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陶敏,小樱对灵犀的事情更加关注。

14号一整天,她都在看脑机接口、灵犀相关的新闻报道。

曾经只看了下期的【校友故事】,现在把蒋祥的上期也补上了。

她还看了刘畅微博发的《蒋祥拖欠我三年工资》,翻看了刘畅、蒋祥、卫柏等人的微博。

刘畅是个段子手,而蒋祥和卫柏的微博里都只有灵犀相关的内容。

看到这里,小樱就有点吃醋了。

木草文化也是卫柏的公司,怎么一条相关微博都不见他发?

看来卫柏更多的精力都在灵犀身上啊。

想想也是。

一家是娱乐公司,另一家却牵扯到许多人的生命质量,也可以说是许多家庭的希望。

卫柏在灵犀上倾注更多心血,的确可以理解。

但是,小樱是资深追星女,对这些简洁微博透露出的蛛丝马迹非常敏感。

她想,这个跟刘畅互关的账号应该是卫柏在灵犀的工作号。

那么,卫柏是不是还有一个关于木草文化的工作号?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小樱并没有多加在意。

直到一天后,她在热搜上看到了“卫柏”的大名。

#卫柏 蒋祥#

#木草文化 灵犀#

#陈毛老板#

小樱抱着手机,看着热搜,长叹一声。

她就说嘛!这种事情,早晚要上热搜的啊!

卫柏火了。

他对自己的火早有预料。

原本以为,《超新星创造营》总决赛时,跟陈毛连完麦就会被扒出来。

没想到,被扒这件事,比他预料的来得更晚一些。

不过,此时被扒出来,效果更好。

时间恰好夹在《超新星训练营》总决赛与灵犀临床实验直播之间,可以顺利把前者的关注度转移给后者。

毕竟,长期混迹网络的人都知道,明星效应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网友们可能并不在意什么脑机接口什么新材料应用,但,当这件事跟陈毛扯上了关系,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

越是不可思议,越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引起的舆论轰动就越大。

“卫柏”大名被扒是个逐渐的过程。

当热搜出现且热度还在不断攀升时,代表着网友的吃瓜欲达到了顶峰。

卫柏,彻底火了!

“卧槽,陈毛跟蒋祥的老板是同一个人?这跨界跨得也太大了吧?”

“看了海大【校友故事】,卫柏谈吐和逻辑就是超级好啊,反正我在现实生活里是没见过比这更优秀的。”

“他才大一,简直不可思议。”

“毛头小子怎么可能有这种本事?唉,又是一个天龙人。”

“本校冒个泡,本人超帅超级优秀,说天龙人的,晒个高考成绩来看看啊。”

“本校+1,本校人都很佩服,这小子是真牛逼啊。”

“又上学又谈恋爱又同时发展两家公司,别的不说,这精力我服了。”

卫柏翻看评论,虽然有一些酸言酸语,但大部分的评论还是很友好的。

毕竟,陈毛的路人缘非常好,而灵犀做的又是利国利民的事业。

与此同时,短短一天之内,卫柏的微博关注度也迅速突破百万。

“好官方的微博啊,连张自拍都没有。”

“跟人机似的,要不是刘畅指路,我还以为关到了个假号。”

“没自拍但有视频啊,校友故事里好帅啊。”

一般来说,这种一夜爆红的情况会让亲历者惶恐或者紧张。

但卫柏完全不一样。

他早有心理准备,而且他对这波热度的有效转化非常开心。

当天,他连发三条微博宣传7.22的直播。

灵犀、海大、海大附属医院,甚至华盛科技都发了相关宣传微博。

至此,这件事的热度已经非常高了。

到了晚上,于莉、吴如馨的转发,更是把这件事推向了高潮。

许多网友这时才知道,这两位都是木草文化的签约艺人!

“总算知道陈毛背后是谁了,原来是柳城圈啊。”

这条评论下,许多人问,什么是柳城圈。

楼主回复:“娱乐圈里以前分京圈、西北圈、海城圈、港城圈等诸多资本,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吧?柳城是个小城市,这座城市的资本按理说应该不值一提,但大家扒一扒于莉是什么人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去年七月,柳城圈的人开始发力,影视歌全面开花,对了,今天上了热搜的卫柏、最近红遍大夏的陈毛,都是柳城人。”

人们总是对一些有钱且神秘的人充满好奇。

因此,这条评论半个小时内就万赞,关于“柳城圈资本”的讨论甚嚣尘上。

“是不是又有什么大动作布局了?有没有懂哥来讲讲?”

“难道全国经济发展要往南走?但柳城离海城太近了,不大可能发展得起来吧?”

“网上关于于莉的消息好少啊,家庭背景更成迷,这个把控柳城资本的女人身上谜团重重!”

这舆论走向,给卫柏都看懵了。

什么柳城圈什么资本什么大动作大布局?

木草文化里好多柳城人还需要原因吗?就不能因为他们生在柳城长在柳城吗?

竟然还有人猜他是某位卫姓开国将军的曾孙的,甚至还说的有板有眼的。

哇哦。

网友的脑补果然可怕。

事情发展到现在,略有些不受控制了。

不过,卫柏觉得,这些都无伤大雅。

网友爱猜,就让他们猜去吧。

反正一切都会化成对7.22直播的关注和对灵犀的助力。

但是,这么大规模的关注下,这次直播的确是一个挑战。

策划案是卫柏亲自写的,风险预案也已经做了。

包括对设备故障、实验意外和网络中断等方面的预案,甚至连受试者都准备了替补,以备不时之需。

但随着舆论的发展,卫柏觉得,策划上还需要补充细化一下。

观众都在乎什么?

或者说,什么能引起观众的关注?

卫柏看了很多评论,忽然想到了《超新星训练营》的直播。

现场互动、连麦、网络互动、抽奖互动。

这些方式是否可以搬到灵犀的直播中?

卫柏想,这应该是可行的。

他沉下心来,开始参考有关案例,写互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