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计划为什么总是这么粗糙。”
秦皇如今才发觉自己好像一直在和猪队友合作。
“因为实力,我从不需要掩饰。”
“不掩饰你又何须与我合作。”
天宫之主...
见到天宫之主不说话,秦皇也没有露出不耐的表情继续说道:“即便可以说明是小十八袭击了秦军,那我依旧要派兵前去清剿,你的基地还是会暴露。”
“没关系,我已经转移了。”
“陛下,不好了陛下。”
就在这时,李斯斯的声音突然从御书房外传了进来。
天宫之主见也聊得差不多了便离开了。
秦皇叹了口气向外面喊道:“什么事进来说。”
李斯斯得到命令连忙恭敬的走了进来。
“陛下,李德大人在城中受到袭击,抢救无效死亡了。”
啪。
秦皇愤怒的将手拍在了桌子上。
“我大秦的皇城治安如此差劲了吗?我大秦的官员如此轻易的就被人在皇城刺杀了。城卫军和县令都是废物吗!”
“陛下息怒。”
李斯斯见到秦皇如此的怒火,顿时被吓得胆战心惊跪在了地上。
“给我查,三天之内我要看到凶手。见不到凶手,守卫军校尉和县令就不要再当下去了。”
“是是是。”
李斯斯诚惶诚恐的低头应是,缓缓的跪着退了出去。
待李斯斯出去之后,秦皇又恢复了平静的状态,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他可以将自己的脾气控制在任何状态。
“李德,可惜了。”
秦皇也是知道李德这个人的,他是狄元芳比较看重的弟子,自身也挺有才华的,但是为了秦之大业,也是可以牺牲的。
李斯斯从御书房中出来之后松了一口气,他也从未见到秦皇发过如此大的火,刚刚他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
“你们好好伺候着。”
吩咐了守在御书房外两侧的小太监和宫女,李斯斯急匆匆的就跑出去找城门校尉和皇城县令了。
城门校尉本就是一个小官,刚听到李公公来的时候就赶紧恭敬的出去迎接了,只是在听到李公公传下来的旨意之后,他感觉天都塌了。
城门校尉本就是狗族之人,他的头是一只柴犬的头,在一阵眩晕之后,立刻露出了一张献媚的笑脸趴在了李斯斯的脚下。
“李公公,李公公,这李大人的死真不是小人的错啊,小人尽心职守从未出过过错啊。”
校尉献媚的笑脸说着说着就变成了哭脸。
李斯斯嫌弃的踢了踢脚。
“你说再多也没用,这是陛下的旨意。该怎么活下来就看你自己的了。”
说完李斯斯就离开了。
看着李斯斯离去的背影,校尉耷拉着脸趴在了地上。
“这真是要了我的命啊。”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县令府中,本身皇城县令就不好当,每天接收的案件都是朝中官员子弟和皇亲贵胄的案子,得罪了谁他都不好过。
外放的官员一个个都挣得盆满钵满,只有他依旧是两袖清风。不是他捞不到,而是根本没人给他捞。
如今又出了一个杀头的罪过来,县令如今真是哭死的心都有了。
不久之后,鼠头的县令和狗头的校尉两人同时约在了城中的一处酒楼见面。
“贾大人,你说咱们两个怎么这么倒霉,这皇城中的县令和校尉轮换了这么多,怎么偏偏轮到咱们两个就出事了呢。”
校尉黄标喝了一口酒重重的将酒杯放在了桌子上。
“唉,谁说不是呢。”
县令贾似贵也是嘬了一口酒。
两人相视看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的无奈。
“如今我手下的捕快衙役都已经散出去了,现在除了知道杀人的是一个戴着头套的蛇族,其他的什么也不清楚。”
“那蛇族多狡猾啊,浑身滑不溜的,有个洞就钻没了。我也让我的守卫军挨家挨户的查去了,只是这个城里权贵太多了,就怕最后咱们怎么都得得罪很多人。”
“都到了杀头的时候了,还怕得罪什么人啊。”
“哎,对了。”
贾似贵像是想到了什么,对着黄标问道:“黄校尉,你和廷尉的刘大人关系如何啊?”
黄标犹豫了一下说道:“刘大人对我们这些校尉都挺照顾的,你是想让刘大人帮忙查一下?可他只管皇宫的安危,城里的事他怕是不想管。”
贾似贵拍了一下黄标的肩膀:“咱们自己的命都快保不住了,还说其他的做什么,你从家里拿出点来,孝敬孝敬刘大人呢。”
还不等黄标说话,贾似贵继续说道:“我和大理寺的一个吏员有些交情,我也去打点一下,看看能不能和诸葛大人说上话,也帮帮咱们。”
黄标听了这个也是激动:“要是诸葛大人能帮忙,那咱们可是活命有望了。好,我去找刘大人,你去找诸葛大人。”
两人互相给了一个鼓励的眼神,双双去家里拿银钱了。
而此时的北麻合乐已经重新被梅思礼派人接管了,并且因为屠村与秦军消失的缘故,梅思礼这次派了将近两千人在此驻守。并且梅思礼要求驻扎在这里的校尉李阳必须每日快马汇报平安,他觉得合乐的危机并没有去除。
李阳进驻合乐之后将合乐内外彻彻底底的检查了一遍,也确实没有再发现其他军队的踪迹,只是在合乐的内部有一些刚刚拆毁的建筑残垣。虽然根据剩下的建筑风格并不像是北麻的风格,李阳也没太在意,毕竟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皇城中。
时间已经来到了夜晚,贾似贵和黄标再次在酒楼中碰头。
“刘大人会帮忙吗?”
“诸葛大人联系上了吗?”
刚一见面的两人就互相询问了一句,随后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唉,还是得靠自己了。”
黄标叹了口气先开了口:“刘大人说是出任务去了,我没见到他。”
贾似贵也是叹了一口气:“诸葛大人也是说公务繁忙不见我。”
其实黄标和贾似贵不知道的是刘豹和诸葛长青同样在调查李德被杀案。
李德被杀影响重大,皇帝不可能只让一个校尉一个县令去查,但是主责只能是他们两个。
刘豹和诸葛长青同样接到了查案的旨意,只是他们的责备并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