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天不应 > 第495章 也许还真有一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水寺的那名和尚为梵天办事之时自然是尽心尽力,消息很快便从龙湖城中发出,去了松山寺与玄幽寺,接着,第二日傍晚红霞漫天之时,二人的身影出现在了莲池外的小山脚下。

三人盘坐于莲池畔,盯着远处湖中心的那一座孤亭,背后便是如火一般的红霞,宛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悬挂于三人身后,但不知是否因为背对夕阳,三人的面容都涂抹上了或深或浅的阴影。

“养了这么多年的莲池,真是美不胜收,过往诸多王权贵族来这里赏莲听经,留下一篇又一篇的诗歌传于民间,成了陈国甚至是他国诸多文人骚客向往之地,可谁又能想到,在这无数青莲绿水之下,藏着一个巨大的阵炉,而且炼的……还是佛子。”

松山寺的寺主般若感慨一句,一旁的法喜却说道:

“这么说,他们是真的要死了?”

慈航开口道:

“不久前,我叫释迦与普照去试探过他们,而今他们二人急着炼化法照,想来是受那场大雪的影响,已经支撑不住了。”

二人沉默一阵,般若语气渐渐阴森起来:

“这么说,到动手的时候了?”

慈航伸手采了一株莲花握于手间,他道: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二人吃了人间多少年的香火,修为远胜我们,原本他们就已经要死了,咱们何苦冒着风险去和两个将死之人较劲?”

法喜淡淡道:

“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慈航道:

“宝觉真人养了三条忠犬,他虽然死了,但还有三名梵天在为圆照与传灯二人效力,有这三条狗在,圆照与传灯不会轻易离开十方山双生洞,这是我们的机会。”

“解决了这三条狗,我们才真正没有了后顾之忧。”

“所以,佛子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不能炼。”

法喜沉默一会儿,三人之中,他的修为最高,话语权也自然重些,慈航的计划很好,可真正落到实处,还有一处无法回避的问题。

“妙法已死,释迦与普照、无尘如今都已经动身前往了齐赵边境,「觉山」、「行真」、「宣德」三人真要动起手来,老僧倒也无惧,可「定光」你们要如何处理?”

“他早些年受宝觉真人看重,多次指点其修行,而今修为直逼六境,就差一个突破的契机,若是圆照与传灯被逼到绝路,狗急跳墙,必然会将佛子的事情告知与他……「定光」必然会来争抢佛子,届时只怕咱们谁也无法阻止他。”

法喜之说,使得另外二人眉头紧锁。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慈航有些不甘心。

法喜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

“恐怕真的没有办法了。”

“自当初「圆照」与「传灯」在青灯寺外受了那可怕的世外一剑后,如今的佛门已经没有人再是「定光」的对手,除非二位能请来六境的不世强者,否则佛子怕是如何也难保下来的。”

自佛门「石蝉之变」后,佛门中人的思想发生了诸多分裂,修为上层之人表面敬重弥勒大佛传下之道统,其实早已经将那些东西荒废,陈国之梵天几乎皆是靠着香火之力来提升自己五境之后的修为,能潜心参悟高深佛法之人少之又少,当初佛门对于佛法理解最为透彻之人便是青灯,而那些佛法对于青灯的修为好似没有半分帮助,如是让其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

既然佛门谁拳头大谁说了算,那香火便是正道,佛法已成偏门。

不能提升修为,懂得再多的大道理又能如何,讲与谁听?

那青灯在讲经台上受审判之时,可见宝觉真人听他讲经,听他说教?

由是此因,佛门之中真正还发自内心信仰弥勒之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只是嘴上说说,偶尔将弥勒的大名搬出来震慑一下世人,内心实则毫无敬畏感。

正因为这样,无论佛子法照究竟跟弥勒的舍利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跟弥勒有什么联系,在知道了将他炼化之后很可能可以帮助自己突破六境后,「定光」绝对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众人成为梵天之后,已经认识交往了百年有余,彼此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心知肚明。

与突破六境相比,心中那点儿对于弥勒的敬重又算得了什么?

三人谁也不说话了,面对着这满池青莲,坐至夜幕深时,某刻,远处莲池的中央亭中燃起了一抹幽幽烛光,这抹微弱的烛光在偌大的莲池中央显得孤独又平静,若非三人皆已五境,甚至不能看清。

此时此刻,佛子仍在参经,不知自己即将到来的悲噩命运。

“事到如今,只剩下唯一一个办法了。”

般若忽然开口。

“我记得佛子出家之前,他的舅舅乃是「九歌」的话事人,天下商行皆由「九歌」运营,他背后的财富与人脉原非我等可以相比,如今只能速速将此事告知宋桥,让他帮忙将佛子转送出去,藏于他国或是江湖难觅之地……”

法喜道:

“话虽如此,这方法能救急,却治标不治本,佛子总不能一直藏着,再说,若是定光这样的存在诚心要找,宋桥能藏得住佛子几年?”

“而且天下战事将起,宋桥那头的事怕是多得数不过来,够他焦头烂额的,再加上佛子一事,他怕处处都是纰漏。”

般若道:

“除了他,还有谁能救法照?”

“你还能说出第二人吗?”

法喜沉默了好一会儿,忽然微微抬头,眼光幽然:

“你这么讲的话,也许还真有一个。”

二人闻言急忙问道:

“谁?”

法喜唇齿之中绽出两字:

“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