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 第531章 太子要改,我们就守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1章 太子要改,我们就守旧!

“太子殿下设立文华府,推广新犁、新纸、新医术,名义上是为了利国利民,收拢天下人心。他做得也确实不错,连冯去疾那样的老臣都为他所用。但他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赵高顿了顿,声音里透着一丝冰冷的笑意,一字一顿地说道,“变革,必然会触动旧人的利益!”

“您想,那文华府搞出来的新纸、新犁,受益的是谁?是那些黔首百姓,是那些渴望知识的寒门。可受损的又是谁?”赵高循循善诱,仿佛一个正在教导学童的老师,“那些靠着贩卖昂贵竹简、垄断知识的旧士族,他们的利益是不是受损了?那些拥有大量土地和佃农的旧勋贵,曲辕犁让耕种变得高效,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他们手里的佃农是不是就不那么容易被控制了?人一旦能吃饱饭,就不再是任人拿捏的奴隶了啊,公子!”

“还有那金源商会!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大秦以农战立国,商君之法,抑商百年!如今他扶苏倒好,公然将商贾之徒捧上高位,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甚至能从战争中分利!这简直是在挖我大秦赖以立国的根基!”

“每一项新政的背后,都有一群利益受损,心怀怨恨的旧人!这些人,过去敢怒不敢言,因为太子只是一个公子,说不定哪天就失势了。但现在,他成了储君,他的新政,将要以国策的名义,推向整个大秦!这就成了他们的切肤之痛!”

胡亥的眼睛越来越亮,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老师的意思是……”

“联合他们。”赵高的声音充满了蛊惑的力量,“您不需要去和太子殿下争辩谁更受父皇宠爱,那是后宫妇人与三岁孩童才做的事。您要做的,是在朝堂之上,在百官面前,告诉所有人,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正在背离大秦立国之本!他看似仁德,实则是在用小恩小惠,收买黔首之心,行乱政之实!”

“您是陛下的儿子,是帝国的公子。您要去拜访那些被新政削弱了权势的老贵族,去问候那些因新纸而损失惨重的老士族,去关心那些对商贾得势而忧心忡忡的老臣子。您什么都不用说,只需要在他们抱怨新政扰乱旧序的时候,为难地叹一口气,说一句‘我大哥也是为了大秦好,只是……唉,祖宗之法,不可轻改啊’。”

“一句话,就够了。”赵高幽幽地说道,“他们会明白您的意思。您,就是他们对抗新政,保住自己利益的旗帜!”

“太子殿下要改,我们就偏要守旧!他要向前,我们就偏要将他向后拉!他不是要当仁德爱民的圣君吗?我们就把他塑造成一个急于求成,不敬祖宗,扰乱法度的乱政之人!”

“我们攻击的,不是扶苏这个人。因为现在谁攻击太子,谁就是谋逆。我们攻击的,是他的‘新政’!”

赵高抬起头,看着胡亥那张重新燃起希望的脸,一锤定音:“朝堂之上,李斯、王贲、蒙毅都是太子的人,我们硬碰硬,说不过他们。但我们可以发动那些食古不化的御史,那些自命清高的谏议大夫!让他们上奏,就说文华府耗费巨靡,与民争利!说新犁、水车乃是‘奇技淫巧’,玩物丧志,有违耕战之本!说太子推广医术,是与巫祝争夺鬼神之事,有违天和!”

“一次上奏,陛下或许不理。十次,百次呢?当满朝文武,都在说新政的坏话,陛下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太子殿下的声望,就会在这一次次的攻讦中,被消磨殆尽。到时候,陛下看到的,将不再是一个文武双全、万民归心的储君,而是一个刚愎自用、惹得天怒人怨的儿子!”

“到了那时,公子您的机会,就来了。”

一番话说完,胡亥呆呆地坐在那里,脑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找不到任何破绽。

许久,胡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站起身,走到赵高面前,第一次郑重其事地,亲手将赵高扶了起来。

“老师,我明白了。”

他的脸上,不再有丝毫的狂怒与不甘,既然父皇不给,那他就要自己去抢。

“来人。”他对外喊道。

一名宦官战战兢兢地跑了进来。

“备车,我要去东宫,给我的好大哥,太子殿下,道贺。”

................

薛郡,废弃庄园。

帝都咸阳册立太子的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将这群六国余孽心中最后一丝复国的火苗,也彻底掩埋。

绝望的情绪,如同浓稠的墨汁,迅速浸染了庄园内的每一个人。篝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众人心中的寒意。他们是旧时代的幽魂,被一个名为“复国”的梦想牵引着,在黑暗中游荡,如今,那唯一的光源似乎也熄灭了。

“都闭嘴!”

田都猛地一声暴喝,他环视四周,看着那些或垂头丧气、或怨天尤人的“盟友”,眼中满是失望与鄙夷。“哭丧吗?始皇帝还没死,你们就先给自己准备好棺材了?一群废物!”

他的话语粗暴,却让混乱的场面暂时安静了下来。

“田都,话不是这么说的。”一个身形干瘦的儒生站了起来,脸上带着苦涩,“扶苏此人,素有仁名,北疆一战又立下不世之功。如今他贵为太子,大秦国本已固,民心所向。我等再行逆事,便是与天下人为敌,如何能成?”

“是啊,子房先生的计策,是以‘始皇帝死而地分’为引,乱其根本。可现在,‘地’还未分,人家已经选好了下一个皇帝!这棋,还怎么下?”

议论声再起,这一次却更添了无尽的悲观与认命。

就在此时,一阵沉稳而极有韵律的脚步声,从庄园的阴影中传来。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月光下,一道身影缓缓走出。来人一袭青衫,面容俊美如玉,正是那个在众人心中既神秘又可恨的张良。

他没有理会众人复杂的目光,只是平静地走到篝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