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破产后,我成了顶流明星 > 第605章 睡不着的夜猫子(10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5章 睡不着的夜猫子(105)

秋风把清溪染成了金绿色,学堂后的“交流田”里,京城麦的麦秆压弯了腰,薄荷、金银花等药材透着浓郁的香气。小阿牛蹲在田埂上,把最后几颗饱满的清溪稻种装进布囊,又翻开《乡野农事录》,在“京城行准备”那页添了一笔:“带稻种,教京城朋友种清溪稻。”

出发前一日,村民们挤满了学堂院子。张婶塞来一篮晒干的枇杷花,“这是清溪的心意,给京城的孩子泡水喝,润嗓子”;药农李伯递过一本手绘的《清溪药材生长图》,“把咱这儿药材的脾气写清楚,孩子们去了好讲解”。圆觉看着堆在桌上的包裹,笑着把一串用枇杷木做的小挂牌分给孩子们,“每块牌子都刻了清溪的名字,挂在带去的种子袋上,就像把家带在身边”。

启程那日,清溪口的老槐树下挤满了人。小阿牛背着装着《乡野农事录》和种子的布包,牵着伙伴阿妹的手,跟着圆觉登上马车。车轮轱辘声响起时,他回头望去,只见村民们挥着手,李伯举着“一路平安”的木牌,风把大家的叮嘱吹进车厢:“记得把京城的新鲜事带回来!”

马车走了三日,终于到了京城。林掌柜早已在城门口等候,身后跟着几个太医院的学徒。“可算来了!”林掌柜接过孩子们的布包,指着不远处的医馆,“御医特意把药材交流会的场地设在哪儿,还请了京城里的药农和学堂的孩子来听课”。

交流会当日,医馆前的空地上摆满了展台。小阿牛的展台上,清溪稻种装在竹篮里,旁边摆着《乡野农事录》,书页摊开在画着“交流田”的那一页。京城里的孩子围过来,指着画里的枇杷树好奇地问:“这树结的果子甜吗?”小阿牛立刻翻开另一页,指着自己画的枇杷剖面图:“可甜了!夏天结果,果肉能吃,果皮晒干能入药,连叶子都能泡水。”说着,他从布囊里掏出枇杷花,分给孩子们,“你们试试,泡在水里有股清香味”。

轮到圆觉讲课,他把清溪的“交流田”故事讲给众人听,还拿出李伯的《清溪药材生长图》,指着上面的薄荷说:“清溪的薄荷叶片厚,是因为咱们那儿的水土湿润,种的时候要选背阴的地,多浇水但不能积涝。”台下的京中药农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记笔记,有个老药农还凑过来问:“明年能不能给我寄点清溪的薄荷苗?我想试试在京郊种。”

交流会快结束时,御医走上台,手里拿着小阿牛装薄荷的瓷罐:“这罐薄荷配伍的药方,治好了不少京中孩童的风寒。今天,我要把‘药材小使者’的牌子颁给清溪的孩子们。”小阿牛接过木牌,突然想起什么,跑回展台拿起布囊,把清溪稻种分给在场的每个孩子:“这是清溪的稻种,春天种下去,等秋天的时候就能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