景放在这呢,群众的好恶还是很直观明确的。

当然,这种邮票价格以眼下的物价衡量,也不算太便宜。

毕竟人家的收藏价值摆在那,最起码小五子和王壮壮还不够格摆弄这些。

但是有一条,这类的邮票交换或者转让的几率更大。

甚至张红旗能看出来,有些藏友但凡手里有一张,就不乐意继续收藏更多的,多少有点害怕惹上麻烦的想法。

既然你们都不乐意要,那不如卖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