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绝命大藏家 > 第561章 价格正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6245万!

比拍卖成交额7245万少了整整一千万!

这一千万是顾西北算好的空间。

既是给他自己算的,也是给明承古算的。

这大肚尊拍下来,立即就拿去卖,价格应该不会突破7245万。

理想一点的,大概率能卖到6980万这样。

剩下的利润空间剔除一些皮费,也就七百万。

利润率也就十个点,这在古董行当里算底线了。

顾西北还是跟人合伙的,两家一分,也就三百来万。

反过来明承古呢!

如果不加价,利润七百多万,再剔除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介绍费,一般五个点。

最后到手的情况其实跟顾西北差不多。

不过呢,不一样的是,明承古这边还得在顾西北的价格基础加价。

所以,明承古最后的利润空间就更小了。

如果再加一百万,那最后到手也就两百来万的利润。

这个,就不能再少了。

再少就没有必要做了。

毕竟如此大一件货,按道理,利润空间小于十个点根本不会考虑的。

但是,顾西北考虑到一个特殊点。

就是能让明承古撬掉他顾西北的货,就算不赚钱,只要不亏,相信明承古也是会干的。

何况,不还给他留了两百万的利润空间么!

所以,顾西北给出的6245万的报价,是十分精准的。

基本拿捏的恰到好处。

既不会让明承古看出自己的报价太假。

也不会让这家伙打退堂鼓。

最后顾西北挂掉电话前还来了两句。

“李先生,我对古董市场的把握是十分精准的!我这个价基本上是到头了。至少在金陵应该不会有人比我高出很多的!当然,几十万就别提了,这么大一件货几十万不叫钱!我建议您还是找我,有保证!其他家,我劝你慎重!猫腻多的很!”

“好的,顾老板,我们后面联系!”

顾西北的这话当然是说给明承古听的。

明承古听完不禁笑了笑。

这个笑,既有嘚瑟的成分。

心想,你顾西北太特么自大,还没人高出你的!

我现在就把你给截胡了!

但也有郁闷的成分。

郁闷的是最后顾西北竟然把价格提高了这么多。

不过他明承古心思也活络,小算盘打的极快。

心里盘算着大概的空间。

瞬间也就算出了最后的数字。

顾松阳挂掉电话,看着明承古。

“你们的价格呢?”

“呵呵!不着急,我先鉴定完,如果没问题我们在谈价格。”

顾松阳眉头不禁皱了皱,但也没说什么。

而视频端那边,真世的鉴定师看着瓷瓶上的青花发色是不禁摇头。

“这灯光下看的不真实,我也没办法通过视频就能确定真伪。”

“那”

“是不确定真。但也没发现假。问题不大,工具来了量一量就清楚了。”

“好好好!”

其实这那些所谓通过视频鉴定古董的,看的都是一眼假的东西。

真正碰到高仿那完全就是扯淡了。

首先视频拍出来很多细节看不到之外,色泽本身就不真实。

还有,尤其瓷器,视频是拍不出特定的光泽的。

所以所谓视频鉴定要么是剧本,要么是扯淡。

这边又扯了一会儿,包间的门被敲响了。

送卡尺和电子秤的到了。

工具一到,视频端那刘先生就激动起来。

“来来来,先上称称一下。我给你们一个数,2017克!左右超过1克,那就不要看了!”

“这么精准?”

“那必须的!我们真世出去的东西,入库出库都是精准记录在案的!”

顾松阳那是一脸的无所谓,看着现场几人摆弄电子秤,轻轻将瓷瓶放了上去。

众人的眼睛都死死的盯着那秤上跳动的数字。

“2、0,哎,1、8,重”

“哎!又回到1、7 了!”

“等一下!最后,2017克!”

“我去!一克不差啊!”

众人看的都是惊喜不已。

再量尺寸。

高度、口径、底径……

一一用游标卡尺卡过。

不过跟总量的唯一性不一样。

瓷器,由于没法做到绝对的完美工整,所以很多部位的测量,数据是有误差的。

多个1毫米,少个半毫米。

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基本上都符合刘先生给出的数据。

其实能不一样么?

顾西北能进到真世国际的数据库,这瓷瓶的所有数据,还有高清照片他都能查看到。

所以,他虽没有原件在手,但跟拿着原件也没差多少。

再说了,他有《梅溪攒古图鉴》啊!

这把视频端的鉴定师看的直点头。

“单从测量来看,应该没问题。除非对着原件做假。但是,能做到一模一样,这么短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话说完明承古等人也是松了口气。

但其实呢,狗屁!

对于造假高手来说,只要有原件为母本,外形上做到一模一样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鉴定古董是不能单看外形的。

看外形只是最基本的鉴定而已。

这个道理人家真世的鉴定师肯定懂的。

但是现在视频鉴定,他也上不了手,只能从外形看了。

不过最后他还是丢下一句。

“明总,这件呢我没上手很多地方不确定,如果能等一等,让我上手一下就更好了。不知道明天行不行,我明天可以抽时间去一趟金陵的!”

这话等于是废话!

明承古笑了笑。

“刘先生,明天再说吧!要不先这样?回头我让人跟你联系结算。”

“好好好!”

视频挂了。

其实,人家刘先生最后的鉴定并没有给出绝对肯定的结果。

但是这不重要,视频鉴定么,但凡严谨一点的鉴定师,都会给出类似要上手的话的。

不上手,是不会给出确定结果的。

对于承古堂来说,已经可以下定论了。

有真实瓷器鉴定师的数据支持,加上他们承古堂三人的现场鉴定。

就算差,也不会差到哪里。

这如果都能打眼,那放到全世界也没几人是不会被这件瓷瓶打眼的。

况且了,还有个关键性的助推呢!

人家又过白鹭洲的顾西北不也看完没问题,甚至都要买么?

所以,有顾西北背书,这东西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