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列苦奈儿投降后,郑和率领着前来汇合的商船团队,浩浩荡荡继续踏上了下西洋的征程。
在送别郑和后,朱高煦和李远押着亚列苦奈儿以及一群垂头丧气的锡兰贵族,登上了返回大明的船只。
站在甲板上,朱高煦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些俘虏,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对着身旁的李远说道:“李将军,你看看这些人,锡兰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居然还敢妄图与我大明作对,真是不自量力!如今他们还不是乖乖地被我们擒住了,此番回朝,我们也算是立下大功了啊!”
李远微笑着回应道:“全仰仗王爷您的指挥有方,末将我不过是跟着王爷奋勇杀敌罢了。”
亚列苦奈儿听到两人的对话,心中是又气又恨,却又不敢发作,只能暗暗咬牙。
朱高煦哈哈一笑,接着说道:“这次我们并肩作战,让我不禁想起了靖难之时,我们也是如此默契地相互照应。”
他的语气看似随意,但李远心里清楚,汉王这是又在试图拉近与他的关系了,只是笑笑而过。
李远心想:赵王你这媚眼算是白抛了,我可是一心效忠太子殿下的。
在朱高煦返回大明途中,朱高遂积极协助户部,完成了凤阳的人口普查和土地登记等一系列繁重事务,如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准备启程返回南京城了。
在临行前,朱高遂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将凤阳知府唤至跟前,脸上露出一副极为严肃的神情。
待知府匆匆赶来,朱高遂开门见山地说道:“知府大人,朱重十这恶徒犯了事,本王已判处他秋后问斩。但据本王所得情报,朱重十的两个儿子似乎并不甘心,他们竟然暗中招揽了不少江湖人士,妄图在其父秋后斩首之日前来劫法场。”
知府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冷汗涔涔。
他深知这劫法场可是重罪,一旦让那些江湖人士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朱高遂见状,继续厉声道:“所以,本王特意嘱咐你,一定要对朱重十的两个儿子严加盯防,绝不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若你能成功阻止这场劫法场的阴谋,自然是大功一件;可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导致犯人逃脱或者法场被劫,那你这乌纱帽恐怕也就保不住了。”
知府连连点头,陪着谄媚的笑容应道:“多谢王爷提点,下官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让王爷失望。下官一定会加强警戒,确保万无一失。”
朱高遂满意地点点头,但似乎还不放心,又补充道:“你先不要打草惊蛇,以免打草惊蛇。待到问斩那天,再精心布置好人手,布下天罗地网,只等那些江湖人士自投罗网,将他们一网打尽。”
知府赶忙应道:“是,是,王爷英明,下官遵命。”
因朱高遂判了朱重十秋后问斩,深得民心。
朱高遂返回南京城时,一路上受到了众多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欢送。
街道两旁站满了人,纷纷向朱高遂投来友善和感激的目光。
人群中,有人手捧着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有人则拿着精心制作的糕点、鸡蛋等食物,热情地递到朱高遂面前。
这些礼物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老百姓对他的真诚心意。
朱高遂对这突如其来的场景感到十分意外,他从未想过会有这么多人来送别他。
他面带微笑,欣然接受了这些礼物,并让手下的人将银子付给了每一个送礼的人。
他站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望着那些热情的凤阳百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他暗自想道:“哼,本王这次事情办得如此漂亮,父皇肯定会对我另眼相看的!”
朱高遂不断地向百姓们挥手道别,直到他骑着马走出了好一段距离,才缓缓放下手来。
然后,他大手一挥,对着身后的手下们喊道:“出发,回南京!”
赵王和汉王都忙,而留在南京城的朱高炽同样也没有闲着。
天还未亮,朱高炽就已经匆匆赶往书房,准备协助他的父亲朱棣处理国家大事。
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他毫不退缩,眉头甚至都没有皱一下。
朱高炽还十分贴心地对朱棣说道:“父皇您每天都要处理如此繁多的政务,实在是太过操劳了,儿臣愿意多承担一些,为父皇分忧解难。”
这番话让朱棣深感欣慰,觉得自己这个生性忠厚的大儿子,越来越让他满意了。
除了帮助朱棣批改奏折和处理国事之外,朱高炽还与夏元吉、杨士奇、姚广孝、解缙等大臣们一同商议,决定仿照现代国有银行的模式,结合大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开设一家适合大明的国有银行。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每天都会聚集在一起,深入探讨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天,几个人又在朱高炽的东宫书房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从未去过现代的解缙摸着胡子,皱着眉头说:“殿下,开设国有银行虽说是个好事,可其中困难重重;纸币咱大明以前不是没发过,如何保证其价值稳定,又如何让百姓信任,那可都是大问题。”
朱高炽点了点头,说道:“解大人所言极是,但我大名如今商业繁荣,却缺少一个统一规范的金融体系,做生意做的远,钱财运输方面会很困难,要么就去私人钱庄;你说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本宫想,只要咱们用心规划,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朱高炽又望向夏原吉,问道:“夏大人,你怎么看?”
夏原吉微微一笑,行了个礼,说道:“殿下,开国有银行这事可行,咱们可以先在几个重要的城市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广。货币发行,只要有足够的储备支撑,就能让百姓安心,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事。”
朱高炽眼睛一亮:“夏大人说的对,你再向冠军侯多了解一下现代国有银行的模式,开设国有银行一事,就由夏大人你牵头。”
“是,殿下,下官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