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385章 预备役动员,承接300座工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5章 预备役动员,承接300座工厂

重要的不是什么大将,而是这个预备役方面军司令的身份,让李峰可以光明正大的整编中五国兵力。

所谓预备役,大部分是参与过6个月训练的民众,拿上武器就可以作为填线师使用。

用于快速武装架子师,迅速拉出十几万,乃至上百万的兵力。

这是苏维帝国的底蕴,能够快速拉出更多的炮灰,堵在汉斯帝国的兵锋之前。

说白了就是拿人命填。

战时属于特殊时期,一切都要服务于军队,李峰拿到方面军司令的职务,就可以全权掌握中五国的所有在役士兵、预备役士兵。

他整编出来的部队,当然要听令于他。

要是没这点能力,他李峰就走不到如今的地位。

光有野心没用,还得有手段。

任命到达手上的第一天,边界就立刻放行了,独立军、机械化第六军顺势进入哈国。

距离最近的火车站立刻被征用。

几位加盟国的书记齐聚哈国,要跟新晋方面军司令商议动员问题。

这边的机场已经开放,李峰直接乘坐飞机降临阿斯塔纳。

这里既是政治中心,也是铁路中心,从这里既可以到苏维科夫,也可以到西南方面军所在的乌克粮仓。

不管往哪里行军,都是十分方便的。

周卫国、诺维科夫、涅佐夫三人随行。

曾经敌对的双方,尤其是哈国第一书记,此刻不得不挤出笑容来。

李峰自然是不会跟对方客气了,眼下他最大,五位书记都得配合他来执行政令。

“辛苦各位了,立刻投入工作吧,前线已经如火如荼,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分别说明各位手上的人口,可以动员的兵力,统一调动起来。”

尼古拉沃尔作为第一书记,又是在他的地盘上,自然要率先发言了。

哈国有600多万人口,能够动员的预备兵力是三个师,能够动员的人是150万。

这里边要区分一下,所谓动员的人口,不是所有人都当士兵。

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劳力。

战争所需的不仅仅是士兵,还需要运输、苦力、劳工等等。

区区600万人,能拉出五分之一的人支持作战,这就是总动员的魅力。

一切以战事为重,毕竟战败了,一切就都没了。

其他几个也纷纷表态,乌兹国是排在第二位,人口相当,可以动员100万人,另外三个分别说了个30万,加在一起可以动员300万青壮。

至于多少能够成为士兵,多少能够编入部队,需要大量精力。

李峰对这个没兴趣,还是吃现成的,要先把在役部队抓在手中。

至于预备役交给周卫国来整编,看大家如此积极,可不能浪费了积极性啊。

已经编成的12个步兵师跟骑兵师,全部列入方面军序列内。

立刻筹备车辆、火车运输。

独立军、机械化第六军加起来有十万人,再加上中五国的12个师,能凑出25万在役部队。

剩下的预备役兵力,迅速整编出7个独立旅,15个独立团,加起来差不多十万人,作为战争消耗使用。

不能一口气把所有青壮全部抽走,还需要承接苏维帝国转移的大量工厂。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军工厂,这是必然要抓在手中的。

甚至还要趁机往西域转移一些。

这样的机会难得,李峰不趁机捞一手,都对不起如此千载难逢的战机。

承接转移的工厂清单也到了他的手上。

密密麻麻的工厂名字,让人眼花缭乱。

轻工业之类的不感兴趣,无外乎是棉纺织、手工纺织这些,国内并不缺这类轻工业的东西。

还有一部分是资源采集类。

重点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采集,用于供应战争消耗。

金城矿业公司已经起步了,且发展迅猛,李峰没必要引入这些东西,还容易造成体系上的冲击,也不是他最需要的。

最为关注的是三项,机械制造、冶金、化工,这三项跟军工息息相关。

尤其是冶金,能够产出合金钢,有利于工业的发展跟推动。

第八战区势在必得啊。

除了基础三项的工厂,拖拉机厂也让李峰眼前一亮。

这玩意儿合并之后,是可以生产t34坦克的,只要把生产线一改,立马就能生产t34坦克。

其现有的S-65拖拉机生产线也不能浪费了。

作为火炮牵引车使用,那是大大的有利啊。

那还犹豫什么,中五国承接不住,放在西域集团军麾下吧,既缺少一个拖拉机厂,也缺少一个t-34坦克生产工厂。

三个拖拉机厂,两个机械厂,只需改造生产线,就能进行坦克生产跟组装。

预估年产量能达到1500辆以上,扩充产线后,可达3000多辆。

瞌睡时候来枕头,李峰必然要握在自己手上啊。

基洛夫工厂,预计年产火炮1.2万门,得要。

奇姆肯特化工厂,生产硝酸铵炸药,月产量能达1000-5000吨,得要。

比什凯克机械厂,能够生产波-2轻型轰炸机,哎呦,来枕头了,得要。

第聂伯工厂,能生产重型坦克跟火炮,完整的生产线,没有遭受任何损耗。

李峰皱起眉头,这玩意儿可不好迁移啊。

换个思路,从西域这边抽人过来,由自己人承办工厂。

让冯牧安排技术团队,在哈国建立核心工业区。

有些难以迁走的,那就让自己人掌握嘛。

反正中五国多游牧骑兵,不愿意当工人,而华夏这边就不一样了,由大量的闲散劳力,培养一下就能上手。

最擅长吃苦耐劳了。

最后则是一些地铁设备,铁路设备,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李峰正想着把铁路从金城修到中五国。

漠南漠北已经打通了,西域跟域外也得打通啊。

“卫国,抓紧安排两个人过来,老西别在家里喝茶了,我需要他过来牵头,承接这些工厂。建设一个核心工业区出来。”

“另外呢,让付无义接管这些交通设备,全权负责水力发电站、铁路、公路建设。”

险些忘了这两个,一个擅长搞工业,一个擅长搞水利建设。

都是人才啊,人才就得好好利用。

五位书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反而愿意接受。光靠他们现有的人力,不足以承接300座工厂,如果李峰第八战区愿意出人出力,那可太好了。