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 第561章 老王这辈子,也算是熬出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1章 老王这辈子,也算是熬出来了

这年头,从国外或者港澳台往回寄钱的人,并不少。

东南沿海那边的省份,侨胞最多。

京城这类的大城市,也有不少。

所以柜台上那工作人员对相关的业务并不陌生。

甚至银行还有相关的培训和政策,碰到来亲友汇钱的,还会跟人家攀谈几句。

说是国家有优惠政策,还有外汇卷啥的,你给亲戚说说,多给你们寄回来点钱。

国家缺外汇储备,正处在艰难的时期,单单这类从外面寄回来的养家费,每年就能有几千万美元。

别小看这些钱,全都是珍贵的外汇,关键时候,管大用了!

可平时柜台上能接触到的,大都是百十块几百块,上千的单子都少见。

刘浩和王先农一人一张一万五的单子,即便是港币,也把人家个惊着了。

当即,柜台上的工作人员就把领导给叫来了。

俩人客客气气,把刘浩一帮子全给请一个小屋里坐下。

接着又来个人,问东问西的,给王先农整紧张了。

其他人倒是心里都跟明镜一样,这是数额太大,排查呢。

“两位同志,你们能写出这么高价钱的剧本,一定是很有文化的人,你们在什么单位工作啊?”

“我是沈阳商业局的职工,他是沈阳文化馆的,我们两个现在在北影厂,嗯,给他们厂写剧本。”

“……你们稍等一下,我联系一下北影厂,见谅见谅。”

刘浩这回答,明显给人家干懵圈了。

对普通人来说,剧本啊电影啊啥的,眼下是挺高大上的玩意。

看场电影是属于休闲娱乐丰富文化生活了,可特么你上来就是写个电影……咳咳,那指定得是有大文化的厉害人物!

王先农那文化馆的工作单位,好歹给人感觉还靠点谱。

年纪形象气质啥的,也都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

可刘浩这个,咋说呢,你特么即便在商业局,瞅着也不像是老实上班的好工人!

问话那人急匆匆的走了,估计是去打电话到北影厂求证了。

时间倒也没耽搁太久,十来分钟就回来了。

“哎呀呀,两位老师真是大才啊,刚才北影厂的人说您二位的电影已经在厂里开拍了?

真是不简单,北影厂拍一部,还能在香港拍一部!

一下子两部电影,真厉害!

等您二位的电影上映,我们一准去电影院观摩观摩!”

好嘛,问话这位,真就有点激动了,估计私下里也是个电影爱好者,说话都忍不住开始拽文了!

一番寒暄,把汇款单上的钱给直接兑换成了人民币,存进了刘浩和王先农的账户。

顺带又给办了转账,把张红旗那份钱给转了过去。

对其他人自然是说,之前俩人管张红旗借了钱,眼下发了财,自然还账了。

忙完这个,马晓玲拉着小喜鹊去单位找林彩英,约着下班一块闲逛。

张红旗他们也个忙个的,只留下胸膛里充满了倾诉欲的王先农憋够呛。

这特么,发财了他也不敢跟别人瞎胡咧咧,就这几个知情人可以畅所欲言一下子,结果人全跑逑了!

给王老师憋的哦,回招待所就给他媳妇写信,整整写了十多页。

前面全几波是各种感想,他媳妇接到信之后吓够呛。

毕竟虚头巴脑的话,人家也看不太懂,就觉得我家老王别是写剧本写魔怔了吧?

再整个精神错乱啥的,这特么日子可咋过嗷!

好在王先农的老婆也是当了二十多年文艺中年的家属了,多少有点历练在身上的,足够沉稳。

耐着性子一气给看到结束,才明白,敢情我家老王又写了个剧本,还赚了不少钱!

具体赚了多少,王先农也没敢在信里提,只说足够把老婆孩子全接到京城过好日子了。

“怕不是,得有个一两百块吧?太好了,老王这辈子,也算是熬出来了!”

王先农媳妇抹了把泪,把信件小心翼翼放好,转头出门去副食品商店整了几根红肠,又咬咬牙买了只烧鸡,晚上给家里仨孩子好好开开荤!

随着气温不断下降,身处京城,大家伙也都还上了厚衣裳。

从清泉县发过来的干山货,也终于到了。

张红旗直接把单位里,除了刘主任和洪主任以外的人全都带去了火车站。

刘浩也赶过来帮忙,一堆人好歹算是把东西给运回了乐春坊。

乐春坊那三个院子,按照张红旗的规划,先把巷子深处那两个自己住的给清理了出来。

甚至里面的房屋主体都整起来了,等材料呢,材料一齐,就能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了。

按照人家周队长的说法,年前估摸不赶趟,年后出了正月,二月过不完,指定让张红旗和赵铁柱住上新房。

建筑队眼下正在巷子口那个驻京办租下来的院子里施工,这俩院子正好用来堆山货。

别看这些山货数量不老少,那可都是有主儿的了。

这玩意抢手着呢,有知道消息晚的,找到刘主任他们几个,这一批都没份了,只能等下一批。

别看赵铁柱在这边待的时间不算多,可这家伙人头熟啊。

转头就去隔壁大杂院,找一块唠过闲嗑的大妈借了个秤过来。

“先给周队长他们要的山货整出来,谁要多少一会让他们过来领。”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赵铁柱那大嗓门一招呼,周队长就领着几个小伙子,过来把他们的山货整走了。

顺带的,连赵铁柱和秤,也一块整走了。

忙忙碌碌的,把各家定的山货都分完,驻京办那只能坐俩人的办公室里头,刘主任和洪主任带着张红旗几个盘账。

“唉呀妈呀,咱们驻京办这下子,可算是开张了!”

“可不咋滴,这回咱们就有经费了昂!”

“别整那些没用的,先把老乡们的钱汇回去!”

“那必须滴!”

“洪主任,咱单位有钱了,你咋还愁眉苦脸的?”

“……红旗啊,你来看看账,咱先不说钱,咱们单位,现在还欠外面各种山货,拢共两千三百斤!

汇钱的时候,赶紧催家里头继续收山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