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怀江越发觉得沈穗厉害。
下午老唐打电话跟自己说沈穗找他的事,末了提了一句沈穗怀孕。
他当时冷汗都出来了。
他不知道啊。
素苹肯定也不知道。
还不如外人知道的早,这要是让素苹知道了,不得发疯?
下班回家前,秦怀江就做好了听妻子埋怨的准备。
但也就是说了几句。
然后就又要破财了。
秦怀江有种他媳妇的小金库早晚都要被沈穗搬走的错觉。
偏生当事人还在那里纠结该选哪件首饰好。
哪还有丝毫埋怨的意思。
她跟自己生气都要冷战一天呢!
生沈穗的气怕是都没超过半小时。
秦怀江都有些嫉妒儿媳妇了。
你怎么会这么哄人呢。
瞧瞧她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都行,你眼光好,我觉得不管选哪个都合适。”
叶素苹嗔了他一眼,“白教了你这么久,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呀,嗯沈穗的那辆车是红色的,那就这个吧。”
南红玛瑙手串,温润的红色,正好搭配那亮色泽的法拉利。
秦怀江不太懂这暖红配亮红的讲究。
但他很想知道沈穗怎么把人给哄住的。
又不好问叶素苹。
怕自己一问再把人惹恼了。
结果吧,他不问叶素苹又忍不住问他,“你怎么就不问问沈穗跟我说了什么,一点都不关心你儿子儿媳妇啊。”
秦怀江:“……”
他太难了。
连忙收拾情绪,“哪有,这不是一时间太高兴忘了这事嘛。秦越这混账小子也真是的,这事怎么能不告诉我们呢,沈穗就算忙工作,跟你说了你还能不体谅她吗?真是一点都不稳重。”
他当然是站在妻子的角度指责儿子呀。
难不成还能说沈穗。
那不是生怕不搞出家庭矛盾嘛。
“就是。”叶素苹与丈夫同仇敌忾,抱怨了一通儿子又说了起来,“沈穗说她觉得过阵子日元要升值,问我要不要炒外汇,要是想弄的话,她来给想法子。”
其实叶素苹手里头的钱还挺多的。
父母藏得金子珠宝什么的,过去这些年都被她小心收藏着。
秦怀江也会把大部分工资交给她。
即便过去只是在保险柜里放着,她的积蓄也是在增长的。
后来跟着沈穗挣钱——首都的服装柜面和沈阳的运动服批发零售店,哪怕她作为沈阳军区烈属帮扶基金委员会主任每年都要往外拿出一笔钱。
哪怕她这两年支援了秦越一些钱什么的。
整体来说保险柜里的积蓄还是小有提升的。
这次沈穗说要炒日元,叶素苹多多少少有点心动。
她才不怕沈穗惦记自己的钱呢。
人家有钱的很,一年挣的钱都赶上她这保险柜里的多了。
哪会惦记她这点钱。
秦怀江明白了。
虽然现在妻子不再死盯着保险柜。
但她还是很乐意赚钱的。
其实对世间绝大部分人来说,要是有人愿意带着自己发财,他们肯定求之不得啊。
难怪素苹一点都不生气呢。
沈穗可真是拿住了她的七寸。
“那你说,我要不要让沈穗帮我弄一下呀。”
“弄呗。”秦怀江觉得没什么。
这又不是从哪里吞没的国有资产转移到国外。
就是叶素苹的个人财产再投资。
她愿意折腾的话,那就弄。
“不过我觉得你得做好心理准备,万一日元不能升值呢?”
叶素苹不假思索,“那我就赖沈穗家,吃她的喝她的,把亏的钱都吃喝回来。”
秦怀江:“……”
这可真是好办法啊。
不愧是素苹同志。
“那我怎么办啊?”
叶素苹想了想,抱着秦怀江的胳膊看着他说话,“那你跟我一块去嘛。我也不放心把你一个人留在家里啊。”
她有提议哦。
要是拒绝,那就是你的问题啦。
秦怀江其实也有点纠结。
其实前些年国家就提倡老干部退休。
不过他是大军区的副司令,这种要求倒也不会落实到他头上。
退休与否这个问题关系还挺大的。
人走茶凉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
他现在还在这个位置,不说能帮秦越什么。
起码能罩着沈穗一些。
一旦退休,那就有心无力了。
难不成去闹吗?
秦怀江也不会啊。
虽说沈穗现在有她的事业,做的还不错。
但她那个民营企业家的分量还不够重。
再看看,反正军区这边换届要要再等两年。
沈穗不知道自己一通电话,让秦怀江、叶素苹两口子都没睡好。
她倒是睡的很安稳。
该吃的吃该睡的睡,过去怎么忙现在还继续,身体不舒服就休息。
至于她的炒日元汇率计划已经在安排中。
具体的安排那就是孟东梅和谈凯歌现在赚到的钱先不用急着兑换成美元电汇到国内。
等一等。
两人虽然不明白,但也没多想。
不过另一部分钱不受影响。
那是空34师卖衣架挣的钱。
杨师长心情格外复杂。
有种不知道该说日本人人傻钱多呢,还是自己没商业头脑呢。
沈穗搞的那些衣架,还真就卖的挺好。
当然,价钱也不怎么贵。
跟101生发町没得比。
问题是成本也不贵啊。
反正就是赚钱了。
“我觉得想要挣钱就要投其所好,哪怕对方是日本人也值得咱们研究。人从生到死都要消费,婴孩穿的衣服,盛放死者骨灰的骨灰盒,只要我们能抓住他们的消费心理,想要赚钱就不难。”
这个时代国民更追捧聚酯纤维,殊不知再过十几年,柔软贴身的纯棉反倒是价格攀升,远超涤纶。
杨师长觉得自己抓住了重点,“你的意思是,我们弄家具厂不止可以搞衣架,还能做骨灰盒?”
这个重点有点奇怪,但好像也没太大的问题。
人终有一死,好像都要放进那个小盒子里。
做的漂亮些,再加上点传统文化、鬼神文化,似乎连产品价格都能打上去呢。
沈穗正想开口,就看到杨师长拍大腿道:“好,那就这么定下了,我们厂就专攻衣架和骨灰盒。”
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忽然间就成了空34师名下家具厂的主打产品。
怎么说呢?
大家都觉得十分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