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外头哭那孩子,是小鱼儿。
哄孩子的人是赵铁柱,顺带高一声低一声的嫌弃王壮壮个憨货,这才把张红旗他们引出去了。
二丫儿张芳芳和张再庆在乐春坊住的那段日子,一帮人因为看孩子,都跟王柳叶和她娘混当熟了。
按理说,张芳芳和张再庆年纪都大了,跟小豆丁小鱼儿玩不到一块去。
可也不知道咋滴,小鱼儿就稀罕跟着张再庆疯跑,被张再庆嫌弃了也不在乎,一口一个哥哥的喊着。
至于张芳芳就更离谱了,她总想把刘浩给她买的那些搪胶娃娃的裙子衣裳啥的,给小鱼儿套上……
反正张红旗他们这些人,跟王柳叶关系熟悉的很,谁在巷子里瞅见小鱼儿,都乐意逗几句。
王壮壮这憨货,也不知道咋整的,小鱼儿非要让他给讲故事。
讲故事你就好好讲嘛,非要讲一个男特务假扮成弯腰驼背的小老太太,到处骗小孩偷小孩。
好嘛,你倒是寓教于乐了,省的小鱼儿被拍花子的拐走,可特么把孩子吓的哇哇哭,你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出了门,张红旗三个就瞅见赵铁柱把小鱼儿抱在怀里,一边哄孩子,一边数落正扮鬼脸逗小鱼儿的王壮壮。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货长的不太符合小鱼儿的审美,王壮壮一扮鬼脸,孩子哭的更大声了啊!
虎妞也跟着呢,赶紧把小鱼儿要过去自己抱着,让赵铁柱领着王壮壮马上滚犊子。
刘浩站一边看的乐呵呵的,直到虎妞抱着小鱼儿,苗子跟她一块,姐俩给送回柳叶家,把一直插不上手多少还有点尴尬的王柳叶反倒整的不好意思了。
“王壮壮不傻嘿,这小子。”
“他是不傻,关键人家王柳叶咋想的?”
“那看不出来,柳叶儿待谁都不错,不论男女老少,都仁义的很。
连这片的坏小子都护着她,你就琢磨吧。”
“那完犊子了,人家压根没把王壮壮当成特殊人选嘛。”
“可不咋滴,回头跟小五子说一声,让他看住点,王壮壮别特么脑子一发热,再整点啥不好的动静出来。”
“早问过了,小五子留着心呢。”
要是刚到京城那会,张红旗他们几个觉得王壮壮跟王柳叶没戏,那指定是因为条件上不般配。
别说柳叶儿带着小鱼儿这个拖油瓶啥的,就人家正牌大学生的身份,以及京城本地人,毫不客气的说,王壮壮就配不上人家。
可眼下大家不这么觉得了,王壮壮每月分红好几千块钱呢,即便没有这些,驻京办眼下的工资虽然还是那么少,可各种补贴、福利什么的,不比国营大厂差,甚至算下来还要高出一大截呢。
只不过,王壮壮大略是流水有情落花无意了。
有了这么个插曲,再回屋里之后,张红旗多少有点思路了。
这思路来自于王壮壮这憨货把小鱼儿吓哭的那个故事。
男特务假扮弯腰驼背的小老太太!
旁的不说,这回剧本要是写出来,张红旗可就从人家小鱼儿身上连续两次获得灵感了,这不给小鱼儿买点奶粉鸡蛋糕啥的,就说不过去了啊!
头前儿写那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是因为小鱼儿才想起来的嘛。
当然,张红旗自然不能写鬼子假扮老太太,他是想起来一个心理类型的惊悚片。
应该是叫孤儿怨的。
原本的剧情应该是,一家人从孤儿院收养了一个小女孩,结果这女孩是个二十多岁的侏儒假扮的。
侏儒被领养之后,想要色诱男主人,取代女主人的位置,结果被发现了。
一通亡命搏杀,主角一家子死的就剩女主人一个了,最后关头才反杀了侏儒。
整个剧情都是围绕着,信息差带来的惊悚感进行,一开始的各种诡异情况,会让观众好奇疑惑甚至感觉到刺激新奇,吊着胃口一点点解密。
尤其是反派侏儒的身份被揭露,各种前面种种不合理的地方,也有了解释,在设定上而言,属于能够自洽了。
这个侏儒反派就很好嘛,完全可以给个女鬼子的身份。
原本的剧情里面,不光女主人在调查侏儒反派,孤儿院的修女也在调查,后来发现这个侏儒几年前就被领养过,领养她的一家人全死光了,她才又回到了孤儿院的。
好几年过去了,这家伙依然是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侏儒反派的真实身份因此暴露。
细究的话,这剧情里指定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但这部电影获得了成功,本身就说明瑕不掩瑜。
张红旗一向的习惯,但凡想起来哪部电影,那就是快速的先把自己能想到的剧情全都讲一遍。
后续再慢慢修改或者补充,毕竟总能不断回忆起新的剧情细节和各种场景嘛。
先给侏儒反派按个女鬼子的身份,至于后面对它身份的解释,那就有了更多的操作性。
首先,这瘪犊子凭啥一个人就能玩转孤儿院?凭啥能够篡改档案,以至于年龄不露馅?
背后必然是有组织支持的嘛,鬼子特务组织,潜伏香港多年,伺机搞破坏,这特么反派剧情线不就来了吗?
其次,一个鬼子侏儒,身材娇小,为毛能不断弄死领养它的成年人?
有组织的嘛,前头接受过训练的,连侏儒这毛病,都是专门注射生化药剂制造出来的嘛。
咦,是不是很熟悉?
熟悉就对了,鬼子就是爱搞生化病毒研究嘛,妥妥的加强种族印象了属于。
至于为啥要藏在孤儿院等领养,那是因为领养人的身份是经过提前筛选的。
专挑美国来香港做生意或者工作的家庭下手,当然,加个窃取商业机密科研机密之类的目标,一切就解释的通了。
修女改成香港本地的义工大婶,充满了正义感,帮助领养鬼子侏儒的女主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啧啧啧,中国人帮助美国人,在美国人死伤惨重的情况下,弄死了生化鬼子侏儒,保住了唯一的美国女人,放在眼下这个年代,这就是妥妥的政治正确了啊。
张红旗说的兴奋,一股脑的讲出来,刘浩听的半张着嘴,真就是佩服到五体投地。
还得是王先农王老师,人家已经学会了举一反三。
只见王先农推了推黑框眼镜:“红旗,按你说的这个剧情,咱们还可以直接再写一个前传之类的剧本嘛。
就那个,第一次领养女鬼子那个家庭,那家人不是全死光了吗?
咱给他按个英国人的身份,往死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