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这突然杀出的第四只蜥王,趁我父亲应对另外一只时发动偷袭……才、才导致我父亲为了保护被冲散的族人,不得不硬抗……最终……”
它说不下去了,唯其渐深绿色的眼眸中充满了悲痛与愤怒。
顿时,宋亚琛望着岩渊,两人一同沉默了片刻。
俄顷,岩渊强行压下情绪,声音带着一种决绝继续道:
“所以,我们必须去!不仅要获取灵核,更要拼尽全力,围杀那只被我父亲临死反扑、已然重伤的飞蜥王!”
“只有取得它体内那枚金身境级别的极品灵核,以其蕴含的磅礴元磁本源和精纯灵力,才能……才能成功孕育‘圣心’!”
宋亚琛闻言,心中震动,他不想看着它们冒险去送死……
于是乎,他立刻真诚地看着岩渊,毫不犹豫地说道:
“渊!我这次出门带的灵石还有很多!如果我全都拿出来,够不够孕育圣心?”
“只要能帮上忙,你们尽管拿去用!”
他深知那“圣心”对岩甲灵族的意义重大,关乎传承与未来。
然而,岩渊却摇了摇头,那巨大的石质头颅晃动间带起细微的风声:
“不行的,亚琛哥。你的心意我和族人都明白,也很感激。但是……你与我所说之上品灵石的品质等阶,还不够。”
“我族经过长达三百年的尝试,用尽了各种方法,甚至消耗了族中储存的所有高等灵核和类似灵石的能量源。”
“最终得出的结论仍是——唯有金身境元磁蜥王所结的极品灵核所蕴含的那种独特而强大的灵气本源之力,才能引动不朽石心,孕育出最完美的圣心。”
宋亚琛默然,明白了其中的关隘。
上品灵石虽好,但终究与这苍武古境孕育出的、带有独特元磁属性与应许纯净度更高的蜥王灵核不同。
他也从之前的交谈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岩甲灵族那奇特而艰难的繁衍方式。
它们并非胎生或卵生,而是依靠不朽石心进行种族延续。
族人需要分化自身的身躯能量供给给不朽石心,这个过程会显着削弱自身实力,且需要不短的时间恢复。
随后,不朽石心会根据收到的能量与族人的血脉共鸣,产出相应的“心石”。
但这并非结束,还需要持续向心石投喂富含灵力的元磁灵核,才能最终“孵化”出新的族人。
分化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带有随机性。
但分化者的实力越强,产出的心石品质通常越高。
心石之上会天然形成彩环,七道彩环以上即为“圣心”,意味着新生的岩甲灵族将拥有极高的天赋和实力起点。
至于传说中的九环圣心,则只存在于古老的传言之中。
现今族中仅存的那颗圣心,还是前族长岩栋在继岩渊之后,耗尽心力分化的最后一颗。
此后为了守护族群,它再也未曾进行过分化,直至战死。
诚然,每一位能成功分化出一颗心石的族人,都已是运气上佳。
岩甲灵族的族群理论上限是七七四十九之数,但如今整个苍武古境,它们仅存三十一位族人,已经近千年未曾达到过四十之数了。
生存与繁衍的压力,如同这神山的重压,时刻笼罩着这个古老的种族。
在这苍武古境,天地间充斥着狂暴的元磁之力和恐怖重力,而寻常意义上的天地灵气却稀薄得近乎于无。
唯有元磁地灵蜥和元磁飞蜥这种奇特生物,能够吸纳元磁之气,并从中提炼出那微不足道的一丝灵气,逐渐在体内凝聚成“灵核”。
许多弱小的元磁蜥蜴体内甚至没有成型的灵核,只有散乱的灵气。
因此,岩甲灵族的狩猎目标必须是有灵核的个体,难度本就极大。
但为了族人不至于因灵力枯竭而本源退化乃至消亡,它们别无选择。
像宋亚楠之前击杀的那只飞蜥,显然就是还未凝聚出灵核的个体。
元磁蜥蜴灵智普遍不高,平日栖居在元磁峡谷深处。
寻常的小型元磁风暴它们还能适应,但“元磁三秋”时的大型风暴源自峡谷核心,它们也无法承受,只得被迫逃离。
有了一定灵智的元磁蜥王,则会趁此机会,率领部分强大族众主动进攻岩甲灵族!
一是报复平日被捕猎之仇,二也是为了抢夺岩甲灵族精心种植的、能够强化肉身的紫薇果和蓝图果。
就这般,仇恨与生存资源的争夺,让两族陷入了无解的死循环。
……
不多时,宋亚琛和岩渊这半打岔子的休息完毕,继续向上攀登。
抬头望去,那些成年的族人身影已经变成了远处山坡上的褐色小点,快要接近第三旋的区域了。
立时两个“小辈”互相鼓劲,埋头苦登。
岩磁神山呈巨大的螺旋状上升,总计有十三旋之多。
据说,能凭自身力量登上第五旋,便意味着拥有了堪比金身境的体魄实力!
每一旋之间的山路漫长而陡峭,不时可以看到山体一侧出现一个个天然形成的不规则山洞。
出于好奇,宋亚琛曾进入过几个山洞探查。
里面异常空旷,除了洞壁一些凹陷处积蓄着少许呈现出浅青色、如同水银般沉重的液体——元磁重水外,别无他物,也没有任何生灵存在的迹象。
宋亚琛曾小心翼翼地用指尖触碰过一滴,惊愕地发现即使只是豆大的一滴,也重逾千斤!
而且颜色越深偏向墨绿的重水,其重量和蕴含的元磁之力就越是恐怖。
他不禁打趣苦中作乐道:
“嘿,这地方还真是……越绿越厚重吗?有意思……”
稍后,待他多探查过几个都是同样情况后,他也就失去了兴趣,不再浪费体力进入这些空无一物的山洞。
……
俄顷,两人艰难地攀升到了第二旋的中段,大约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
正经过一处突出的山岩拐角,视野受到阻碍。
突然!
“呼——!”
一道巨大的阴影带着沉闷的风压,毫无征兆地从拐角另一侧猛地迎面砸来!
那竟是一尊通体流转着深邃蓝韵的三足巨鼎!
鼎身约莫有四丈高大,对于人类体型的宋亚琛来说堪称庞然大物,即便对岩渊而言也需要认真对待。
可此际诚然,这鼎身不知由何种材质铸成,竟还隐隐有水流潺潺之声从中传出,显得颇为神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