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多时。

张道之等一行人,便来到了万岁山下。

四周有重兵把守,其中不乏有异士。

此时的万岁山,在与地面相接处,被挖出了一个宽约一丈,约莫一人高的洞口。

洞内灯火通明,映照出地上杂乱繁多的脚印。

“为了挖这个洞,朕用了上万人,耗费了上百万两银子,才终于功成。”

“洞中的通道,蜿蜒向下,约莫有百米之深,直通古墓。”

赵长青面色肃然的说道。

张道之点了点头,并未回应,心中却在感叹,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这么大工程的,也只有皇室了。

与他同行的赵长歌,则是很少说话,似乎并不想在赵长青面前多言。

当下,他们也不迟疑,径直向洞中行去,有一道道挖出的土梯,徐徐向下。

洞内用了也不知道多少根粗壮的木头,作为支撑。

且灯火多不胜数,令洞内并不黑暗,反而光明无比。

一行人一路向下,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看到了一扇青铜铸成的门。

这门已被打开,两旁各有一排士兵守着,约有百来人。

张道之观察了一下那扇青铜门,其纹路古朴简约,其中有微弱的气机流转,想必不是凡物。

想来也是,能够保持数万年没有一丝腐蚀生锈的痕迹,又岂会是寻常之物?

进入青铜门后,则是一个斑驳的通道,显然他们已经进入了古墓之中。

“仅仅是一个通道而已,四壁竟全都是以万年不坏的金刚石修建。”

“且每隔几步便镶嵌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使通道内光明不灭。”

“如此之大的手笔,真是非同小可。”

张道之看到通道中的东西,不禁感叹的说道。

可以想象,修建这座古墓,定然耗费了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

在数万年前,或许也只有传说中的那些帝王,能够做到了。

“我怎么感觉此地有些妖异?阴阴森森的。”赵长歌忽然说道。

“这是古墓,能不阴森嘛。”张道之耸了耸肩,并没有在意。

这通道并不是很长,不过片刻,他们便来到了一座大殿之中。

这大殿呈方形,其上则是一个拱形,都是以金刚石铸成。

古迹斑驳,有岁月侵蚀的痕迹。

在拱形的最上方,则有一颗脸盆大小的夜明珠,使殿内无比光明。

四壁都是浮雕,雕刻着神魔妖怪,无比诡异。

其中一些,张道之都见过,比如说四凶。

而在大殿的最中央,则有一块白玉石,晶莹剔透,散发着阵阵柔光,无比神异。

玉石台上,则放着一具棺椁,以青铜铸成,棺椁四周,以及棺盖之上,也雕刻着繁复的花纹和图案。

棺盖之上,还有几句甲骨文字,只不过这种文字,当今之世,认识的人已经不多了。

即使是大儒,能够认识几个都不错了。

而在玉石台旁边,则是盘坐着三个人,分别立于三个方位。

一个穿着宦官的服饰,满头白发,一个身着金甲,腿上放着一对金锏,似乎是一个武将。

还有一个白发老人,身着四爪蟒袍。

这三人见到他们进来,立刻起身,恭敬的向他们三人行礼。

“免礼!”赵长青摆了摆手,一脸平静的说道。

赵长歌心下却是微微一惊,这三人她都认识,乃是先帝在时,身边的能臣。

尤其是那位武将,太祖都曾对他赞誉有加。

“长歌见过皇叔。”赵长歌向那身着四爪蟒袍的白发老人行礼道。

这白发老人,名为赵崇礼,乃是先帝的弟弟,亦是当今齐王,皇叔。

赵崇礼年轻时,曾跟随一名异士修行,如今已是一名踏上了长生路的异士,实力非同小可。

那穿着宦官服饰的老者,名为赵道辅,是跟随了先帝一辈子的太监,也是一名五气朝元境的高手。

赵道辅本姓佟,昔年曾战功赫赫,被先帝封为泾国公,并赐姓为赵。

以太监之身,受封公爵,堪称大周朝太监第一人。

而那名身着金甲,持双锏的武将,则是呼延誉。

其年少之时,曾与大周太祖皇帝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一对双锏,曾令敌人闻风丧胆。

呼延誉曾任刺史,但他乃是一介武将,并无政治才能,后来回京在枢密院任职,如今已是枢密院枢密使。

呼延誉是一位武修,以武入道,如今亦是五气朝元的境界。

“陛下,臣等日夜研究,始终没有找到打开棺盖的法子。”那赵崇礼忽然叹道。

“而且那甲骨文字,其意早已失传,当今之世,恐怕已没有人能够全部认识了。”宦官赵道辅亦是一脸愁容的说道。

“朕将张天师请来了,或许张天师能够给我们带来答案。”赵长青应道。

张道之见他们三人向自己望来,只是点头示意,旋即目光便看向了那棺椁之上。

呼延誉三人也并未在意,张天师不拘一格,不为世俗礼仪束缚,他们知道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张道之围着棺椁走了一圈,见这棺椁宽有五丈,长有九丈。

合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也是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最好的一爻。

而棺椁之上的图案,似乎是墓主的一生经历。

张道之见其上,有一个人正持剑与羲和人脸蛇身的形象打斗,后来那个人脸蛇身的形象似乎败了,撞向了一座山。

还有同一个人,持剑打崩了一个通道,令上面的“人”不能再下来……

看到这里,张道之已经有判断了,这几幅图案,正是讲述的共工与颛顼争帝,共工败而怒触不周山,以及颛顼绝天地通,隔绝天界的故事。

其他的图案,也是颛顼一生的大事记。

例如颛顼降生之时,天降异象,称帝时,圣兽来朝,四方宾服,还有败共工后,修建坟墓,以镇压共工肉身等等。

其棺盖上也有几幅图案,大意也差不多。

赵长青等人判断这古墓中所葬之人,乃是颛顼,正是凭借这些图案得出。

现在张道之看后,也认为这棺椁里面,葬的就是颛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