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天空中泛着一层淡淡的鱼肚白,气温稍显寒冷,阳光如同一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落在整个京城之上,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明亮的色彩。
这样的好天气,无疑是一个适合开业的黄道吉日。
大明银行开业仪式的现场,早已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挂满了鲜艳的红灯笼,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传递着喜庆的气息。
朱吾能一家也起了个大早。
昨晚,网瘾发作的朱吾能忍不住瞬移回了现代世界,不过,他还是及时赶回了侯府,毕竟今天可是个重要的日子。
一家人都换上了大明时期的传统服饰,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后,显得格外精神焕发。
他们享用完侯府大厨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丰盛早餐,坐上马车,缓缓驶向开业仪式的场地。
朱爷爷身着一身华丽的亲王服饰,端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欣赏着京城繁华的街景。
他不禁感叹道:“小能啊,你看这大明的京城,真是热闹非凡啊!和咱们现在的城市相比,感觉还真是大不相同呢。”
朱爷爷的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惊叹,对这个陌生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朱吾能笑着回应:“爷爷,南京现在可是大明的京城,汇聚了天下的繁华,等仪式过后,我在找人带咱们好好逛逛。”
朱吾能一边说着,一边看爷爷兴奋的样子,心中也很高兴。
马车缓缓驶入疑似现场,阮安早已等候,带着朱吾能一家来到贵宾席就坐。
放眼望去,现场人山人海,人群中有的交头接耳,讨论着大明银行开业后可能带来的变化,有的则伸长脖子,试图寻找一下他们的大明皇帝。
没一会儿,朱棣身着华丽的龙袍,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高台。
龙袍上惊现绣着的五爪金龙,在阳光的照耀下张牙舞爪,尽显威严。
朱棣扫视了一下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眼神中透露出掌握天下的自信,他霸气的对人群挥了挥手。
朱吾能一家人看着高台上气场强大的朱棣,心中敬畏之感油然而生。
朱爷爷微微挺直腰板,小声嘀咕:“小能,你说我这身打扮,如果站在高台上,是不是也有点亲王的派头?”
说着还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胸膛,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朱吾能憋着笑,点头道:“爷爷,你这气质比真亲王还像亲王,往那一站,那就是妥妥的皇家风范,伯父不是让你去高台吗?是您自己不要去啊。”
朱奶奶在一旁拆台道:“你爷爷就是窝里横,真让他到那高台上,肯定站都站不住。”
“老婆子,你乱说。”朱爷爷小声嘀咕道:“我是不放心你们。”
朱爸朱妈听了,很想笑,可硬生生得憋着。
仪式正式开始,朱棣神色庄重,手里拿着一个大喇叭,声音洪亮地说道:“今日,大明银行开业,此乃我大明之盛举,关乎天下民生,商贸繁荣。愿以此为契机,让我大明之财富如江河汇聚,国家昌盛,百姓富足。”
台下众人听闻,纷纷鼓掌欢呼,掌声和欢呼声如人民般响彻云霄。
就在这热烈的气氛中,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骚动。
几个身着怪异服饰的人,突然疯狂的朝着高台冲去。
他们眼神凶狠,手中挥舞着明晃晃的匕首和长刀,嘴里还叫嚷着一些听不懂的话语。
人群瞬间慌乱起来,人们尖叫着四处躲避,现场秩序大乱。
朱吾能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本能的瞬间发动瞬移。
眨眼间,他便出现在朱棣身边,伸手牢牢抓住距离朱棣最近的刺客的手腕,他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因为我的出现,让朱棣受到伤害。”
刺客反手一刀,向朱吾能砍去,被朱棣一脚踢开,刺客很快被侍卫一一制服。
朱爸朱妈此时也扶着朱爷爷,朱奶奶赶到了高台。
朱棣看着朱吾能,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小声呵斥道:“瞬间移动就是被你这么用的?我朱棣,乃大明皇帝,身边护卫重重,还用得着你救?再说了,难道你忘了我是马上皇帝吗?朕的功夫可比你好,何须你出手,朕有没有跟你说过,别随便把瞬间移动这项功能展示在众人眼前,这对于你来说有多危险,你难道不知?”
朱棣气得胸膛剧烈起伏,双眼紧紧盯着朱吾能,此时的朱棣心中又气又急,一方面担心朱无能暴露能力后遭遇危险,另一方面,自己这场精心策划的戏,差点被朱吾能打乱。
朱吾能被骂的低下头,心中既委屈又有些后怕。
他当时一心只想救朱棣,确实没考虑这么多,心中暗骂道:“好,你个朱棣,我骂你,你还要讽刺我武功不好,真是好心没好报。”
但是嘴上却小声说:“伯父,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想着不能让您出事……”
然而,一旁的朱爷爷,朱奶奶和朱爸,朱妈看朱棣训斥朱吾能,心中却倍感欣慰。
朱爸小声对朱妈说:“你看这永乐大帝,虽然骂得凶,但这是真把小能当子侄看啊,不然不会这么着急,还担心小能的安危。”
朱妈轻轻点头,眼中满是认同。
朱奶奶则微笑着小声说:“是啊,小能有这样的贵人,是他的福气。”
只有朱爷爷小声嘀咕道:“这臭小子!还是少了锻炼,救个人,还让人担心。”
此时,朱高炽带着几个侍卫,押着所有的刺客来到高台上。
朱棣看着被押上来的刺客,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他围着刺客转了一圈,突然停下,怒喝道:“你们是何人指使?为何要在朕的大典上行刺?”
朱棣的声音犹如洪钟,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高台上回荡。
刺客们低着头,一声不吭,脸上露出视死如归的神情。
“陛下,臣有本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