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 第615章 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5章 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

“五哥,我大哥会死吗?”

忙的团团转的沈庆远陪着他们姐弟俩坐了一会儿才道:“想知道答案吗?”

两小只齐齐点头。

沈庆远道:“把夫子教授的书都背下来,全部都学完了你就知道了,我和你哥以前就是这么干的。”

“都,都会?”

“恩。”

沈庆远从身上掏出一本孙子兵法:“随便翻,你提前面的一句话字,我背后面的给你听。”

两小只相视一眼。

心里同时冒出一个字:吹牛!

“凡用兵之法……”

沈庆远想了想就接着继续道:“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引用《孙子兵法》)

“……”

都,对!

两小只惊呆了!

五哥竟然没有吹牛!

沈庆远把书收起来,站了起来:“我是举人,也还有很多要继续学。

你们这么小啥也不会更得好好学。

年纪小记东西快,我现在就后悔啊,要是能早点多学一些就更好了,那样的话,我就能干更多更大的大事!

我得去忙了,你们俩也赶紧回家吧,别让叔和婶儿着急。”

“……昂~”

回到家,沈书康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沈守义也怕小儿子过了这个热乎劲儿,就趁机送他和闺女一块去了学堂。

吉祥山,惠泽学堂。

李氏看着手拉手去学堂上学的闺女儿子,不由的有些担心:“年纪太小了,这么大老远的,来回家的也不方便吧?”

还让闺女打扮成了男娃模样。

李氏还以为就在定安府城内的私塾上,没想到竟然送来了这里。

“媳妇儿,你知道因为咱们康哥儿,死的那些人家里的情况吗?”

李氏摇摇头。

只知道去那些家送了银子和东西回来之后,这爷俩都有些不一样了。

沈守义道:“非要说的话,应该算是还不如咱们以前在老宅过的日子,你想想,如果我……我出了事,咱们家会如何?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你能懂我为何要把这姐弟俩送来这里了吧?”

李氏点点头,老宅的日子她是一点也不愿意多想。

但也知道闺女儿子确实该好好管一管。

他们俩都狠不下心。

定安府的学堂有一个算一个,都会给这姐弟俩面子。

书没读几页,倒是惹点纨绔气在身上。

“那休沐的时候,我能来接他们回家吗 ?”

沈守义:“和那俩说的一样,天气好的时候就回家,天气不好就住在这里,在学堂比在咱们跟前学的还快,大郎就是这样的,你忘了?”

“哪能忘?一转眼都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凡哥儿还那么点儿一个呢!”李氏比划着,脸上满是对以前的回忆。

沈守义心里暗叹。

是啊,哪能忘啊?

那时候就想着等自己要是有了孩子,只要一懂事儿就送去读书。

能读就读,不能读就让练武,都不行也得让他们吃吃苦头。

但自从有了小儿子大闺女,曾经的这个想法早就被抛到脑后去了。

沈书凡身上的伤口让他恍惚清醒。

老大丹哥儿注定有更要紧的事情去做,小儿子康哥儿不能就这么养废了,闺女也不能只知道打打打的,也得多少的懂点事儿。

既然教不了,就送过来能教的地方。

自家老大曾经说过,惠泽学堂的两位山长都是有大能耐的人。

老实先生自是不必多说,就他带人弄的水渠新渠啥的,那今年那么大的雨水也没淹一点庄稼。

老爷子姜达更不用说,曾经的老将军。

能在他手下练武,那是他沈守义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美事儿。

就连那位诸葛先生更不是普通人。

在沈守义的印象里,自家大儿子就是世间最聪明的。

可有很多事情,却还是要去向诸葛先生请教。

因为自家老大的缘故,平时偶尔见了面,这老几位对家里的两只小崽还是挺好的。

他把人送到跟前了,怎么着也得有一分薄面吧?

不说多照顾,多教点东西就行……

*

东庆国,京城。

东庆帝祁庆满脸阴沉:“你说谢陆明那些人都活着回来了?”

“陛下恕罪。”皇城禁卫首领骆勇连忙跪下:“定安府边境的姜有为千户把谢陆明等人送到了宜沙府,实在是找不到机会下手。”

“在宜沙府为何不能?他们入城了?”

砰砰砰!

骆勇磕头:“那姜有为没入城,就在城门外等了宜沙府的知府亲自带人去城门外接人,然后又派了府卫和镖师一直送,送来了京城。”

“……”

得知给谢陆明派的那些人都死了,东庆帝就没打算让全尸的谢陆明回来。

钦差死在定安府,这帽子就能牢牢的扣死。

可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怕死到了极点。

那么多人都能死,竟然把一个谢陆明给整个的又给他送回来了。

伤是伤了,但不重,更不致死。

该死的不死,是真能气死人啊!

御书桌上有几份折子。

有谢陆明递上来的折子:“…臣九死一生啊,路上的难民又杂又多…

定安府知府沈书凡重伤昏迷不醒……”

定安府的知府章锋程的奏折:“臣请陛下安,定安府更危,请陛下救命赈灾。”

也有定安府的知县沈书凡走官驿送上来的折子:“吾皇陛下万岁,臣不辱圣命,整治定安府城。

但难民成灾,臣实在无法,还请陛下尽快派兵派粮,晚了怕是要见不到微臣。”

就沈书凡的折子最多,几乎每隔几天就写一封 。

可能因为路上耽误或者怎么着的,有几封是一块送来的。

反正这么一块看,东庆帝是越看越更生气。

尤其是那些官员,平时一个个的连点小事儿都推三阻四的。

现在倒是能耐的不行,就连一个身上有伤的谢陆明都让他们齐心协力起来了?

从宜沙府开始,每到一个府城,那里的知府就会派人加入送人。

一直把人送到入了京城的大门才往回走。

一个个的真闲啊!

“轻伤而已。”

禁军首领心头紧张,连忙磕头解释:“陛下,宜沙府等各位知府大人请的镖师里不知道怎么会有玄力武者,属下们,一击没打过。”

“废物!滚下去领刑仗!”

“是,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