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旗给刘浩讲故事,刘浩再跟王先农一块捣鼓剧本这档子事,最起码在三家人眼里,不算秘密。
嗯,马晓玲和刘浩算一家子。
当然,这姑娘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她家里人对刘浩突然就变成了天赋卓绝的大编剧,是个什么态度,马晓玲自己可是太清楚不过了!
因为是晚上,小喜鹊就叫来,露台上就张红旗和赵铁柱、刘浩三家人。
张红旗也没啥可藏着掖着的,直接开讲。
要说这新剧本,张红旗也是临时想到的。
受了前段时间,柳叶儿和小鱼儿那档子事的启发。
他印象中,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有一部湾湾电影席卷全国,影响力巨大。
叫妈妈再爱我一次。
具体的时间,张红旗记不得了,但肯定比现在晚,还晚很多年。
实际上,原时空中,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在台湾是1988年上映的,反响并不好,妥妥的扑街。
那时候,台湾的电影市场已经没人喜欢看苦情戏了。
谁也没想到,这电影拿到内地之后,大放异彩。
堪称一代人记忆中的催泪弹。
就连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都火出圈了。
整部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甚至略显单薄简陋。
可这并不耽误大家一块坐在电影院里哭。
女主遇人不淑,怀孕之后被渣男抛弃,独自生下孩子抚养。
渣男为了家族事业娶了富家千金,结果千金不会生育,转头又回来夺取孩子。
然后女主角就疯逑了!
这玩意放在后世,真就是槽点满满,各种逻辑漏洞,外加毫无新意的狗血剧情。
在台湾市场扑的真不算冤枉。
所以张红旗在讲的时候,不由自主带着点戏谑的情绪。
然后,他就被四个女人声讨了。
“就算这故事是你现编的,也不能这样吧?”
“对啊对啊,多可怜啊,你还能笑的出来!”
赵铁柱嘿嘿傻乐,刘浩听的直嘬牙花子,给出了半专业的意见:
“红旗,你这个指定不行,那啥,不是我矫情啊,就你讲的故事里头,好些都不能拍成电影的。
你这个说不好听点,整个一个封建余毒!
还有,孩子生病了,女主角不带着去医院,反而去一步一磕头的进山拜佛,你这更不行了!
写出来,也指定过不了审的!”
张红旗一琢磨,确实是这么回事。
可被一帮人一股脑的声讨,给这货整不服气了。
“改改,再改改,哪有一次就能成事的嗷!”
刘浩不吭声了,你头前那几回,可都是一趟成昂!
人都是有急智的,张红旗刚才光顾着回忆记忆中的原电影剧情了,忘记了结合眼下的实际。
于是他琢磨了一会,把这个故事放在了解放前。
哎嗨,时间上一改动,整个故事瞬间就合理了!
解放前嘛,女主角就从一个磕头拜佛的愚昧落后分子,瞬间转变成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愚弄被毒害的底层妇女了!
渣男更好处理了,直接安排跑路香港做生意,还发了财,你说气人不?
至于女主角的孩子,嗯,那啥,被带走去了香港,大点又给送去美国留学了,学成归来,想要报效祖国!
1978年中美建交,这个桥段,整挺好,连刘浩都夸了几句。
然后那个孩子回到国内,自然要找自己的亲妈,到了医院见到已经疯疯癫癫的亲妈,就唱起了小时候记忆中的歌谣……
世上只有妈妈好,走起!
亲妈被这首歌谣唤醒,母子相认,儿子为了国家建设发光发热,大团圆结局。
张红旗为了不被一帮人来回用指头戳,无意间踩中了眼下电影创作必须考虑的问题。
批判了旧社会,赞美了新中国,甚至还兼顾到号召华侨学成回来建设祖国,各种要素整挺好。
这还是张红旗和刘浩这俩半吊子的看法,让王先农过来,他还得给大家讲讲,中美建交的意义。
实际上,张红旗的初衷是没变的,就是想法子,给看电影的人整哭。
眼下的观众只是见识少,毕竟电影少嘛,大家看的自然也就少。
可不代表观众是傻子。
你一上来就说,我要整哭在座各位,保准被人炮轰。
可要是把这个念头藏起来,通过各种手法慢慢展示,再一煽情……啧啧啧,张红旗都能想象到,这电影真要拍成了,上映时候的盛况了!
刘浩还好点,其他人,包括赵铁柱听完改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都深陷其中。
女同志哭的停不住,赵铁柱背过脸,偷偷的擦眼角……俺们柱子,打小就没见过妈!
张红旗一瞅这阵势,就赶紧开导,他是生怕一帮人抬着他扔到露台下头去!
林彩英擦了擦眼泪,吸溜着鼻子:“红旗,你这故事,是从小鱼儿的身世上想出来的吧?”
“对,就是从孩子那想出来的。”
“那你还怪有本事呢!”
四个女同志,就马晓玲不知道小鱼儿咋回事,当即就好奇了,其余三个就跟她讲,是这样这样式儿滴!
好歹算是把话头给岔过去了。
张红旗也算没说瞎话,他确实是因为小鱼儿的事,想起了这部电影嘛。
不过就是这么一改动,让张红旗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讲自己看过的老电影不要紧,只要确定没拍出来的,都可以和刘浩、王先农一块捣鼓剧本。
可眼下毕竟不是后世,好些个需要注意的点,自己也得考虑进去。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张红旗就让刘浩给他讲讲,眼下写剧本,得注意什么原则性的问题。
不听不知道,这里头全是门道,张红旗之前真就把电影剧本想简单了。
“唉,还是得加强学习啊!”
“对喽,回头王老师回来了,让他给你讲讲,那玩意,王老师的理论知识才是真牛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