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被擒:]
[诸葛亮:“再不归顺,有何颜面见南邦父老!”]
[而这次孟获却缓缓跪了下去:]
[“丞相,孟获仍有良策,可破蜀军,若在败了,还是不服,当斩孟获全家!”]
[诸葛亮最终还是放他回去了.....]
三国之后的历朝古人们,他们虽然都知道,但还是想说。
不是孟获,丞相该你的啊!
........
[第七次被擒:]
[“大王!大王!还要打吗?可怜可怜弟兄们吧!'孟获手下的士兵哭喊道。]
[诸葛亮沉默良久,面带不忍。]
[”如此苦战,烧伤生灵,亮心中不忍,罢了放他们回去吧....”]
[蜀汉将士走到孟获身旁,传达着诸葛亮的命令。]
[“丞相怕大王行路艰难,特嘱咐送上干粮和清水,以备路上食用!”]
[瞬间,孟获有些绷不住了。]
[“回去,回去投奔诸葛丞相!”]
[孟获跪在诸葛亮面前:“罪人孟获,感丞相大恩!今日我将南中兵民,牲畜,土地表册,献给丞相!”]
[“丞相天威,从此南人永不反叛!!]
[诸葛亮欣慰不已。]
[“今南王孟获,迷途知返本相将此表交予南王孟获,愿你永为南王,南中大小事物,依依旧由你掌管!”]
[南王孟获,刹那间跪在地上痛哭不已....]
.......
季汉
此次的孟获是第一次被擒,大营中包括诸葛亮,所有人都眼角抽搐,并有点无语的看着他。
孟获的面庞渐渐变红,众人的目光像是一把刀子一样刮在他的脸上。
让他羞愧万分。
诸葛亮走上前,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放你回去?”
刹那间,孟获的头摇的像拨浪鼓。
“丞相!孟获愿意归降!”
.......
天幕继续出现着画面与声音。
[事后,诸葛亮亲身去观察了南邦,亲身了解那里的情况。]
[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他们感恩丞相的恩德,立下誓言,永不反叛,守护西南边疆!]
........
[奉诸葛阿公令,千年之约,世代相守!]
[一千多年后.......]
[异族入侵华夏大地,由佤族十七个部落商议抗击异族之事!]
[十七个部落齐聚班洪,他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他们决定保卫国土,宁死不降!]
[誓与异族血战到底,他们以阿祖阿公之令,发出来一封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
[内容如下:]
[“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撒热血,不做异族之奴!”]
[“虽剩下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心不可逾也!!”]
[他们组织了两千多人来抵抗异族,他们英勇作战,不惧牺牲!]
[一千七百年过去了.....]
[现如今的佤族还是有着老人,头戴白巾,有人上去问他们,这是为何?]
[老人颤颤巍巍的回答道:]
[“为诸葛丞相守孝!”]
三国后的朝代....
巴蜀大地....
无数人百姓纷纷跪在街上,他们头戴白巾,对着天幕嚎啕大哭。
“丞相,保重阿!”
“丞相,保重阿!”
.......
天幕的画面继续浮现着.
[待到华夏大地安定后,华夏大地收到了一封略带委屈的归家信。]
[由佤族头人联名撰写,信中写道:]
[“班老历来就是华夏的土地,但是现在还有异族驻扎,,勘测国界时,异族给我们送来东西,我们也没有接受,他们打我们,我们因此恐惧。”]
[“他们经常来,假使班老归华夏,请派兵来保护我们....\"]
[“班老的心是永远不变的....”]
[“如果不要班老....也请回信....”]
.......
就此,画面上方的弹幕也缓缓展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