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烈士遗孀重生了 > 第651章 赖常清严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穗昨晚刚跟区政府的人吃过饭。

区政府那边去处理这件事,今天下午给她消息。

中午没什么事,就应了甘小方的邀约。

去附近的小馆子吃饭。

两个时蔬小炒,牛肉小炒,再加上两碗米饭。

不算特别丰盛的午餐,但甘小方还挺开心的。

现在只是小馆子,等她再多挣点钱,有机会,就可以去和平饭店请客了!

那里实在太贵,再加上她下午还有课,今天过去实在不方便。

但将来有机会一定可以的。

吃饭的时候,沈穗跟甘小方仔细说起了校园摄影大赛的事。

现在嘛就是先做个调查,了解一下上海大学校园里的相机、胶卷情况。

甘小方大致知道怎么回事,但又有些小问题。

沈穗定居首都嘛,那上海这边的专卖店怎么经营呢?

既然是中国区的独家代理商,总有很多问题要处理的。

两边跑那会十分辛苦,那是让小风姐或者朱琳姐继续帮忙照看?

“她们现在主要忙工厂的事,相机店嘛,我有几个人选。不过……”沈穗笑着道:“到时候要是摄影协会走你的关系买胶卷,可以给他们便宜一点点,我们小方同学这个销售员还是可以继续当的。”

甘小方有些不好意思,沈穗倒觉得这没什么。

反正帮着把货卖出去了,给谁提成不是提呢?

正经挣钱,不寒碜的。

沈穗这么一说,甘小方心理负担彻底卸下,“那我肯定把上海的大学市场全都给沈穗姐你拿下。”

“行,不过也得先顾及自己的学业。”

她虽然不太懂,但还是关心了一番。

甘小方在华东化工学院念书,学的精细化工。

学校的王牌专业了。

沈穗懂的只有那么一点点,倒是秦越还能多说几句。

但不妨碍她跟甘小方聊这个。

年轻的学生倒是比过去活泼许多,说起学校里的事情那叫一个嘴皮子利落。

有些意犹未尽。

但下午还得上课呢。

沈穗瞧着那挥手离开的人,忽的有点想秦越了。

毕竟这是秦越一手捞出来的人。

如果当初没有秦越去她家乡的话,依照当地武装部的敷衍态度,只怕甘小方现在都给人生孩子了。

那会儿秦怀江还不让秦越管这事。

大概是因为自己曾经吃过亏,不想让儿子再重蹈覆辙。

只不过父辈的经验不见得那么好使。

何况,时代也不同了。

沈穗下午的时候去区政府那边,如愿拿到了店面。

这让她跟田中次郎的谈判顺利许多。

在上海这边就签订了委托代理合同。

小林觉得肉疼,一百万人民币啊,怎么说给就给。

他觉得自己也能弄这个!

但公司是不会让他来做这个独家代理商的。

他还是不甘心,只能安慰自己先等着。

毕竟明年这时候,公司要来考核沈穗过去一年的工作业绩。

如果她的业务十分糟糕,那到时候只有一个结果——

取消合作。

到时候他再摸着石头过河来接管中国区也不迟。

沈穗不知道那个被中国人养育了的小鬼子后代在想什么,她也不关心。

她还要再在上海待几天确定一些事,打电话给靳敏,让她帮自己照看小满。

另外就是去首都的学校联系摄影协会的人。

一南一北当然都要搞啦。

手心手背都是肉呢。

靳敏对这事十分乐意,“成。”

她跟首都高校的学生关系不错,认识的人有清北的也有首都医学院、农业学院、北方交通大学的。

反正基本上首都的大学都被她一网打尽。

总能找到个她认识的人。

养兵千日可不就用在这一时嘛。

靳敏又忍不住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嘛。”

“得过些天,起码得把这边的店面经理找到嘛。”

首都那边,沈穗能用的人多,甚至自己就可以顶上。

但上海这边,得再找人。

“哦,我还以为你在那边等程兰君的官司开庭呢。”

沈穗:“……你倒是提醒了我。”

顺带着可以在上海看看热闹。

刺激刺激胡宪芸。

好吧,瞎说的。

沈穗正经事都忙不过来呢,哪有空再去找胡宪芸刺激她那微弱的神经?

关于上海这边富士相机专卖店的经理人,沈穗有两个备用选项。

第一找赖常清,他本身就是摄影发烧友,也是上海摄影协会(民间组织)的副会长,找他帮忙找个懂行的,问题不大。

第二,找相机厂的人。

国产相机这会儿技术落后,相机厂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心十分之强烈。

但这玩意儿又不是拆开拆开再拆开搞个逆向工程就能学会的。

现在相机的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光学成像。这就关系到镜头了,最好的镜头目前是蔡司的,日本镜头正在奋起直追。

机械传动结构。精密机械联动,机械美学的力作。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准颇有差距。

曝光控制系统。光学、光化学相关,国内差距颇大。

反正组合在一起,就是落后。

那就继续研究继续学嘛。

还有什么比守着一堆国外先进产品更好的研究环境吗?

当然,拆卸是不能随便拆卸的。

但这不是专卖店还要搞售后,咱们可以通过售后来学习嘛。

一年两年不行,那三五年甚至十年呢。

没什么差距是追不上的。

沈穗先把人忽悠过来,具体能不能追上,那就看这人的本事了。

当然这是沈穗的第二选择。

第一选择还是赖常清那边。

不过也可以第一、第二选择同时来弄嘛,再加上让小风帮忙周旋(监督),如此一来沈穗也可以更放心。

而今天的晚饭,沈穗就是邀请了赖常清以及其家人。

说说笑笑中,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赖常清有几秒钟才反应过来,又细问了沈穗一番要求。

末了才说道:“还真有个人选,我觉得特别适合。”

协会的成员,原本也是在相机厂工作。

但前阵子辞职了。

辞职的原因嘛,用外人的说法那就是有些赌气。

在设计理念上与其他工程师不合,无法说服自己随大流。

索性辞职了。

本来是想去日本洋插队的。

但家里头又不省心,没能走成。

“我跟老廖关系不错,原本还想着安排他做我们出版社的编外摄影师,好歹也能挣个钱补贴家用。”

但现在还有比廖怀民更好的人选吗?

摄影协会的人,人际社交没得说。

又是相机厂工程师出身,本身懂技术可以做售后。

完美符合沈穗的要求。

但沈穗还有点迟疑,“他跟其他人不合,性格的话……”

是不是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